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军品服装 > 礼服常服
  1. 内容

中国海军百年军服——清末

作者简介 陈悦,男,海军史专家,1978年出生,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  (一)清末北洋海军时期军服,是一支军队外在的形象特征,也是一支军队自身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精心设计的军

 作者简介   陈悦,男,海军史专家,1978年出生,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

  (一)清末北洋海军时期

军服,是一支军队外在的形象特征,也是一支军队自身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精心设计的军服,在增强军人的荣誉感、自豪感,以及提升军队士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军服设计、制度的演变,不仅对于制服制度本身具有借鉴参考的现实价值,而且一套套样式各异的军服背后,还蕴涵着军队发展的历史脉络。军队建设的更迭演进,军事思想的变迁进步,往往会一定程度具体体现到服装的变化上。因而,研究一支军队的服装演变史,也是从一个侧面研究这支军队历史变迁的途径。
 人类历史进入19世纪后,随着各种火器武备的大范围使用和战争样式不断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最初在冷兵器时代,主要起着防护作用的笨重铠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轻便、设计独特,以识别为重要功能的近代化军服。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支完全采用近代化军事制度、训练样式,装备近代化武器的军种,海军在服装制度上也是最早引入近代化设计思想的军种。一个千年古国,在面临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叩门时,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尝试与努力。中国海军也就在这门户洞开、列强环伺之际,肩负着国家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呱呱坠地了。这支当时最古老国家的最新式武装力量,充满着西洋文化与民族传统的矛盾与融合,这支中国的海军,历经过亚洲第一的辉煌荣耀,流下过甲午僭师的血泪,又成为辛亥革命炮火中,为民族争取自新的马前卒。曾经在军阀混战中一度彷徨失落,最终又融入了全民族浴血抗战的洪流中。回首中国海军走过的百年历程,一代代各具特色的军服恰好是各个发展阶段的天然缩影,在中国海军即将再一次向大洋进军的今天,回顾这支以“洋气”著称的军种的一段发展之旅,希望能带来更多关于这支海军未来的启迪。
1882年样式
作为一个拥有长达两万余千米漫长海岸线的濒海大国,中国的海上武装力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霸争强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史籍中就开始有了关于水战、海战的记载。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和战争实际需要的局限,当时一般被称为舟师、水师、水军的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大都活动在内水和近海,武器装备的进化也很缓慢,主要用于国内的平叛、内战,一直到清朝末年,仍然只是作为陆军的附庸而存在。
 1840、1860年,新兴的欧洲强国接连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从海上而来的战争,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思想,都停留在古代状态的中国旧式水师,面对历经工业革命成长起来的欧洲近代化海军,显得弱势和不堪一击。本着惩前毖后,巩固海防的目的,清政府逐渐开始了建设近代化海军的计划,中国的海军史也从此时由古代向近代跨越。从1866年在福州创建福建船政局,到1875年设立南北洋大臣,加速近代化舰队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造船购舰,以及开设学堂培训海军专业军官的活动,至19世纪80年代,西方的报纸让就已经开始关注远东这支新兴的海上力量,将中国列入新兴的海军强国之列。

此时的中国的近代化海上力量主要有广东水师、福建船政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4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成效最为突出也最受各方关注的,则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手创建,后来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支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在正式成军之前,称为北洋水师,包括军服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其他的3支近代化舰队略同,大都采用勇营的号衣。但是随着与西方海军的交流渐多,以及实际作业训练中的感受体会,这支师法英国海军,以蒸汽化舰船作为主要装备的舰队,在服装制度上,也一改中国上千年以来延续的“号衣”样式,开始向近代化方向过渡。


 1882年夏,为了辨等级、壮观瞻,与列强海军接轨,由时任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组织人员,在参考英国海军军服的基础上拟定起草,并经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颁行了中国第一部海军服装规范《北洋水师号衣图说》,而这可能也是中国第一部近代化的军服规范。
 这部图说中详细规定了北洋水师官兵的军服样式和着装制度,将军服分成官弁、洋枪队、水手夫役等三大类,每类又分为春秋冬季制服和夏季制服两种,对于军官还另有关于礼服的规定。整体来看,各种设计思想、服饰制度,与英国海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却又有着浓浓的中华文化特色,体现了当时中国文化居于强势地位时,对于外来文化的一种包容消化。
官弁着装  即军官、士官的着装。仿照英国海军的制度,北洋水师的军官制服在颜色上采用了海军蓝,当时称为石青色,这种色彩在当时中国的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军服上衣和军裤的颜色面料保持一致,春秋两季使用线绒,夏季采用穿着舒适的宝纱,冬天使用厚重御寒的呢子。军靴则采用的是传统的薄底战靴。尽管颜色上参考了西式的制度,但服装样式却是完全中国化的。军服上衣为传统的中式马褂,袖口宽6寸,腰摆紧小,袖口、领口、衣襟、下摆都装饰有传统的镶边和云头图案,夏季用黑色绸缎制成,其他季节用黑绒布。配合这套制服,着装时军官还必须腰束皮带,携带指挥刀。 饶有趣味的是,在使用西洋颜色制度、中式服艮装样式和裁剪的制服上,还有一处极为有特色的细节设计。制服的每边袖口装饰的3个空心云头图案内,引入了类似西方军衔符号的标识设计。但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近代化的军衔制度,因而在参考西方海军的制度进行设计时加以了变通,改成了舰上的职务符号,分为统领、船主、驾驶、管轮、枪炮、帆缆、军医、文案等多个岗位部门。和参考西式颜色,引用中式样式的制服一样,参照西式军衔制度,却设计出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识别图案。统领官即舰队司令,袖口的每个空心云头内用金线绣制3个古体的“寿”字,中央为长型,2侧为圆形,每袖3个云头内,共9个古“寿”字。舰长、大副、二副等航海军官的识别符号为长型的古“寿”字,区别在于数量的多少,例如舰长每袖7个古“寿”字(中央的云头内3个,两侧的各2个),而大副的只有6个(中央云头内比舰长减少1个)。管轮部门的军官则形象化地用圆形的古“寿”字识别,同样以“寿”字数量的多少来区别大管轮、二管轮等职务的高低。由此也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寓意,舰队司令的军衔上同时具有航海部门的长型“寿”字和轮机部门的圆形“寿”字,意在统领全局,知识全面。 航海和管轮军官之外,其他具体技术军官的识别符号更为形象化。例如枪炮官的符号是方天画戟和红缨枪,医官的符号是灵芝寿桃和蝙蝠图案,帆缆官的符号则为中国结,文案的符号干脆是毛笔、宣纸,同样也是通过数量多少和图案的丰富程度不同,来区别职位高低。即使今天看来,这些设计的理念也相当精彩,看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军衔标识,会心一笑之余,也能引来关于文化传统底蕴的思索。 和很多影视作品表现的不同,北洋海军的军帽在清末的官吏军队行列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考虑到舰上舱房狭小、机器众多,为了方便起见,北洋海军军官春秋冬季在舰上配发的军帽实际是一种小帽,这种帽子又称为便帽,民间则形象称为瓜皮帽,与当时官员使用的斗笠状的凉帽和船形的暖帽相比,更适合舰上活动。海军军官的小帽为黑色毡制,帽边镶嵌一圈黑边,帽顶则根据官员的品级,镶嵌顶戴珠子。军官的夏季军帽则完全学习西方,采用进口的圆顶草帽,帽檐宽约5寸,帽子上钉一道黑飘带,文字为英文的“大清帝国海军”。以往有研究者认为头戴草帽,是北洋海军落伍于时代的表现,实际是一个极大的误会,因为舰上夏季服务至为艰苦,由英国海军首倡,海军夏季均使用能够遮挡烈日的草帽,当时因为草帽帽檐容易遮挡视线,官兵们都习惯将帽檐向上折起,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现代西方国家海军水兵使用的盆形水兵帽。因而头戴进口的草帽,非但不是落伍的象征,反而证明了这支海军已经非常西洋化。考虑到与传统官场接轨,担心过于西洋化的装束难以被接受,不够“壮观”。北洋水师的军官另有礼服规范,主要区别在于军帽样式的不同,即遇到重大庆典活动时,会改用经过改良的传统官帽。清朝官员的传统官帽主要分凉帽和暖帽。凉帽为斗笠状,帽顶装饰红缨络和顶戴,还可加装象征地位荣誉的翎羽,一般为春夏季节使用,但是这种帽子容易遮挡视线,且在舰上使用望远镜、操作火炮机器时都极为不便,因而没有被北洋水师采用。北洋水师使用的是经过改良的暖帽,暖帽原本是清朝官员秋冬季节的官帽,类似船形,帽檐向上,帽顶同样可以装饰顶戴翎羽,北洋水师“镇海”号炮舰管带曾别出心裁到帽铺定制过一顶“其边沿陡起,较时样稍窄,翎亦短小”的暖帽,经过试用非常便利,于是被丁汝昌采纳,成为海军遇到礼节活动时的军帽,不分季节一律使用。北洋水师的队伍中,有一支人数众多,介乎与官、兵之间的士官队伍。士官的军服类似军官,只是袖口云头内和军校学员一样,没有识别标志,而改为使用臂章。另外军帽上,春秋冬季采用和水兵一样的黑布包头巾,夏季使用和水兵一样的方顶草帽一
洋枪队  洋枪队即西方海军中的神枪手、海军陆战队,平时在舰上维持纪律,战时或在桅顶狙击敌方舱面人员,或手持步枪砍刀长矛,准备跳帮厮杀,必要时更可以登陆作战,充当快速部属兵力。这一在西方有着悠久历史的海上兵种,在中国却是彻底的新生事物,参照英国海军的模式,北洋水师也引入了海军陆战队的编制,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中,中国海军“经远”号军舰上的陆战队就几乎发起一次跳帮作战。
 海军陆战队由于直接受各舰的舰长领导,因而只有士兵的制服设计。陆战队士兵的制服样式和士官制服相似,既显示了舰上执法者的特殊地位,也区分了官兵的差别。同时军服的颜色改成了英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红色兵种色。
水手夫役  水手夫役是北洋水师中的基层水兵群体,人数众多,上衣和军裤的颜色质料一致,面料为棉布,春秋冬三季的颜色是海军蓝,夏季则是一身白色军服,因为一年中很长时间穿着的都是蓝色军服,舰队中的洋教员习惯把水兵称为blue jacket。水兵军服上衣的样式和军官服相近,也是中式的号衣模样,只是少了很多军官服上的华丽装饰,黑色镶边的图案相对简单,范围只有胸口、袖口、肩头三处。水兵制服上较有特点的部位有两处。一是在军服的领子上,左右各用金线绣有所在军舰的名称。另一处是水兵服的臂章,与军官服参考西方的军衔符号制度一样,水兵服也参考了西方的类似制度,配有区别水兵职务高低和工作岗位的“花”,即臂章,这可能也是中国军队使用这种军衔识别形式的开始。水兵佩戴的臂章为方形,底色、质料和军服保持一致,臂章上用金线绣出各种识别符号。主要分为航海和作战部门的水手头(水手长)、练勇(练兵)、水手 (正式水兵),轮机部门的升火、管油、管汽、锅炉匠,信号部门的管等、管旗、号手,其他技术部门的鱼雷匠(鱼雷士官)、木匠、铁匠、铜匠、皮匠、帆匠、电匠等。图案的形式也充满民族特色,极为形象直观,例如鱼雷士官的符号是鲤鱼,铁匠的是铁砧,升火的是煤锹等。
水兵的军帽春秋冬用黑色头巾裹头,显示了和淮系勇营军队的渊源。而夏季则和军官一样,头戴草帽,不同的是水兵的草帽是方顶,草帽上也钉有黑色飘带。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水兵夏季在舰上一般都是赤脚,天冷时才穿上战靴。与水兵近似,北洋水师中另有一些帮助做工的夫役,制服的样式和水兵一样,不同的是两臂没有臂章。另外北洋水师还编制有军乐队,大都由十四五岁的少年组成,称为乐童,平时负责演奏国乐、军歌,战时则派到各个炮位帮助运送弹药。根据丁汝昌留下的信稿显示,这批乐童有经过专门设计的制服,可能由于乐童并不在北洋水师经制内,因而在相关的军服制度中尚未发现有此类设计,乐童制服至今仍是一个迷题。
 从存世的一些照片分析,1882年颁行的这套着装制度,很有可能在北洋水师组建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陆续有所采用,最终在1882年以规章形式予以确定化。随着在北洋水师中的全面施行,其他的3支近代化舰队也纷纷借用使用,实际成了当时中国近代化海防的军服典范。

1888年样式

  1888年12月17日,随着北洋海军舰船的日益增多,在北洋大臣李鸿章及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擐的有力推动下,清政府批准施行《北洋海军章程》,标志着作为法定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北洋水师这个名词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在《北洋海军章程》中,列有专门的冠服规范,可以视作是对1882年样式的解释和修订补充。这部分内容同样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部分。
军官服
《北洋海军章程》中关于军官冠服的部分,只是重申了服装的穿着规范。规定海军的大小官员,平时穿着行装(军服)。在庆祝皇帝太后生日的万寿圣节,以及元旦、冬至等时令节气,应穿着礼服,如果刚好节庆时因公在岸,则和岸上官员一样,穿着朝服。
 然而,从现存的一些有关北洋海军的历史照片来看,北洋海军的军服在建军之后曾发生过一些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是着装的样式。从留存的照片看,已经出现了蓝色军官服和白色马裤的组合,即西方海军中标准的半白服搭配法,这种着装样式应该可以认定是在舰服务时的常服,与全蓝色的穿法可以混用。
其次是军衔标识。可能是因为存在难以识别等缺陷,早期在镂空云头里标识职位的做法被取消。原先装饰在袖口的云头更改为简单的黑色镶边,而云头内那些复杂多样的职位图案则进化为简单明了,更类似西方海军的军衔标识。新出现的军衔标识仍然装饰在军服的袖口,位置较高,接近肘部。最初是金线绣制的龙纹,军官一般为双龙戏珠纹,龙珠颜色的寓意目前只有一份北洋海军水兵的口述可以研究,这位名叫苗秀山(1873—1962)的北洋海军水兵,在1961年10月13日接受研究者戚其章先生采访时称,“当官的都穿青纱马褂,边上带云字,级别以袖口上分:炮手是一条金色龙;管带、大副、二副都是二龙戏珠,但珠子颜色不同。管带的珠子是红色的,大副的珠子是蓝色的,二副的珠子是金色的”。但这一说法仅是孤证,而且出于低层水兵的理解,是否可靠属实,抑或是龙珠的颜色是否会与顶戴颜色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根据存世照片推测,在甲午战争前夕,为了进一步与西方海军接轨,北洋海军的军衔标识又发生了变化。在原先的龙纹军衔符号之下,增加了完全西洋化的金线袖饰,即所谓的金杠。以金线的宽窄、数量来区分军衔职务的高低,比照清末新建海军的《海军旗式及章服图说》中相关记载,可能的标准是:高级军官(提督)为1宽道,舰长为4中道,由此类推,直至1窄道。
水兵服  水兵服的制度在《北洋海军章程》中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更换了原先用金线绣在领口绣字以区别所在舰只的做法,改在上衣的胸口增加一块方形的补子,左襟为“北洋海军”,右襟则是军舰的名称。
洋员制服  北洋水师从组建开始,就雇佣了大量外籍顾问,正式建军后,外籍雇员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但是对于外籍雇员的服装样式,并没有专门的规范,而听任随意自便。很多外籍顾问,如曾任海军总查的琅威理等,可能出于对自己国家海军军官身份的自负,对穿着本国的军服有一种油然的神圣感和荣耀感,因而通常是仍旧身着自己国家的海军制服,而在袖口自己国家的军衔之上,加上在北洋海军获得的军衔符号,以显示在国外服役的特殊经历。然而也有一些外籍军官不按此例,而是直接穿着北洋海军的制服,例如北洋海军“镇远”舰的美国教习马吉芬。这位安纳波丽司海军学院毕业的美国人,参加过黄海海战,战后因伤返国,耳闻目睹当时西方世界一片褒日贬中的言论,为自己曾经服务过的北洋海军忿忿不平而四处讲演,述说中国海军的真实情况。但马吉芬义愤填膺为中国海军仗义直言的行为,很多时候都被讥讽为精神不正常。1897年2月12日,在他所尊敬的丁汝昌提督和私交甚好的友人杨用霖自杀后的2周年纪念日,这位曾经和北洋海军一起奋勇作战的美国人,想到他那些英勇的中国战友,如今却因为战争失败而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时,于悲愤中拔枪自杀。遵照他的遗嘱,马吉芬下葬时身着一套北洋海军的制服,而棺椁上则覆盖着黄底青龙海军旗。个中的寓意,从他的墓志铭上就一目了然:“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一个自己曾为之浴血奋斗过的国家的军服,对于它的主人而言,是无上的荣耀,象征和自己的价值归依。
 北洋海军,是中国创建近代化海军最初的努力,和这支军队本身具有的中西交融的特点一样,北洋海军的制服设计也充满了两种文化交汇的特征。这种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军服样式一直持续使用到甲午战争结束后,在清末新建海军时,被完全西式的军服所取代。然而这种服饰文化的影响力一直在中国海军中持续,龙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海上英雄的缩影,从北洋海军时代开始成为中国海军的象征,时至今日海峡对面的“中国台湾海军”的制服上,依旧还能找到双龙戏珠图案的独特标识。

 (二)甲午之后重建海军时期
1895年2月17日,北洋海军在威海刘公岛全军覆没,中国近代发展西式海军的努力遭到了空前打击,一度跌入深渊。甲午战争后,当时中国北方沿海的威海、旅顺等重要军港都被日本侵占,事实上不再具备在北方布置海防的条件,而且中日马关条约勒索的2亿多两白银赔款,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濒临破产,无从拨出大笔资金来重建海军。直到俄、德、法三国出面干涉还辽,清政府以增加向日本赔款3000万两白银作为代价赎回辽东半岛,随着锁钥渤海湾的重要军港旅顺的收回,中国在北洋重新布置海防才具有了可能性。
甲午以后相继出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等职的王文韶、袁世凯作为北洋海防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以新建北洋水师的名义,一方面启用大批甲午后被革职罢黜的前北洋海军官兵作为重建海军的骨干,其中任命原“靖远”舰管带叶祖珪为新建北洋水师的统领,原“康济”舰管带萨镇冰为帮统。另一方面,甲午期间中国紧急外购的“飞霆”、“飞鹰”2艘驱逐舰在战争结束后相继回国,加入了新建北洋水师,同时南洋水师的部分军舰被调北上布防,中国海军的龙旗重新在北洋沿海飘扬,中国的近代化海防建设逐渐又有了几分振作的气象。
在这一阶段时间里,作为当时中国海上力量代表的新建北洋水师的军服大致仍保留了原北洋海军的传统,只是在某些细微的地方开始有了变化。
海军的军官着装规范与原北洋海军的基本一致,仍然是头戴便帽,身着海军蓝颜色的军服,袖口依然有金光灿灿的龙纹标识,但是这一阶段袖口的军衔标识系统已经进一步向西式方向过渡,袖口的龙纹实际成了一种装饰,更主要的军衔识别符号是龙纹下面的金线袖饰,经过对流传的照片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判断出这种军衔符号的一些规则:如统领为一宽道金线,管带为四中道等,低阶的军官则是窄道。军服的裁剪和一些服装附件上也出现了明显西化的特征,军服的裁剪式样更加西洋化,穿着后显得合体精神,军服上原先采用的传统中式一字盘扣被改成了西式的铜制纽扣。另外在夏季的着装上,新建北洋水师的军官夏季制服不再使用海军蓝色,而改作了与西方海军更为接近的全白制服,上衣与军裤均采用白色,足穿白色的西式皮鞋,头戴海军草帽,但是和西方略有区别的是,夏季全白制服上采用了金线袖饰作为军衔识别符号。
新建北洋水师的水兵着装规范变化相对较少,除了和军官制服一样将军服上的一字盘扣改成了西式铜纽扣外,其他诸如军服样式、军衔符号等依旧保留着原先北洋海军时期的样式。
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的几年,对中国而言充满了变化,戊戌变法、庚子事变无一不对近代中国的命运起着重要影响,在这种大局势背景下,由甲午之后重新创设的中国近代海军也经历着一系列变化。由英德两国定购的“海天”、“海圻”等5艘海字号巡洋舰陆续回国,使得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在甲午之后又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而庚子事变中新北洋水师面对强敌选择的保存实力的避让态度,又使得海军引起了举国非议。
1905年曾经是李鸿章部下的两江总督周馥与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商,南北洋水师合而为一,建立起了统一的国家海军。由甲午战争之后出现的这种新的海军着装方法,也由此成为当时中国海军的着装规范,直到清末预备立宪开始后,随着全新的海军着装制度的出现才被取代。 
(三)清末新建海军时期
接连遭遇了甲午、庚子两次对外战争失败的清政府,在内外交忧之际,被迫决定对国家政体予以改革,1905年宣布准备实行君主立宪制。全社会预备立宪的热潮中,自同光新政肇创的中国海军此时也开始了变革。1907年,根据清政府改革中央政府官制的方案,传统六部之一的兵部被改为了陆军部,势力弱小的海军则屈居陆军翼下,暂在陆军部内设置海军处加以管理。同时,为了扩充海军,清政府还分别制定了多个海军建设方案,其中最宏伟的一部,计划12年投入1.2亿两白银,扩充一支包括6艘战列舰,总排水量11.7万吨的舰队,之后由于经费束缚大都不了了之。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已故醇亲王奕譞的孙子溥仪继皇位,生父小醇亲王载沣任摄政王,控制朝政,一批满族年轻贵胄开始走上政治舞台,接掌军国重权。摄政王的六弟,富态的郡王衔贝勒载洵受命全面重建国家海军,与原北洋海军旧将萨镇冰一起出任筹办海军大臣,中国近代海军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新建海军时期。
载洵与萨镇冰上任后,在创设机构、改革舰队编制,以及四处考察的同时,根据当时陆军学习德国、海军学习英国的模式,对于海军的军服开始了全面革新。1909年8月20日,载洵首先奏订海军军衔的级别名称,新的海军军衔制度模仿自陆军,分三等九级,于西方的将、校、尉三等军衔相对应。一等为: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二等为: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三等为: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为与陆军有所区别,在军衔前各冠以海军两字。
在这套军衔制度基础上,8月24日载洵奏请清政府颁行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上新的一部海军着装规范。这部名为《海军旗式及章服图说》的服装制度,在中国海军军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同当时正在学习西方进行西化改革的国家一样,海军的军服样式都一改以往的中式风格,完全效仿英国海军。

军官着装 新规范的军官着装分类与英国海军一样,分有大礼服、常礼服、公服、常服、夏服等名目,春、秋、冬季服装的主色调为近乎黑色的深蓝色,夏服则为白色,四季间有上蓝下白的半白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主要以当时海军的礼服为例,对这种全新的军服样式加以介绍。
军帽  海军礼服的礼帽分有两种,一类是重大场合配合穿着大礼服时戴的欧式三角帽,及俗称的拿破仑帽。另一类是欧式的大盘帽,配合穿着常礼服时戴,大盘帽为深蓝色,帽子上的装饰非常华丽,大致可以分为帽徽、帽檐、帽墙三处。首先是军帽的帽徽,这是中国海军服装历史上首次出现帽徽的规范,帽徽为金线绣制,图案设计极有特色,从帽徽中央的海军锚图案,环绕陪衬的橡叶装饰都可以看到英国皇家海军帽徽的影子,另外在英国皇家海军帽徽顶部皇冠的位置上,替换成了金龙戏珠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是帽檐,海军军帽帽檐的材料为黑色漆皮,帽檐上根据军官职衔的高低有不同的装饰:一等军官(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的帽檐上下两边都装饰有金桂叶,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制度相仿;二等一、二级军官(正参领、副参领)帽檐上只有下边装饰金桂叶;二等三级军官(协参领)军帽帽檐没有金桂叶装饰,而是在上下边各镶一道金线;三等一、二级军官(正军校、副军校)帽檐只有下边镶有金线;至于最低等级的三等三级军官,帽檐上就不在作任何装饰。最后是军帽的帽墙。一等军官的帽墙上镶一宽道金线,二等军官镶二中道金线,三等一二级军官镶一中道,三等三级军官则无此殊荣。为示区别,海军中一些专业职能的军官帽墙上的饰线采用了其他颜色,根据规定,轮机部门的军官用蓝色线,军医用红色线,会计书记用银色线。除了上述三处装饰外,军帽上还装有黑色皮质风带,无论职衔高低并无区别。清末新建海军的常服帽与礼帽略同,主要的区别是帽墙上没有饰线,帽徽也改用图案简单的小帽徽,为圆形,由外至内分别是黄、蓝、红三色圈,三道色圈交接处各用金色勾边。 
军服:

海军军官穿着的大礼服,样式上完全看不到中式服装的影子,是彻底西化了的燕尾服。竖领,对襟,胸前有双排14颗金色纽扣,袖口有金线袖章,双肩有肩章。
一等一级军官的袖章是一宽道加三中道金线,二级、三级则在一宽道基础上,分别加二中道和一中道。二等一级军官如果担任统带者,袖章为一宽道金线,如果担任的职务是管带,则为四中道。其下的二级军官用三中道,三级军官用二中道间一窄道。三等一级军官袖口装饰二中道金线,二级军官用一中道,如果担任有弁目长的职务,则在金线之下并列钉3个金色纽扣。三等三级军官用一窄道金线,如果担任弁目职务,则不用金线,改用3个并列的金色纽扣,并在臂上装饰区别工作岗位的臂章。采用这种袖章制度时,除一些专业技能军官外还需在金线之上加装饰金色圆环。专业技能军官中,轮机军官袖章上的金线里要加入蓝色线,军医加入红色线,会计文书加入白色线。
除了袖章外,双肩的肩章上还缀有军衔符号。肩章为金色底,一等军官肩章上的标识由金龙戏珠、双锚和银星组成,一级为三颗星,二级三级分别为二颗、一颗。二等军官肩章上的标识是金龙戏珠,单锚和银星,也以银星的数量区别职衔。三等军官肩章上没有锚装饰,其余区别方法和上述略同。
军官着大礼服时,军裤也为配套的西裤,裤子两侧镶一宽道金线。此外还需手戴白手套,腰挂佩剑,配腰带,脚穿黑皮鞋。
军官的常礼服是西式的大襟样式,西服领,对襟,胸前双排12颗金色纽扣。袖口有和大礼服一样的袖章,无肩章。穿着时需要内着衬衫,打领带。
军官的常服比之礼服更为简单,竖领立襟,胸前单排5颗金色纽扣,袖口同样有袖章,无肩章,有领章。
此外,海军军官的夏季白色制服上不用袖饰而专用肩章。参谋人员佩戴肩章时还需要配参谋带。
水兵着装 《海军旗式及章服图说》中规定的水兵着装比军官服大为简单,但同样也是欧式设计。这种水兵的着装同样也适用于海军陆战队。
军帽:  水兵的军帽和英国海军的军帽样式完全相同,为西式的无檐帽。深蓝色,帽墙上钉有一圈飘带,上书“大清XX军舰”字样,文字周围用金线环绕装饰,飘带两头袖有海军锚图案。夏季时水兵戴西式的草帽,大体形制和北洋水师以来的海军草帽一致,也钉有黑飘带,但飘带上只有文字和船锚图案,没有金线装饰。
军服: 清末海军的水兵着装也和西方完全一样,颈前开有“V”字领,颈后是方形披肩,袖有白线两道。军服春秋冬季为深蓝色,夏季白色,披肩四季均为深蓝色。为区分水兵的级别和服务岗位,和北洋海军时代一样,新建海军的袖子上也装饰有臂章,但是臂章的图案内容已经没有了中华文化的色彩。 与这套焕然一新的着装制度不太适应的是,清末新建海军的建设步履显得异常艰难。尽管1910年底陆军部的海军处正式升格而为海军部,载洵、萨镇冰也努力外购了一批军舰,并计划建设新军港,种种迹象都显示着海军建设似乎方兴未艾,然而受制于资金短绌,实际的成效并不十分显著。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军部分官兵发动旨在推翻帝制的起义,各省纷应,重建不久的海军随即被清政府投入镇压起义的内战。继1911年11月3日驻沪海军舰只起义、11月7日驻宁海军舰只起义后,率海军主力在汉口一带江面攻击革命军的海军统制萨镇冰目睹人心向背,于11月12日黯然离开座舰,默许海军主力起义,至此清末海军均倒戈而为民国海军,海军成为了革命的马前卒,中国海军的历史由此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