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军品服装 > 礼服常服
  1. 内容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服

不仅首批入朝部队,甚至到了1952年,仍有部分志愿军官兵穿朝鲜人民军军服·许多影视作品中志愿军都佩戴胸章,实际上志愿军胸章是朝鲜停战以后才有的·很多人以为1958

不仅首批入朝部队,甚至到了1952年,仍有部分志愿军官兵穿朝鲜人民军军服·许多影视作品中志愿军都佩戴胸章,实际上志愿军胸章是朝鲜停战以后才有的·很多人以为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就没有志愿军军服了,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人穿志愿军军服。 

    志愿军刚入朝时的军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开始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军队供应方式也由分散的就地筹措、取之于敌,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家集中统一供应。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于1950年统一了全军军服式样,定名为“50式军服”,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分级别、分军种、分用途装备的军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9、10月间,在辽宁省的沈阳、安东(今丹东)、辽阳、海城、本溪、铁岭等城市,骤然出现了大量身着朝鲜人民军军服的军官——朝式带折直筒帽、立领黄呢军服、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统马靴……这些人除了没有肩章外,与朝鲜军人着装相同,以至于潜伏的美蒋特务赶快向他们的主子汇报:朝鲜金匪政权已溃散到中国东北了!

 

    他们并不是朝鲜军人,而是刚刚组建即将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干部。

 

    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志愿军从编成到出国,时间很短,一切准备工作都很仓促。首批入朝部队军官都穿着朝鲜人民军军服(不带军衔肩章),师职以上穿将官服、团营职穿校官服、连排职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鲜军服的,但绝大多数都穿解放军军服,都不戴帽徽、胸章……前卫部队则统一穿朝鲜军服、戴军衔肩章。志愿军司令部中,除彭总和他的机要组、警卫排外,其他官兵全穿人民军军服。据说,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身材高大,在沈阳换装时找不到合适的将军服,到朝鲜后,朝鲜副外相南日上将将自己的军服送给了洪将军。

 

    除首批入朝部队换发了朝鲜人民军服装外,其余陆续入朝的志愿军各部队均穿着50式军服。也有部分志愿军官兵穿老式军服的,老式军服是指我军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普遍装备的中山装式军服。

 

    志愿军部队均不佩带“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因为是以“志愿军”身份参战的,当时严格规定:入朝前,所有人员和单位必须将帽徽、胸章等一切具有人民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印信与文件一律上缴。故盛传的“180师军旗被缴”纯属不负责任的无中生有。

 

    志愿军冬服供应

 

    志愿军入朝后在服装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冬服紧张。

 

    第二批志愿军入朝时,已是冬天。朝鲜北半部冬季非常寒冷,而从中国南方赶来的部队还来不及换冬服。1950年11月6日,在沈阳车站,奉中央军委命令前来检查部队入朝准备的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见到第九兵团第20军官兵身着华东地区的棉衣,头戴无帽耳的布质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大为震惊,立即找到正在指挥部队运输的20军副军长廖政国,要求紧急停车两小时以便从东北军区部队中调集厚棉衣和棉帽。但是军情十万火急,20军的58、59和89师基本都没有停车而直接开往朝鲜的江界,只有军直属部队和后卫的60师在短暂的停车间隙里得到为数寥寥的厚棉衣和棉帽。

 

    冬服不足,在稍后的清川江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就吃了大亏。参战的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7军,由于紧急入朝参战,部队没有配发冬季御寒服装,致使非战斗伤亡极大,战斗力锐减,仅在第一天行军中就冻伤700余人。志愿军每个班只有1-2床棉被,士兵休息时将它垫在雪地上,大家挤在被子上只是保持不被冻僵,根本谈不上取暖。

 

    在东北军区第一届后勤会议上,20军所作的后勤工作初步总结中就提到,全军二万五千伤员,冻伤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约一万五千人。原因则是部队“除棉衣发齐外,棉帽、棉鞋及其它保暖物资都未得补充。在冰天雪地中作战非常痛苦,唯一办法拆被子做袜子、手套、耳套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军有百分之六十的被子拆完了。”

 

    冬服问题引起志愿军司令部、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央人民政府紧急成立东北军服厂,并下令上海尽快组织研制工业用缝纫机,以解志愿军棉衣供应的燃眉之急。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给志愿军的军服一定要用新棉花、优质棉花!为什么一定要用新棉花?因为新棉花不但蓬松、保暖,更重要的是干净,战场上一旦战士负伤,可以掏出棉衣里的棉花止血。当时严惩了个别不法奸商,他们在给志愿军做的棉衣里塞进劣质棉花,致使志愿军战士负伤后感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东北地区作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基地,为志愿军提供了大量军服、军鞋、食品、炮弹、火箭弹、炸药等军需物资。仅东北地区的四大城市沈阳、旅大、哈尔滨、长春,在志愿军入朝后短短的几个月内就生产了上百万套军服,保证了前线将士的需求。沈阳各个被服厂克服了生产能力低、条件差、人手少等困难,全力投入军服生产加工,同时还动员了10万多名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军服生产,先后生产加工了棉衣、棉被、棉帽、袜子、手套等55万套,及时送往前线。

 

    那时,除东北地区外,华北地区所负担的后勤供应任务最重。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在总参主要协助周总理处理抗美援朝事宜,因后勤供应问题和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薄一波常有联系,彼此关心。对此,薄一波印象深刻:“记得首批志愿军入朝,比较仓促,又临近严冬,官兵过冬的棉衣还没有解决,荣臻同志非常焦急,多次打电话跟我商量怎么办。根据他的要求,我在华北全区进行动员,发动群众昼夜赶制,很快就为出国部队解决了大批棉军装和被服。”

 

    朝鲜战争进入第二年,停战谈判开始了,战场形势有所缓和,志愿军的军需装备也有所改善。1951年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二个冬天来临之前,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已备齐了当年的全部冬服。在冬装还没有完全从祖国的被服工厂运出时,志愿军的后勤部队就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为胜利完成今年的供应冬装的任务而斗争!”“为保证不损失一件冬装而斗争!”在后勤部队里,从上到下,都建立了接运冬装的严密组织,保证冬装按时发到战士手中。

 

    当身着崭新棉军装的志愿军战士出现在谈判地点板门店时,敌方的停战谈判代表都惊呆了。他们说:“没想到轰炸得这么厉害,你们还能穿上棉衣,比我们还早。”

 

    志愿军军服的改进

 

    志愿军在战争实践中发现,原套头式单衣(仿苏式)透气性差,而且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花易滚花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防空袭防炮击;毛皮靴腰矮,容易灌雪……

 

    战士们的要求牵动着中南海——经敬爱的周总理亲自过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很快对军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结构上做了改进,以适应志愿军作战的要求。

 

    1951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下达《关于志愿军冬服式样与质量的指示》,对朝鲜战场志愿军干部、战士棉衣裤、棉帽、毛皮鞋等都进行了一些改进。

 

    (一)干部棉衣裤式样:上衣按50年式样加以改造,即:领子改为翻领,对开襟式,前怀里面加一护胸以御风寒;棉裤为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扣;扣子用铜扣和电木扣,用帆线、轴线或丝线缀扣,以达到结实耐用的目的。

 

    (二)战士棉衣裤式样:战士棉衣上身与干部棉衣式样相同,领子为直领稍加高加棉花,两肩加一块护肩布用扣子扎几道线使两肩耐磨;棉裤为西式裤大裤脚,裤脚口加抽带便于系住毛皮鞋腰;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并带腰带:

 

    (三)棉帽:以50年冬戴的朝鲜军帽式样,质量要求以保暖为原则,以栽毛绒、皮子和毛毯三种材料制作。

 

    (四)棉衣及帽子的棉花均絮在里子上。

 

    (五)棉衣、裤及棉帽面子布全用十四磅军布,里子用十二磅白洋布,棉花均用粗绒白花(每套棉花铺花四斤半,干部、战士同)。

 

    (六)毛皮鞋:普通皮棉鞋为半长筒式,鞋前头加宽加高、加绒毛及加一层毡垫,使不夹脚不冻脚趾。靴腰高八寸,毛皮里子,帆布面子,使裤脚系住毛皮鞋的腰不冻脚脖子。鞋腰一边开口钉气眼带两根带,便利穿脱。营以上干部为长筒毛皮靴式。

 

    此后,又将战士套头式单衣改为前开襟;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层布,提高了军服的耐磨程度:栽绒帽增加了听孔。经过多次研究改进,志愿军服装基本上做到了坚固、耐用、保暖、防寒,较好地适应了朝鲜战场作战的要求。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军服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我志愿军官兵(停战前)都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有些还是简体字。有些书籍中提到,志愿军入朝后,为区别于朝鲜人民军,统一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其实这不符合事实。志愿军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到1953年7月停战,都没有佩戴胸章,彭德怀司令员停战签字时也是没有胸章的。

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批准,志愿军干部战士开始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胸章,大体开始时间是1953年10月。志愿军胸章颜色、尺寸和用料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相同,是一块长方形白布条(双层布,表面四边有白色匝道),佩戴在左胸衣袋上方,印有黑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繁体字和红色的边框。反面印有四个红色表格,从上至下依次为部别《番号)、职别、姓名、使用年度,个人资料一般用钢笔、毛笔填写。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服

                                       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布质,长8厘米,宽4厘米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从1955年11月起,国内的各部队陆续开始授衔,并换着55式军衔服装。1956年下半年,驻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开始授衔。从10月25日起,志愿军几十万各兵种部队官兵开始佩带志愿军帽徽、军衔肩章、领章及兵种、勤务符号,换着崭新的55式军服。志愿军帽徽和解放军帽徽的区别是没有“八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服

                                                             中国人民志愿军55式帽徽,铜质,通径3.4厘米

  55式军服首次突破了我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第一次将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礼服主要用于某些场合和出国时穿着,样式庄重美观、装饰考究、识别标志鲜明,采用了毛织物和丝织物。常服分夏常服和冬常服。夏常服军官戴大沿帽,士兵戴船形帽,女军人戴无沿帽,配裙服。冬常服与50式接近。常服用料,将官、校官为毛料,尉官、士兵为棉布。

 

    1958年10月,志愿军领导机关和最后一批部队全部撤出朝鲜。回国后的原志愿军部队官兵不再佩带志愿军胸章,改戴有“八一”字样的解放军帽徽,其它肩章、领章、勤务符号和服装都不变。

 

    此后,留在板门店的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志愿军代表继续穿着志愿军军服,并且和国内解放军同时换装。先后更换了65式、85式、87式服装,但始终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1994年12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奉调回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