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红星”--二战期间苏军的装具
钢盔
二战前,红军装备的是法国1916式亚德里安型头盔,这是一战期间法军使用的一种著名头盔,特点是顶部有一道明显的突起,下边缘较平。这种头盔一直到1941年战争爆发后,莫斯科被围期间在红场举行的那场著名的阅兵式中仍有它的身影。二战初期使用的主要头盔是1936式钢盔,它是在战前设计定型的,该型钢盔是1916式和一战瑞士头盔的结合体,特点是顶部仍有突起,但下边缘向外突起较大,有明显的护耳。1916式亚德里安型头盔和战前生产的1936式钢盔均为钢灰色,前面都漆有很大的红色空心五角星,有的中间缀有金属帽徽。战争爆发后生产的1936式钢盔统统漆成橄榄绿色,红五角星标记也被取消。苏军的1940式钢盔是和德军M35、美军M1齐名的著名二战头盔,该盔顶部为光滑的圆形,护耳部分不如1936式明显,但防弹性能有所提高,是战争中后期使用的主要钢盔。1940式钢盔外涂橄榄绿色,其中一部分漆有红星标记。战后,该型头盔为社会主义阵营所广泛采用,如今这种钢盔在朝鲜、蒙古以及从苏联分离出的部分前加盟共和国还有使用。此外,英国M1915头盔在苏德战争期间也有使用,它们都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剩余物资,主要用来装备民防部队和用于军事训练。
皮靴和皮鞋
苏军采用的靴、鞋有很多种类,既有军需工厂成批生产的统一制式产品,也有个人采购的手工制品。一般情况下保暖和防水性能更好的皮靴更受欢迎,而低帮皮鞋则较少使用。皮靴大多数为黑色和褐色,但也有其他颜色。按靴筒长度不同分为12英寸(30.5cm)以下的短筒靴和长达17英寸(43.2cm)的长筒靴,材质大多以铬鞣的牛皮为主,但军官皮靴则采用牛犊皮与羊皮。军官皮靴一般都是全皮的,军士与士兵的多是半皮,即下半部为皮制,上半部为漆布或人造革,战争后期还出现了全漆布的靴子。皮靴的款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马靴、高加索皮靴等式样。鞋底主要有橡胶底与皮底两种,实践中还有人将下发的皮靴换上德国军靴的鞋底或者是用轮胎自制的鞋底。冬季一般采用内衬羊毛的翻毛长筒靴或毡靴,并且有外形与大号套鞋一样的用厚毡做成的靴套,保护脚部在-30℃的严寒中不至于被冻坏。低帮皮鞋分为光面和翻毛两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援助的。战争初期,美、英等盟国曾根据协议向苏联运送了150万双皮靴和10 500吨制靴用皮革,后期又陆续送去700万双各式军靴。
法国1916式亚德里安型头盔
苏联红军的1936式钢盔
绑腿和裹脚布
绑腿是二战期间大部分国家军队仍在普遍使用的装具,当时机械化程度并不算高的苏联也不例外。绑腿不仅可以减少裤脚被灌木等羁绊或扯破的可能性,还可以减轻徒步行军时小腿部的肿胀,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当绷带或绳索使用。苏联红军所使用的绑腿比其他国家的要宽一些,材质有呢子和布料,多数都是利用裁剪军服的边角料加工而成的。
使用裹脚布也是苏联人所独有的习惯。它实际上就是一块略呈方形的棉布或绒布,按照一定的方法裹在脚上,再套上皮靴,据说比袜子更保暖,并且长途行军不会磨脚。值得说明的是,裹脚布在当时是作为一种军需品凭被服证发放的,并有夏季和冬季用之分,可见苏联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当然,红军的后勤工厂中也提供各种各样的羊毛袜和线袜,官兵们依个人喜好而自行选择使用。
其他
在1930型和1938型背包被淘汰后,除了杂物袋之外,红军官兵们用来携带零碎物品的一般都是一种叫做背囊的携行具。它实际上是个式样简单的卡其布或细帆布口袋,袋口穿有细绳,以便装满东西后可以把袋口扎起来,袋身有环扣以连接背带,行进时用手拎着绳头或将背囊背在背上。袋内放换洗衣物、盥洗用具和私人物品,有时还存放备用干粮和罐头,需要时钢盔也可以放进袋中携行。中下级军官一般使用带有斜挎带的皮制武装带,金属皮带头有五角星的标记;士官和士兵的武装带要窄小和简陋一些,而且大部分由帆布和合成材料制作,皮带头有些是经过改造的缴获德军的战利品。此外,与前期相比,步兵常用装具中还增加了挂在腰间的装弹鼓的帆布包。水壶和饭盒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装在背囊内或者拴在腰带上;冬季,水壶外面还有保温套。战争期间物资短缺,手提箱和背包、文件包的衬板都改成由胶合板制造。为节约资金,从1942年起,包括武装带和手枪套在内的大部分装具也改用廉价的帆布和人造革来制作,由于单纯的人造革制品在严寒气候中容易损坏,所以人造革总是和皮革、帆布等材料搭配使用。
胜利阅兵式上出现的1943式上将礼服
胜利阅兵式上坦克手的装束,是“胜利礼服”的一种
“胜利礼服”
苏联和其他盟国同心协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之后,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最终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6月24日,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以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当时参阅的官兵们身穿的就是著名的“胜利礼服”。这套礼服本是1943年定型的,是 1943型军服中的一部分,也是红军第一种正式礼服,但当时正处于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后勤工厂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物资储备来生产这种服装,所以没有正式装备全军,已制成下发的服装大部分也在战争中损失了,以至在筹备胜利阅兵式时,苏联总参谋部不得不紧急组织赶制了一万余套军服,供参阅的将领和官兵们穿着。除军需工厂外,还动员了当时莫斯科最好的一些服装店来加工。
1943型礼服继承了传统沙俄礼服的优点,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陆、空军元帅、将军礼服上衣为立领式样、双排12枚纽扣,除军需勤务外,其他勤务将军则为单排5枚纽扣,颜色都是“波浪蓝”,肩章底板颜色、图案、军兵种符号和军衔标记依兵种和级别各异;头戴有金、银线编织成饰带的大檐帽,帽墙和上衣的领口、袖口等处按等级用金、银线绣有不同的花纹;下穿马裤和长筒皮靴;腰间佩戴有金、银线绣饰的编织腰带。军帽、军服的镶边也依兵种不同而各异。对于双排12枚纽扣的礼服,勋、奖章戴在两排纽扣的正中和上衣右侧,元帅礼服还在领口处佩戴由贵重金属和钻石制成的特殊装饰品。其他样式的礼服,勋、奖章则按规定佩戴在左、右胸前。陆军官兵礼服上衣为立领式、单排5枚纽扣,颜色为棕绿色,下穿蓝色马裤,头戴有皮制饰带的大檐帽,腰扎褐色皮制武装带。空军礼服式样与陆军基本相同,但帽徽、长筒马靴有所不同。海军元帅、将军和军官礼服均为黑色,立领式,双排12枚纽扣,下穿散脚裤、皮鞋,戴白手套,大檐帽帽墙为黑色,帽瓦为白色,采用带有金属带扣的腰带,并挂有海军佩剑。海军士官、士兵礼服为传统的套头式水兵服、散脚裤式样,水兵服肩部标有其所属舰队的缩写字母,士官戴大檐帽,士兵戴水兵帽,佩用黑色皮革腰带、皮鞋和白手套。边防军除海巡部队外,官兵礼服上衣均为立领式、双排12 枚纽扣;大檐帽帽瓦为绿色,帽墙为黑色;下穿马裤和长筒马靴。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边防军校官、尉官礼服领章的图案为欧洲传统的节杖图案,校官的为两道节杖,看起来与德国国防军军官领章图案有些相似。边防军海巡部队礼服与海军礼服款式相同,不同之处是领章、袖口处的镶边颜色改成了边防军的绿色。
1945年6月24日上午10时许,当数万人的检阅部队身着崭新的1943型礼服、胸前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勋、奖章,以坚定的步伐冒雨通过红场时,雷鸣般的“乌拉” 声从会场响起,传向整个莫斯科,再通过电波传向苏联全境和全世界,苏联的骄傲和强大让整个世界感到震惊。1943型礼服也随之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被冠以“胜利礼服”的美称。不过在胜利阅兵式之前,这套礼服已有一次公开亮相,那是在1945年6月20日迎接首先将红旗插上纳粹国会大厦楼顶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某部战旗的仪式上,由莫斯科卫戍部队穿着。
当时受阅的部队并非全部都是穿着1943型礼服,如受阅的装甲兵方队的官兵穿着坦克兵工作服,骑兵方队则是戴着高筒帽、穿着哥萨克式骑兵大衣走过红场的。同时,参加检阅的步兵和炮兵方队大部分官兵都戴着1940式钢盔,而没有戴礼服军帽。但一般所称的“胜利礼服”也同样包括这些穿着。
结束语
战争结束后,苏联开始重建满目疮痍的国家,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军人们带着作为战争纪念品的军服陆续复员回到了家乡。这些军服在重建工作中大多数作为工作服来使用,质料较好的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经过重新染色和裁剪,改制成其他衣物,只有一小部分被它们的主人妥善收藏起来。而在仓库中保存的军服,除集中回收处理外,剩下的一部分则在战后拍摄的众多反映二战的影视作品中充当道具,并随着时间的消逝也逐渐损耗殆尽。时至今日,这些军服和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使用过的其他装具已成为欧洲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其价格自 1980年代以来已经翻了若干倍,这大概是它们当年在冰天雪地中奋战的主人们始料未及的。
但是在二战中建立并完善的苏式军服体系并未完全消失,战后苏联军队仍继承了这一服装体系并加以发展。在1990年苏联解体之前,军服的种类及军衔符号、徽章的样式基本上都和二战时期一脉相承。这种相似性在现在的俄罗斯军服上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苏联军服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本国,二战后建立的华约及大多数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武装力量,在军服、军衔的设计上都受到苏式军服的很大影响。我国建国初期所采用的55式军服及相应的军衔,在种类、式样上基本都采取了与苏联相同的模式。即使是到了今天,在朝鲜和越南这两个昔日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小兄弟”的军服上,仍能看出苏式军服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