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军服式样
在国内土地革命时期特别是其早期,红军军服的面料、式样、颜色并不统一,各部队往往是筹措到什么服装就穿什么服装。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红军军服是瑞金时期由赵品三设计的缀红布五角星八角帽、佩红布领章的粗布灰色军装。
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部队都穿原来的国民革命军服装,参加起义的工农武装穿个人自己原来的服装。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的中央红军在行军(红军的服装还未统一 )
在起义后转移和创建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各部队都不同规模的建立了小型的被服厂,加工服装,供应部队。但军服式样、颜色、面料都不统一。
1929
年3月,红四军解放了闽西重镇长汀。在长汀成立红军临时被服厂,缝制了4000套灰色军衣。新军服的样式是由毛泽东、朱德、陈毅亲自审定的,灰兰色、布质,上衣为中山装式,两个上贴袋,领口缀红布领章,领章上绣一圈黑边为悼念列宁逝世5周年;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八角形,缀红布五星帽徽。这是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服装。朱德曾说,这是红军第一批正规的军服。
赵品三接到这个任务后,认真研究,精心设计。起初他是仿照苏联红军军服样式设计的,上衣是紧袖口套头式样的,很不适合南方的气候。因为苏联大部分地区与我国南方气候差别很大。
1933年1月时任中央警卫营政委的方强
赵品三后来仿照国民革命军军服式样将上衣改为前开襟敞袖口。考虑到红军要经常在山地行军作战,灰色在山区不容易暴露目标,所以红军的军装、帽子和绑腿都选用灰布制作。上衣为中山装,下衣为西装裤。军衣领上缝两块红布领章,象征红旗普照全国。军帽仍用大八角式列宁帽。但因帽角太大,不适合中国人的脸型,赵品三就把军帽改为"小八角",帽中央缝上一颗红布五角星,象征工、农、兵、学、商团结一心向革命。
廖汉生将军在红军改编前,为自己拍下了最后一张红军照
这样红帽徽、红领章,很是庄严、威风。赵品三精心设计的军服经过试穿后,刘伯承校长看了表示满意。他认为这套服装美观、大方、实用,就指示红军学校总务科长杨至诚给学员每人做一套。
当红军学校学员们穿着新军装,精神抖擞地行进在古老的瑞金城时,不仅引来人民群众一片赞许的目光,也在各部队引起不小轰动。
不久,中央苏区各部队都纷纷效法红军学校,穿上了这种式样的军装。从此,红军有了自己统一的服装。以后,各根据地红军的服装逐渐统一。赵品三设计的这套红军军服,成为典型的红军军服。
由于红军军服在红布五角星帽徽、红布领章方面的成功设计,使红军军服突出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本质,而红军军服本身的革命性特征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