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军军服图册——西欧和北欧
Osprey出版公司Men-at-Arms(MAA)系列第354号:英军(1939-1945)(1)西欧和北欧-The British Army 1939-1945(1)North-West Europe。原作者Martin Brayley,绘图Mike Chappell
Osprey出版公司Men-at-Arms(MAA)系列第354号:英军(1939-1945)(1)西欧和北欧-The British Army 1939-1945(1)North-West Europe。原作者Martin Brayley,绘图Mike Chappell,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l:国民军,英国,1939年
这名年轻的国民军最近刚刚应征加入米德尔塞克团第2营,并按规定配发到0.303英寸口径的SMLE 1号步枪,那是他父辈一代人在一战时使用的,而今天这种枪仍保留了1914年时的皮枪带。这名准军人穿采用小号黄铜色“通用服役纽扣”的战前两件式粗斜纹棉布工作服,当旧的库存逐渐用尽后,这种制服将慢慢被新的粗斜纹棉布外衣所取代。图中的这种衣服直接由军需官提供,多次洗涤后会从烟棕色褪成暗粉色,这类用白布漂色的旧制服当时一直在使用。
米德尔塞克团第2营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在1939年移师法国,敦刻尔克撤退时他们隶属第3步兵师,D日返回法国时他们作为中型机枪营一直战斗到德国投降。
A2:下士,皇家骑兵,英国,1939年
从1939年的皇家装甲部队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骑兵部队也被吸收在这一新的机械化兵种之中。当时英国本土部队中的正式骑兵只剩下了两个皇家骑兵团以及皇家苏格兰义勇骑兵队,但在中东和印度还保留有其他骑兵部队。这名骑马的下士穿1902年版骑兵常服,背1903年版武装背带,戴Mk I式钢盔,腿上是为了保护膝盖而以骑兵部队方式反穿的布绑腿,最后在军靴上,还装着规定规格的马刺。毒气是战争初期被考虑到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马和骑手都要接受防毒气训练。在胸前上部的毒气测试袋翻卷的时候,预示着毒气警报的开始,这时军人就要戴上Mk VI型防毒面具。此外,马身上的装备包括了1902年版平条马缰绳、1912年版马鞍以及1908年版皮制军刀挂环。
在巴勒斯坦训练的这个团的战马最终在1941年被机械化车辆所取代。作为装甲车团的第2皇家骑兵团在1942年归禁卫装甲师指挥,并作为第8兵团的一部在1944年6月前往法国,之后的8月它又改归第30兵团指挥直到欧洲胜利日。
A3:上等兵,皇家伯克夏团第1营,英国,1939年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这一时期,图中这种熨烫平整棱角分明,徽章熠熠生辉的军人制服,追根溯源竟然是一战壕沟战时期的宽松不成形的1902年版军常服。这名正规军军人装备着带有刷白的软皮背带的第一版SMLE Mk III步枪以及1907年版1号刺刀,腰上系着白色Slade Wallace软皮带,黄铜色皮带扣锃光瓦亮,而P1907式刺刀鞘则配软皮装饰。他的左臂上有下士军衔章(上)和代表服役12年的优质服务章(下)。左胸前的印度通用服役奖章的略章则暗示着这个营的驻防历史。
在法国的战斗中,这个营隶属在第2步兵师第6步兵旅,之后在1943年中它转回印度,并长期在缅甸部署。
B1:二等兵,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法国,1940年春
刚采用的新式战斗服已经开始下发,并优先装备启程前往法国的英国远征军,但也有一小部分作为服务部队的远征军仍然使用军常服。
这名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的军人穿新式的斜纹哔叽布战斗服,两个袖子上有深蓝色倒三角标志,头盔上有深蓝/浅蓝/深蓝一组的标示。在远征军中这是一种很少见的做法,因为大多数部队并不佩戴任何徽章标识。1937年版的完整装备采用浅绿的“布兰克擦白剂”色(第97号卡其布绿)。防毒面罩位于胸前,上部是卷起的防毒面具包,装50发的点303英寸口径子弹弹夹的弹夹袋也悬在上面。此外他还装备1939年版挖壕工具、Mk I式钢盔(正逐渐被Mk II式取代)、以及那一时代典型的SMLE Mk III型步枪。
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在法国战斗时隶属于第4师第10旅,之后又归同一个师的第12旅转战北非、意大利直至希腊。
B2:二等兵,格林霍华德第1营,挪威,1940年
启程前往挪威的部队都装备了羊皮大衣、胶靴、白色海军版厚羊毛衫以及羊皮帽,并有少量部队配备了雪地迷彩,这是因为4月中的挪威仍然极度寒冷且大雪覆盖。图中“一号”布伦式机枪指向乌塔的天空,警惕从奥斯陆飞来的德国俯冲轰炸机的再次袭击(4月28在乌塔的英勇战斗为格林霍华德营赢得了战斗荣誉嘉奖)。大体量的厚重羊皮大衣不适于机动,但适合执行相对静止的任务。架在三角架上的Mk1布伦机枪在三脚架的前腿伸展后可以用作防空。由于三脚架的支撑点和刺刀挂环尺寸一致,所以在紧急情况下,SMLE步枪也可以充作机枪支架腿,步枪上的刺刀套环则作为固定支点。
这个营仅在挪威作战几周,当时它是挪威远征军第15步兵旅的一部分。而作为在各战场最疲于奔命的第5步兵师的一部,它与所在的旅先后在法国、印度、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埃及、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在那里他们渡过了最艰苦的几个月)作战或驻防。
B3:骑兵,第4皇家坦克团,法国远征军司令部,1939年
军常服在英国兵执行野战或礼仪任务时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对于装甲部队来说则是另一回事。这名军人就得到了两件式皇家坦克部队工作装(1935年采用,只装备给装甲车成员)。它的设计与最终取代它的战斗服非常相似。1939年11月,驻扎在法国阿拉斯附近,装备不中用的轻机枪和老式的马蒂尔达Mk I坦克的这些军人还没有得到新式的战斗服。他们仍然穿着老式的1935年版制服,配第一版带长带子的坦克兵手枪套,它的特点是袋子上没有弹药包。手枪套里装着点38口径的Webley 1号Mk VI左轮手枪,而长手枪背带在坦克乘员撤离坦克时往往因钩住物体而造成致命伤害,所以它最终被废弃使用。
第7皇家坦克团此时与增援来的第4皇家坦克团合并构成第1陆军坦克旅,并在1940年春英勇地以少战多。这个团后来在利比亚托布鲁克得到了瓦伦丁式坦克,并隶属第32坦克旅去支援来自南非的军队。
C1:二等兵,第3突击队,迪耶普奇袭,1942年8月
也许是天性吧,像突击队这样的特种部队经常拒绝使用新装备。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橡胶底军靴的使用。这名布伦机枪的操作手就穿着皮面厚胶底军靴,衣服则是战斗服衬衫和斜纹棉裤子,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组合。迪耶普的“火力侦察”作战让这名军人面貌略显蓬乱,但能幸存下来回到英格兰这又算得了什么。他的主要武器是布伦Mk I机枪,经过改进后它可以使用100发装防空弹鼓,并且可以装在Motley式防空支架上。
C2:士兵,伞降团第2营,英国,1942年
和突击队不同,空降部队的努力促进了的许多服装和装备方面的发展。丹尼森式工作服、伞兵裤、钢盔、相当特别的防毒面具背包、斯特恩式冲锋枪(空降部队是最早接受这种武器的部队之一)和4号步枪共同组成了这名军人的基本装备。这名士兵外面套的战斗服为哔叽材质,里面的1940年版绿色伞兵工作服采用斜纹棉材质,它在1941年被广泛使用,但在1943年开始被类似款式但无袖的版本所取代。这种工作服在跳伞时不会对降落伞绳产生干扰,同样的原因,斯特恩式MkII冲锋枪也被夹在降落伞背带里面。图中的伞兵头盔属于第2版,它带了一圈明显的底边以及黑色的皮制脖带。而标准的作战裤不久后也将被伞兵裤(参看图F2)所取代。
这支部队的幸存者们后来作为第1空降师的一部分,在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中的阿纳姆桥战斗中作战勇猛。
C3:士兵,格罗斯特郡团第2营,“医院蓝制服”,英国,1940年
一次大战期间,住进普通医院或处于康复期的男军人们穿的棕色常服被明快的“医院蓝色”制服所取代。这种衣服领子发白,并搭配以白衬衫和不太受欢迎的红领带。1940年,正在普通医院休养的英国远征军们发现他们再次穿上了这种医院蓝色服装,虽然和一战的同类服装比起来他取消了白色的翻领,但两者的款式都让人想起在法国的那场“虚张声势的战争”。虽然最终的局势还不确定,但使人心情恶劣的医院蓝色还是阻碍了本土和海外军人们(埃及的普通医院也采用了它,尽管在中东,可以看到参加北非战役的康复老兵们混合穿着战斗服、工作服和医院蓝服装)的康复进程。
在法国战斗的早期负伤的这名第3步兵师士兵在他的战友们被俘虏的情况下有幸撤回英国。1940年6月,格罗斯特第2营被重新组建,1944年6月,他们作为第56独立步兵旅的一部分重新回到法国,当年8月,他们又作为第49步兵师第70步兵旅的一部分参战直到欧洲胜利日。
D1:中士,摩托车急件派送员,皇家通信部队,第43步兵师,英国,1943年
大战早期的防水服装被冠以“R先生”的绰号,它包括了短衣襟的双排扣上衣和有收紧式裤腿的可开裆裤子,这两者都是使用厚橡胶棉帆布制造的。其后几年也可以看到一件式的这类服装,扣子一直排到腿部。这名派送员的头盔也是类似材料制造的,内衬则是棉毛混纺,有点类似飞行帽,这种头盔后来先后被坚硬的浆化纤维头盔(1939年)和钢盔(1942年)所取代,而摩托车手专用马裤和高腰靴则在1941年开始使用。这名中士上衣上的1942年版V字型军衔臂章可以拆卸,头盔上有蓝白两色的皇家通讯部队标志,上衣胸前的防水口袋可以保护装在里面的地图和要派送的命令。
像通信中队这样的部队通常附属于各个师级单位。第43(威赛克斯)师在战争爆发时是一支本土师,1944年6月至1945年8月它一直被部署在西北欧,参加了包括艰苦的诺曼底bocage战斗在内的各种战斗。
D2:步兵,第52(苏格兰低地)步兵师,英国,1943年
有限的山地和北极圈作战训练为远征军在1940年初的挪威登陆提供了可能,然而,后来他们的失败突显了滑雪技能和山地作战经验对于特种部队的重要性。由苏格兰士兵组成的第52(低地)师在1942年开始了两年的细致训练,艰难地掌握了登山和在北极圈生存的技能。第二次在挪威的作战并没有出现,但第52师后来先后被作为两栖师和空中机动师,和标准的步兵一样在斯凯尔特河和莱茵河这样的西北欧地势最低的地区作战。
在进行山地训练时,这个师得到了很多特殊装备,这包括了登山马裤、登山靴、滑雪行军靴、防水工作上衣及裤子以及防寒帽。用悬索将自己悬在高山岩壁上的这名“低地人”穿山地靴、山地马裤和有4个兜的防水伪装服,后者先后出现过茶色、白色、绿色和三色混合的迷彩版本以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他的全防水滑雪帽和第一版的茶色网格布卑尔根式背包(晚期版本则用帆布制造)也同样有白色版本用于雪地作战。
这名士兵的全套防寒服包括羊毛料的衬裤和背心、网眼背心、护脖子的方巾、毛料衬衣、厚羊毛衫、防水衣裤、轻便的雪地迷彩衣裤、战斗服、滑雪帽、毛料套头帽、带护耳的皮帽、雪地鞋和毡内衬的军靴、羊毛手套、皮护腿、毛料护腕、防雪镜、露营大衣、皮拖鞋以及宝诗龙靴。
D3:中士,交通管制连队,宪兵部队,英国,1943年
在战争爆发时宪兵司令部下辖宪兵司令部部队、一些宪兵监狱以及宪兵部队。宪兵部队再细分则包括:野战安全连队,后来在1940年成为信号部队的一部分,其成员军帽带宪兵帽徽,帽顶为绿色,但没有姓名卷轴;“弱点”连队(帽顶为蓝色),由较年长和健康欠佳的人组成,负责机关和较静态地点的安全;交通指挥部队(白色帽顶)以及军事警察部队(戴著名的红帽顶帽子);宪兵连队(著名的红色帽顶)。虽然“红帽子”部队最终取代了戴其他颜色帽子的部队所要承担的任务,但最开始,交通指挥任务还是由交通指挥部队来完成的。他们使用便于识别的白帽顶和白套袖,袖子的V字型军衔臂章上方是蓝底红色TC字样的臂章(蓝帽的“弱点”部队也戴类似设计的臂章)。
这名交通警穿新近采用的无纹战斗服(在1942年最先出现)。白色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和手枪套都配有黄铜色扣子,这是所有宪兵部队的共同特点。他的手枪系索连接到颈部,这种方式后来不再被鼓励,因为在受到攻击时这对脖子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因素。
E1和E2:轻步兵,第53(威尔士)步兵师第6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诺曼底,1944年6月-8月
1944年夏天的诺曼底,第53(威尔士)步兵师第6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B连11排身份号为4911986的轻步兵汤姆·佩恩的形象被摄入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AFPU)的波特·哈代的著名照片中。来自诺丁汉的33岁大的佩恩1929年参军,前后视角的一些列照片显示了他的武器装备和一些小物件。他穿斜纹哔叽布料的野战服、1937年版战斗用帆布武装带、网子和平纹麻织布覆盖的Mk III头盔、4号步枪及左腿上部用刀环和钩子固定的折刀和刺刀,第一版的Mk III式信号手枪则用系索系着,并掖在左侧的腰包后面。在背部,佩恩背着的37版小包里放着备用的袜子、餐盒、刀叉、勺子、防蚊面罩、香烟、巧克力、应急口粮、洗涤用品、刮胡刀(配Valet式剃刀)、饮用水消毒药片、羊毛套头帽、备用鞋带、发刷和毛巾。塞在背包扣扣带下面的是防毒斗篷,这种斗篷是两用的,还可以用做雨披。在背包和身体中间夹着一把可用于挖战壕的通用铲,铲头朝上能够对颈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他臀部的工具包里有4X2装的步枪清洗棉用来清洗枪管里的污垢,此外还有擦枪用的油瓶、擦鞋和步枪的刷子以及鞋油等等。在左胯部的包里装着1943年开始采用的防毒面具,右胯部则是水壶。他还可能带着如下的个人用品:医疗包、野战敷料剂、AB64开任务本、家庭照片、钢笔、铅笔、烟斗、打火机以及士兵用的法国旅行指南。
从1943年秋天一直到欧洲胜利日,第53师一直下辖的部队包括第71、158和160旅。1944年八月,第4、第6、第7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重组成了第158旅,之后第6营又改归第160旅指挥。6到8月,还是第158旅一部分的这个营仍佩戴带两个或三个红色竖道的上臂袖章,在竖道上边是两个横条的红色步兵服役臂章,它代表了其所在的旅是师里面三个旅中资格第二老的(以此推测,该营转归160旅指挥后它将被改为三个横条,因为这个旅是晚辈)。上述臂章往上则是浅棕底红色的横杠上加W字样图案的53师徽章以及战列步兵们几乎通用的红底白字的团标(Welch——威尔士字样的弧形设计于1920年开始采用)。注意,有时候师的徽章和旅的横杠标志会一起印在同一个浅棕色臂章上。
E3: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诺曼底,1944年夏
进入进攻阶段时担任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同时也担任第21英国-加拿大联合集团军总司令(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担任这一职务)的是拥有爵士头衔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后来成为陆军元帅)。指挥英国远征军第3师和指挥第8军在北非和西西里的战斗为他赢得了声誉。蒙哥马利粗暴而独断的风格激怒了他的同僚,特别是那些美国人,但他毕竟是一位有才干的参谋官、一位可靠的战术家和一位富于灵感的指挥员,只是欠缺些外交手腕。被昵称为“蒙蒂”的这位名将更愿意穿着与野外环境相称的服装而不是适合他的军衔身份的服装。欧洲野外的通常环境下,他趋向于穿灰色的毛衫、浅黄色灯芯绒裤子和棕色牛津鞋,而他头上戴的则是世人皆知的佩戴皇家坦克团帽徽和将官帽徽的黑色皇家装甲部队贝雷帽。如果天气冷,他还会穿欧文式飞行夹克或者在后期穿着一件做工考究的丹尼森式工作服,在穿这种工作服时,衣服上标准长度的拉锁会习惯性地松开。较为正式的场合,蒙哥马利则会穿私人裁剪款式良好的沙漠式战斗服,要是下雨呢,他肯定还会准备一把令他信赖的雨伞。
F1:中士摄影师,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附属于第1空降师,荷兰,1944年
在战争办公室主管公共关系的首长领导下的陆军摄影和摄像中心位于松林工作室(Pinewood Studios),在这里他们为各个战场和各个司令部提供照片和影像服务。这里也出品了一些知名的影片,比如“沙漠胜利”、“突尼斯的胜利”、“真正的荣光”、“缅甸的胜利”等等。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的行动被史密斯中士、沃克中士和路易斯中士拍摄了下来。图中展现了这个三人组中看起来较老的沃克中士,实际上他是28岁,穿着撕裂口的战斗裤和丹尼森式工作服,但是栗色贝雷帽和军靴都在逃跑时丢失了,好在37年版帆布腰带和两个手枪子弹包(实际上装着摄影器材)以及点38口径的左轮手枪都在。由于坦克兵版手枪套被删减了,所以他只好把手枪放在裤兜里。上衣左臂上是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的徽章,右臂则是伞兵资格章。沃克中士来自苏格兰小镇布特,先服役于皇家通信部队,1944年1月作为摄影师在伞兵团接受训练。安纳姆的战斗中,他完成了9次伞降。
F2:滑翔机机降步兵,第6空降师德文夏团第12营,英国,1944年5月
护身装甲1942年装备部队,它能为伞兵在低速跳伞时提供良好保护,但一些限制性条件使它并不流行,因此只是在1944年9月在荷兰的“市场花园”行动中第1空降师的部分人员使用了它。D日的前夕,第6空降师第6空降旅的滑翔机部队——第12德文夏营的这名士兵和当时的两个英国空降师的1万2千名士兵一样,正在试穿这种装备。前部的两个护板(参看图2A)护住了胸部和腰腹部的大部分要害,身背后的护板则保护了后腰和一部分后背部位,但过多的保护面积必然带来更多的负重。这名军人戴空降兵的深红色贝雷帽,帽徽代表着德文夏团,裤子则是专供空降部队使用的改进型标准战斗服裤子,裤子上有两个臀部的口袋、一个左前部的口袋和两个裤兜,作为加固,前三个口袋都有麂皮加衬。
第6空降师在D日登陆的头几个小时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在付出了4557人伤亡的代价后,8月27日终于控制了翁弗勒尔至蓬托德梅尔一线。1945年3月,这个师承担了“大学”行动中盟军一半的空降作战任务,在跨过莱茵河后,他们直穿德国内陆,到欧洲胜利日时已经纵深机动350英里到达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维斯马。
F3:工兵,皇家工兵部队第244野战连,第53(威尔士)步兵师,卡昂,1944年夏
皇家工兵部队的这名士兵穿只有绿色版本的第二版两件式粗斜纹棉外衣(绰号“南风”),上衣的扣子可以拆卸,裤子的扣子则是缝死的。这种制服的第一版更接近斜纹哔叽料的战斗服,胸前口袋有褶纹,裤口有松紧带,并拥有棕色和绿色两种款式,也不想第二版那样容易褪色。
虽然Mk III式钢盔已经装备诺曼底的进攻部队,但还是有很多部队还在使用Mk II钢盔。这名士兵按照当时通行的做法在钢盔上罩着网子和棉麻布。同时,他背着的武器也是当时在西北欧作战的几乎所有工兵部队都装备4号步枪,而他手中的工具则是直戳式探雷器。
第53师在诺曼底的卡昂和法莱斯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以至于担负特种任务的皇家工兵部队也要经常伴随他们的步兵战友参加战斗。
G1:风笛手,第52(苏格兰低地)步兵师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荷兰,1944年12月
高地团的苏格兰人很是反感1939年他们的苏格兰方裙被普通制服给取代了,以至于军官们自己购买这种裙子穿。鉴于这种不满,战争办公室最终宽容了这种做法,并在1942年允许原来穿方格裙的部队的普通士兵购买它(部队穿着方格裙参加的最后战斗是1942年3月的圣纳泽尔的奇袭战斗,那次战斗中,第5利物浦苏格兰人部队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方格裙子与风笛和小鼓一样一直被本土部队保留着,各部队在努力之下得以保留的这些传统对维护士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4年至45年的冬天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驻扎在荷兰时,C连的风笛手G.J.福特的形象被摄影师记录下来,他穿着用斗篷覆盖的Buccleuch式方格裙的形象在战争的最后一个冬天非常常见。这位风笛手在上身外穿更为流行的迷彩防水外套,内穿厚毛料运动衫。基本版的1937年帆布武装带用带子固定住弹药袋、手枪套(装点38口径的第2版埃菲尔德式左轮手枪)、水壶以及小背包。
作为第52(低地)师第155步兵旅的一部分,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刚刚在环境糟糕洪水泛滥的沙伊特河口执行完任务。12月,他们进行了准备春季攻势的训练,之后就一路跨过莱茵河去。
G2:坦克手,第7装甲师第5皇家坦克团,荷兰,1944年冬
普通作战服通用于各部队,但实践证明它并不能满足一些部队的特殊要求,坦克兵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原有服装并不适合肮脏的工作环境,因此在1942年,新的坦克部队制服应运而生。它采用一件式设计,材质则是厚重的防水帆布,小腿和大腿部各一个兜、腰部有两个兜、此外还有一个放手枪的兜和放简单处置轻伤的工具包的内兜。1942年版制服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装备部队就被图中这种1943年版坦克兵制服所取代。外号“小精灵”的这种绒面内衬的厚棉帆布套头制服很快就出名了,它共有9个兜,都使用拉链开合。同时期,类似的绿色夏季粗斜纹棉布厚制服也被采用。这支部队的克伦威尔坦克的乘员所穿的外衣为茶色,头戴皇家装甲部队的无檐钢盔,腰系37版腰带,腰带上固定标准的手枪套(后来逐渐被原来的顶部开口的坦克兵手枪套所取代)和手枪子弹包。
这名军人所在的团隶属于“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的第22装甲旅。第7装甲师在整个二战中自始至终参加各种战斗,从1940年的法国再到北非,再一直到意大利和西北欧。
G3:中校,第3步兵师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德国,1945年初
从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的指挥官彼得•巴克利中校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穿着战争最后一个冬天普遍使用的防水工作服和裤子,这身服装包括了作为雪地伪装的白色以及三色混合的两种迷彩色。两种款式虽然设计相同,但白色的版本更厚些,面料也更保暖些。裤子腰部是使用松紧带固定的,左大腿部还有一个可装地图的大口袋,上衣则有四个兜,下缘也采用松紧带系紧,连在一起的兜帽也有绳子勒口,并且加了保温层(但会影响听觉)。在没有前开襟的白色工作服里面有可能是战斗服或厚毛料上衣。巴克利中校戴摩托化步兵营和侦察部队使用的棕色贝雷帽,这也是一些有时尚意识的军官们的首选。泛白版本的37年版帆布腰带上固定着一把用黑色皮手枪套装着的德国手枪,而他脖子上挂的则是另一件战争新宠——拥有无以伦比光学性能的福伦达高倍望远镜。
当年是英国远征军一线军官同时也是皇家诺福克团第2营上尉的彼德•巴克利因为在1940年1月3日晚上在瓦尔德维斯的一次夜间行动中表现英勇而获得军事十字章。皇家诺福克团第2营也是第一支在陆地上遭受武装党卫军沉重打击的部队(1940年5月27日,勒帕拉蒂斯),在一次顽强的防守之后,他们遭到了党卫军第2骷髅分队的重创。随后投降的99名战俘被押送到克雷通农场,在一面墙前遭到党卫军的机关枪射杀,97人死亡,另两人受伤后逃跑,作为其中一员的Pte Pooley在战后的证词让党卫军突击队大队长Fritz Knochlein上了绞刑架。
作为“铁师”第3步兵师第185旅的一部分,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在D日到欧洲胜利日之间承担了繁重的作战任务。在1944年8月第59步兵师被摧毁后,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第7皇家诺福克营的180名幸存者被编入了这支部队。
H1:上尉,第51(苏格兰高地)步兵师锡福斯高地人第5营,比利时,1945年1月
虽然大多数英国部队得到了还算良好的服装和装备供应,但为了应急而出现的即兴做法偶尔还是会出现。突出部战役时,锡福斯高地人第5营D连的上尉连长戈登•彼格在比利时村庄Mierchamps留下的照片显示出一条羊皮毯子是如何套在他的毛料战斗服外和制式皮马甲下面的。更为有意义的是填满稻草的沙袋束住了他的脚,这是因为英军不像美军那样真正意义上提供给部队适当的制式冬鞋。Mk II钢盔加上了平纹棉麻伪装布以适应冬季的天气,这是因为钢盔如果不加隔热衬层的话很容易散热。第51师的“HD”字样徽章两只袖子上都佩戴,胳膊上的红条则是第152旅的标志,这个旅是第51师里面的一支老资格部队。此外,他的左臂上还有其所在营的徽记——一块方形的第42苏格兰高地警卫团格子呢(或被称为“政府”呢子格),这是因为第5营来自于萨瑟兰郡,所以不像其它锡福斯营那样使用麦肯兹格子呢作为标志。
这支高地师参加了漫长而艰苦的作战。1940年在法国丢失了2个旅之后,该师与和它遭遇相同的第9(苏格兰高地)师合并,进而在北非和西西里以及之后的诺曼底登陆的前两天的战斗中赢得了更高的荣誉,然后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穿越法国、低地国家、莱茵兰并进入德国。
H2:炮手,皇家炮兵,第1军团,英国,欧洲胜利日
1945年5月8日,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在庆祝战争的结束,作为英国的国家假日,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街都是畅饮的人群。这名第一军团炮兵团的炮手穿着1942年版无纹战斗服。战后恢复中的英国,它作为出行服同时也是质量最好的军服而非常流行——尽管官方并不赞成这么做。上衣的领子参考军官的款式,开放而剪裁考究,上衣内则是与之搭配的衬衫和领带。裤子的裤口则有三角形的布料加厚。他的毛料帽子上配戴黄铜色皇家炮兵的燃烧炮弹图案的帽徽,每只袖子上则配戴蓝底有红色“皇家炮兵”字样的弧形徽章和代表皇家炮兵的蓝红色菱形臂章,臂章上面叠加着第一军团先锋部队的白色徽记,而再往下则是皇家炮兵服役章。他的右肩有白色的绶带,胸前则是非官方的红白蓝三色庆祝胜利用圆花饰。
H3:二等兵,第15(苏格兰人)步兵师锡福斯高地人第7营,德国,1945年
1945年夏,占领军在德国的各个城市举行阅兵仪式以庆祝战争的结束,这名以苏格兰部队的礼貌方式穿着军服的锡福斯高地军人拥有他所在团的特殊识别标志,也是刚刚提供给执行占领任务的苏格兰部队的标识:黑色的苏格兰式便帽和麦肯兹格子呢的苏格兰方裙。漂白的37年版帆布腰带用锃亮的黄铜扣扣好,显眼的袜子和用白胶带粘好的护腿也让人眼前一亮。1942年版无纹作战服衬衫的左胸口袋上方是1939-45年战星勋章和法国-德国之星勋章的略章,前者是当时奖给各个战场上海外服役超过六个月的军人的,后者则是奖给参加了1944年-45年在西北欧各战役的军人的。左袖上方自上而下佩戴了团徽(一片麦肯兹格子呢)和第15步兵师的狂躁狮子形象的师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