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战例——象牙海岸行动:山西战俘营突袭(上)
由Ken Conboy撰写的题为“山西迷雾”一文中,主要是关于山西战俘营救任务,即象牙海岸行动的传奇故事。带着有关这次颇具争议的突袭行动的研究和出版材料,我联系了BTL的出版商,期
由Ken Conboy撰写的题为“山西迷雾”一文中,主要是关于山西战俘营救任务,即象牙海岸行动的传奇故事。
带着有关这次颇具争议的突袭行动的研究和出版材料,我联系了BTL的出版商,期望给出一种独特的视角说明这次行动何以被视为20世纪最大的一次敌后突袭。
熟悉“在飓风之眼”(Greg Walker著,常春藤图书1994年出版)的读者可能看到过其中一些材料,因为很多有关山西战俘营的内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1997年,笔者有机会在位于布拉格堡的陆军特种部队司令部待了几周。在此期间,我再次深入研究了象牙海岸行动,收集了来自可靠来源的其它的独家史实,进一步增强了有关这方面已出版的信息。
山西战俘营突袭行动彰显了杰出的个人勇气与奉献。同时也是长距离奔袭策划、准备和实施的典范。特种作战领域的人们都非常了解其中的诸多成功之处。唯独有关这次行动的不解之谜则是那些进入敌人核心地带并沉重打击了敌人、完成这次超凡突击行动的战士所策划的。
特种作战群,即SOG(学习和观察团)负责实施北越和南越以及柬埔寨、老挝的非常规作战,它由三个战区分部,即北部、中部和南部指挥部(Command & Control)。北部指挥部一直是其中最大的,其任务包括越境行动、战俘的追踪和尝试营救、特工网络和直接针对北越人的心理战。
SOG的第一次成功行动是“闪亮黄铜”(Shining Brass),行动指挥官是前“白星”(White Star)行动指挥官Arthur Simons上校(绰号“公牛”)。
1966年,Simons在SOG任职OP-35的指挥官,负责指挥所有涉及老挝、柬埔寨和北越的越境行动。退役将军Jac Singlaub回忆起60年代中期指挥SOG的Donald Blackburn准将(时任上校)的傲慢指挥风格。“Don调任SACSA之后,我在1966年接手SOG,那时Simons负责OP-35.”在指挥OP-35期间,跟随过Simons的有两位军官Dick Meadows和Elliot Sydnor,他们后来都被Simons亲自选中去带领小组在山西实施“忧郁男孩(Blueboy)”和“红酒(Redwine)”行动。
Blackburn在任职SOG指挥官之后,前往华盛顿特区担任反叛乱和特别行动的特别助理(SACSA,Special Assistant for Counterinsurgency and Special Acitivities),他对从MACV并经过太平洋战区司令部(CinPac)到达华盛顿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所有SOG行动有最终的审批权。长久以来那些研究山西突袭行动的人忽视了SOG-CCN指挥官/实施者与象牙海岸行动(山西)之间这种直接关联的重要性。而这可能是突袭行动综合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环,很快我们就会看到。
在1992年笔者与Jack Singlaub(退役)将军进行的一次访谈中,Singlaub将军介绍了在1968年晚些时候SOG发动的一次针对山西的突袭,时间大约在发起象牙海岸行动的一年半之前。OP-35在执行“强光(Bright Light)”任务期间发现了山西战俘营,这个任务的本意是营救位于老挝和北越可疑地点的战俘。类似的行动超过两百次,但是毫无收获。SOG的OP-34负责北越境内的潜逃网络,由联合人员搜救中心(Joint Personnel Recovery Centre,JPRC)指挥。两项任务都收集和更新了大量包括地面和敌人在内的复杂情报,并传递给MACV-SOG、SACSA,后来是JCS。前CCN侦察分队长及特种作战协会(Special Operation Association,SOA)创始人Jim Butler(绰号“大蛇”)在CCN的五年服役期间是一位“强光”行动的队长(“One-Zero”)。“我们的情报搜集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会进入北越,”他说道。“使用直升机从几处山顶起飞沿着老挝北部边境以躲避北越军(NVA)的雷达,对我们来说轻车熟路。只要愿意我们随时来去。”Butler在执行名为“重型吊钩”(Heavy Hook)的坠机飞行员搜集任务期间的代号是“大帽”。
后来,一位协助CCN执行过搜救任务的陆军直升机飞行员说到Butler,“我以前常常痛恨听到Jim在无线电里对我们窃窃私语。他会说“来抓我们啊”…,你懂的,他和他的小队就待在对他们虎视眈眈的北越军那里。跟着Butler是我经历过的最恐惧的飞行。“
Singlaub证实在他担任指挥官期间开始策划山西战俘营突袭行动。“…我尽最大努力回忆起来的是,我在行动结束之前就离开了SOG,”将军表示。接替Singlaub指挥SOG的Steve Cavanaugh上校下令终止了行动。理由是出于行动上的考虑而不是否定行动。现在,Singlaub相信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南越)官员方面的严重(情报)泄露可能在着手策划行动之前或者进入北越地面时就会使行动处于危险境地。
要知道关键是此时SOG早在1967年就研究了突袭山西的计划,还有行动细节和SOG-CCN最早期人员的参与,这些奠定了三年后发动象牙海岸行动的基础。
Singlaub相信SOG具备了能够成功担负山西突袭的人员和装备。持续训练和计划的秘密性会是SOG单位的最大挑战,因为SOG基本处于封闭状态,所有不足之处都基本接近掌控。“山西战俘营对于我们毫无秘密可言,”Singlaub将军证实。“在发动突袭(1970年)之前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掌握着战俘营的状况。”
在Benjamin E. Schemmer的研究专题(突袭,Avon在1976年出版)和“在飓风之眼”(Greg Walker著,常春藤图书1994年出版)中都详尽记载了象牙海岸行动的专门内容。在Schemmer有关山西战俘营突袭的报告和“在飓风之眼”一书第一版中没有提及的是在Simons从泰国乌隆发动行动之前是美国人领导的山西侦察任务。这是Ken Conboy令人困惑的故事中缺失的至关重要的部分,或许最重要之处在于它回答了那些不了解这次在突袭行动之前的北越渗透行动的人提出的疑问。
在Simons攻击山西战俘营之前的七十二小时里,CSM的Mark Gentry被告知取消了一次地球天使行动。地球天使行动人员都是身穿敌人制服的越南人,渗透到北越搜集情报。由于在远离敌人前线的后方行动,所以最常用的渗透方法就是高跳低开伞降,即HALO。当未被告知任何原因就取消任务时,Gentry的越南分队已经按计划降落到山西地区。1994年,Gentry说后来他得知取消原因是象牙海岸行动。
“在飓风之眼”一书中称为“Frank Capper”的Jim Butler是“巨蟒”侦察队队长,他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叫停地球天使任务是为了支持一支美国人领导的侦察行动。这个队伍包括三名CCN的队长、两名来自山西地区的北越投诚者(Kit Carson Scout)和一名CIA特工。小队从CCN的“重型吊钩”行动基地出发,沿着泰国边境。由于“重型吊钩”所使用的直升机配置了沉重的装备,所以行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小队租借了一架Simon预先准备使用的直升机抵达山西地区。
直升机在位于老挝隆城的CIA行动支援基地进行加油。然后利用CCN的一条航线潜入北越空域,过去几年多次类似的行动成功利用了这条航线。小队在距离山西战俘营几公里远的地方着陆,步行到达指定位置,从这里可以观察到战俘营以及距离监狱南侧450米远所说的“中学”。
据Butler回忆,带领小队进入山西的是Dale Dehnke中士。在他们停留期间,行动人员确认了由SR-71和无人机搜集的特定信息,以及此前来自当地居民和CIA抓获的北越士兵报告的情报。由于监狱围墙的原因,Dehnke的小队无法确定或否认战俘营是否存在美国战俘。不过,他们证实了监狱的北越军有规律的持续活动。当Dick Meadows的突击小队迫降在营地内时,突击队员遇到的就是这支守卫部队。
还可以确定的是北越军和中国军队出现在以前的学校内及周边,学校目前成为军事设施。根据对那晚参加突袭的Simons的直升机副驾驶独家访谈,这处设施在简报中被看作是对象牙海岸策划的进攻行动的一种威胁以及可能造成混乱的开始,“我们得知驻扎在中学的敌军离监狱非常近。”
飞行员方面的担心实际上有两个层面。他们主要担心就是两处设施的布局和结构极为相似,任何状况下都没准搞混。事实上,山西行动最终实施时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第二个担忧就是驻扎在学校的军事人员能够多快地调动部队来反击监狱的突击队员。两个地方相距450米(正负误差50米),步行或乘车几分钟就可以赶到。Dale Dehnke中士搜集的情报表明学校里的联合部队装备精良并配有车辆。
另外发现的情况是到了晚上,学校营地的士兵会将武器整齐堆放在院子里。不过当Simons的“绿叶”小队意外降落在现在已知的营房高墙外的时候,这点情报就毫无价值了。
在晚上撤离时,CCN侦察小队在着陆地发现并捕获了一只水牛牛犊。Butler是Dale Dehnke的密友,据他回忆,这一事件为SOG行动抹上了一笔幽默的传奇色彩。从Simons那租借的直升机将牛犊带到“重型吊钩”行动的出发基地,然后返回乌隆。这只牛犊成了这次行动的吉祥物,Butler上尉说后来它逐渐“长大并且很漂亮。”
有一个恶搞的传闻,据说因为在分配给这次行动的一架直升机上发现了牛粪,导致登陆的Simons的突击队员与前国务卿Henry Kissinger的关系搞僵了。因为除了突袭行动指挥部核心人员外根本没有人知道Dehnke带小队进入山西进行秘密侦察,所以负责调查指控行为的调查部门根本没有检查牛犊最后呆过的“重型吊钩”基地。
Dale Dehnke在1971年5月18日越南境内达克荣山谷的行动中阵亡。令人哭笑不得的是Dehnke中士原本要回家,但是自愿参加了新组建的侦察小队“阿拉斯加”(BTL 1996年5月/6月)要执行的“背带(Strap Hang)”任务。据Jim Butler回忆,他的好友认为在小队刚开始执行任务时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能力。更有特殊意味的是,迅速占领了侦察小队“阿拉斯加”的山顶位置的北越军队是由一名出色的中国顾问训练出来的部队之一。这些顾问与其他中国军事人员共同驻扎在山西的中学。
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训练和指导后来被CCN所称的“斩首”部队;目的是找到、追踪和消灭SOG侦察小队。
Jim Butler又回忆起这些新的北越军部队在1969年中期开始活动。“你完全不了解新出现的敌人的行动时间。一旦他们准确找到我们的位置,就会采用人海战术进攻。我是说一次有五十到六十人进攻,就是要迅速占领目标,投入所有人。他们根本不考虑自己的伤亡,就是要消灭侦察小队。
由中国顾问训练的斩首战术包括使用广泛的追踪和侦察人员组成的网络、加密的追踪暗号,一旦他们逃跑就要拿下,以及有效使用大约500人的营级规模部队。SOG侦察小队训练出色、纪律性强,每人都携带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得到武装直升机和救援支持。而由中国顾问训练的更大规模、拥有更多重型装备的北越部队出现在战场上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一旦我们在地面上处于危险境地,就要指望赶紧逃出这个鬼地方,”Butler回忆道。“我的队伍发现脱离接触的最佳方式就是当追踪者开火时朝他那里猛冲过去。太多的小队并没有这么做,最终被消灭。”
基于这个理念,显然,象牙海岸行动的普遍思路就是利用前CCN指挥官/行动人员分享的经验、情报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即便外国军事顾问投入到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交战,也要最大可能地确保突袭行动的成功。
“挡我者亡。” 出自Arhur Simons(公牛)
成功战例——象牙海岸行动:山西战俘营突袭(下)
http://www.junpin360.com/html/2015-05-16/4193.html
本文由战甲军品资料网翻译整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