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你想象中的认真 ——从军事和电影浅谈《战狼》
在《战狼》最初上映之际,笔者本着“国内电影看剧情,动作电影看海外”的习惯并没有对《战狼》有太大兴趣。但是随着网上越来越多人赞叹《战狼》是中国电影的“良心作品”,中国军
在《战狼》最初上映之际,笔者本着“国内电影看剧情,动作电影看海外”的习惯并没有对《战狼》有太大兴趣。但是随着网上越来越多人赞叹《战狼》是中国电影的“良心作品”,中国军事电影中的专业体现,秉着关心中国电影的心态笔者也很好奇《战狼》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现在就让我们分别从军事和电影的角度上一探究竟,这部电影是不是正如舆论中那样好。
为了避免有人批评没有给钱看就不应该随便评价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此贴上当日观影票据。
由于对军事方面比电影要熟悉,笔者就先挑军事方面分析了
武器方面
在电影里,除了解放军方面的武器和反派使用过的56式冲锋枪外,《战狼》大部分使用的武器道具多数为国产玩具枪,特别是国际刑警的杂兵就使用了大量不同型号的国产CQBR款玩具枪,某一镜头还能看到玩具枪上的特有标志。在国内枪械道具公司不算发达的今天,和有限的制作预算,使用玩具枪这一行为作为观众也可以谅解。由于国际刑警喽啰众出场时间极低,解放军常规部队直接是安排了军区的战士使用标准制式装备来演出,这两支部队的装备和武器就不作分析了。
隐约可见机匣上国产CQBR爱用的USMC标志
国产M26“柠檬”手雷模型
战狼:
战狼中队在武器设定上无论是考虑到弹药后勤的问题,还是电影上考虑保留“中国特色”的原因,依然使用如95式系列步枪/班机,88式狙击步枪,92式手枪的制式武器的设定还是比较合理的。而95步枪的改装化也体现了战狼中队本身的作为顶尖部队的特权,也合乎设定逻辑。
反派:
反派的小队使用的武器主要为首次出场的改装化56式冲锋枪,M134机枪,各款改装花AR15,M14步枪,MK43 MOD 0机枪和AT4火箭筒,副武器除了机枪手是1911外,其余基本是P226R(WE公司生产的玩具枪)。首先最多人发现的问题就是M134机枪了,这款整体重量过重,后坐力过大,射速极快而需要大量备用弹药的机枪,一般只会作为车载和机载的固定武器,并不适合单兵作战使用。而即使射手有足够的体能携带整个武器系统,在发射武器时也无法保证精度和准确的压制效果,更有可能误杀在场的人质。这款机枪更多也只是编剧为了满足某些观众对特殊武器的猎奇心态罢了。
红圈处为M134机枪手所在处,和被击毁警车和敏登刚好“三点成一线”
在反派小队的武器改装上效果也比较参差不齐。首先在第一次出场使用的56式冲锋枪上,为了突出改装化的特点道具组为其安装了一个红点镜。可惜夹具过高,完全不利于人机效果,导致演员也没有使用该镜瞄准。而狙击手使用的由M14改装的狙击步枪,也是出现夹具过高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下对于贴腮瞄准极为不便。而老猫所使用的国产CQ步枪(不太明白为何又特别为其安排一把真枪)上所配备的AN/PEQ15激光指示器,也属于美国禁止出口的制式装备,虽然不至于完全无法购买,但大费周折还不如直接购买民用代替品(如LDI的DBAL)。
瞄具过高CHRIS表示很无奈
过高的夹具导致狙击手所使用的步枪同样也难以贴腮射击(快慢机可以看出是M14素体)
老猫和他的CQ步枪,而且使用的还是20发弹匣,比较让人费解
个人装备方面
战狼:
电影中战狼中队的设定是“模拟外军”的精英部队,所以选用了不少解放军制式以外的装备。但可惜并没有构成亮点,而且搭配上还有不少误区。
在装具和头盔上,战狼选择了OPS CORE公司FAST CARBON HELMET(碳素头盔)和EAGLE公司的PLATE CARRIER(防弹板携具)仿制品。包具配置机枪手的背心设置了三个类似弹鼓包的包具,其余成员几乎都使用三联步枪弹匣包,杂物包,双联手枪弹匣包的固定配置(基本连位置都一样),即使身为狙击手使用88式狙击步枪的冷锋,却也是使用对应95式步枪的配置。全体成员也没有一线装备(first line gear)的概念,没有通讯电台和个人急救的配置,更没有医疗兵的配置。战术背心尺码过大,影响机动性。装备总体比常规解放军要新颖,但只在形式上,防弹板携行具不插防弹板,总体配置理念又没有利用模块化的便利和学习外军比较实用搭配习惯,也没有装备整理减少钩挂的概念(如将装备上过长的带子捆好,避免误挂植物),难以体现战狼中队本身模拟外军的先进性。而且在演戏里的攻坚任务中,使用没有防护功能和对应重量的装具和头盔,既不符合任务需求,在演戏中面对穿着了真盔真防弹衣的常规单位也有“作弊”的嫌疑。
仿制的FAST CARBON碳素头盔
配置基本一样的仿制防弹板携具,而且也没有插防弹板
机枪手的正面特写,使用了弹鼓包
手套方面战狼中队除了冷锋使用了BLACKHAWK SOLAG手套的仿制品外,其余成员基本使用OAKLEY SI系列手套仿制品。而OAKLEY SI手套的耐用性本身就不适合丛林任务使用,戏中的SI手套也有部分出现磨穿磨烂的现象,即使是真品的SI GLOVES也难以胜任需要经常摸爬滚打的丛林环境,反而冷锋选用的SOLAG手套就歪打正着,因为掌心全皮的原因而没有磨穿。
明显磨烂的仿制OAKLEY SI手套
使用仿制BLACKHAWK SOLAG手套的冷锋
耳机方面直接用了虚构的“蓝牙耳机”,没有PTT和电台。
在HALO方面的装备漏洞也很多。首先全员都没有佩戴高度表,作战背包在跳伞时也并不适合放在胸前,电影造型上更是生硬粗暴地直接把背包反背在胸前,在伞降时极容易松脱。正确的做法时使用具备伞降功能(JUMPABLE)的背包,或使用伞降装备打包带将背包捆绑后,用快解钩挂在伞具悬挂的金属环上,垂至双腿上,以方便达到特定高度时将装备包下放,然后解脱装备包。氧气瓶也不应该放在背包里,应该配合专用包具挂载在伞具悬挂的腰带上以方便调节开关。武器也不能直接垂直挂在背包上,如果不使用保护包而外露携带的话,则需要用胶带固定好弹匣,前后准星,火帽等部件,贴身挂于跳伞者身上,狙击步枪更要使用瞄具保护垫,以免落地损坏武器。
戏中的简陋HALO造型
HALO挂载装备包的正确方法
HALO正确的武器外露携带方式
反派小队
营救敏登:
在营救敏登一战中,反派各人的装备搭配尚算及格。在正面攻坚无需强调隐蔽的情况下,除了机枪手和狙击手外,其他人均穿着便服类低调化服装,使用胸挂作为弹药携具,机枪手使用大弹量压制而放弃防护避免影响机动性(除了使用M134这个大槽点以外。。。)。需要挑漏的是对抗有大量自动武器的多人数敌方时,正面攻坚的人员还是要保留一定程度的防护,和黑人反派完全就是淘宝模特般的存在。。。
丛林偷袭:
丛林一战里面的装备和上一场对抗的装备除了替换了迷彩作战服之外没有太大出入,但可以算是装备槽点最多的部分。首先以反派一号来老猫来说,在偷袭演习中的战狼中队的时候,电影设定估计想表达老猫为了偷袭上的机动性而选择轻装上阵。但是面对并没有实弹的敌方,老猫却穿上了防弹衣;孤身一人却不携带通讯系统,甚至是手枪的备用弹匣而当起了“一夹党”,这些行为无疑是本末倒置。而在后来对抗使用了实弹,带有全自动武器的联合部队,反而却又不见其之前穿着的防弹衣。
首次偷袭几乎空身的老猫,除了那件没有什么作用的防弹衣
丛林后期老猫的装备,反而没有了之前的防弹衣。演员倒是正确的使用了PTT进行通讯
其次就是机枪手,装备也极为南辕北辙。在丛林战里以少敌多的情况下一般都强调快速移动。反派机枪手居然穿着了一件对应攻坚任务的仿制CP GEN 1 CHASSIS ARMOR防弹背心,严重影响了自身机动性。而且背心也只是光板一件,也没有挂载任何机枪弹药,根本无法提供持续的火力压制。
配置和战术上都颇为“失职”的反派机枪手,背心最大的作用估计就是用来挂PTT
现实中公开日里的海豹部队成员,丛林环境下可装载大量弹药的机枪手携具比空有一件防弹衣要实际得多
其余的两位外籍演员也是继续走“淘宝模特”的形象路线,而且反派总体的装备配置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讯系统上虽然都配有耳机和PTT,但是除了机枪手和老猫以外,其余反派基本都没有对应的通讯电台,CHRIS COLLINS扮演的反派电台包也是空空如也。即使老猫和机枪手的电台型号也并不合理,分别是PRC152和PRC148。军用制式电台本身就很难从普通市场上采购,而普通商业品牌的军规对讲机也足以应付这类任务,雇佣兵根本没必要大费周折去弄制式电台。而几位反派使用6004款硬式枪套也并不适合丛林使用,体积上偏大在丛林环境下也更容易产生钩挂而阻碍行动。
左侧空空如也的电台包,注意CHRIS右肩佩戴了自己G1学院的贴章
使用了PRC148的反派机枪手,但并不见其耳机和PTT
使用了PRC152的老猫,而仔细看似乎PTT接口也没有接在电台上而直接塞进附包里了
总体来说,《战狼》引入了不少解放军制式以外的装备和武器,在中国电影里是算是比较少见,算是难得的地方之一。但是道具组对装备武器也没有系统性的理解,总体思路也只是停留在入门级生存游戏玩家的层面上。单纯采购电商平台上的“爆款”野战装备作为角色道具,和国内普遍的军事道具水平对比没有太大飞跃。武器和装备的使用逻辑也非常混乱,无法将实际战术意义融入到道具里,让电影效果更加严谨。不专业的道具理念也使武器装备这方面无法成为这部电影的亮点。
战术技巧
由于动作指导是由来自G1的教官CHRIS COLLINS担任,和吴京在拍摄之前在解放军军营的学习,在动作方面《战狼》融入了不少现代中外的战术技巧,也算是国内鲜见的一点。而同时参演的CHRIS本人也算是本色演出,无论是弹匣重装,武器切换,左右手互换等技巧都表现出相当好的战术素养。在邵副队长和CHRIS扮演的反派对射的过程也是本片为数不多处理得较好的片段,两人在武器切换的技巧也体现出西方和解放军之间不同的动作区别,战术和动作效果的糅合也不会过分生硬。
熟练进行左右换手的CHRIS
邵副队在手枪出枪的时候直接用手下压击锤达到待击状态
CHRIS表现出标准的手枪弹匣替换技巧
而不足的地方就是战术培训的效果也只停留在个别演员身上,像是反派机枪手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只会“兰博式扫射”的角色,完全没有办法体现机枪手该有的压制效果。“B组”的两位反派一直也只是一副落荒而逃的状态。即使吴京的角色到后期也没有完全保持战术素养,开始出现一些武打演员习惯上的动作。
“功夫小子”上身的感觉
而关于争议比较大的“踢后跟”问题,有人说实用有人说多余;有人说作用是上膛,有人说是使击锤处于待击状态。其实在片中空投更换实弹的片段中,有一个镜头是连长将新弹匣插入自己的手枪后,然后释放手枪滑架,解脱击锤待击再插回枪套。即使是有传闻说解放军有遇敌才能上膛的规定,在影片中这一细节至少说明电影里的队伍在面对实战的情况下并没有遵从这一规定,更不用说权限更自由的战狼中队在不延误战机的优先考虑下,更有理由选择上膛携行,所以冷锋踢后跟的做法更有可能是踢击锤。而即使是踢击锤问题也来了,因为92式手枪本身就是双动结构。虽然在双动状态下击发容易影响首发精度,但是在极近的距离下,完全可以无视首发精度直接击发而在速度上获得更大优势,根本无需多一个踢后跟的动作来延误时机。这些原因也导致这一动作过分卖弄标榜技巧,在动作效果上成为糅合不佳的例子。
手枪挂机后进行弹匣重装的连长,可确认手枪已经上膛
近距离将狙击手爆头的冷锋,实际上这种伸长手臂将武器送到对手面前的做法极容易被夺枪
至于这个动作也并非我国首创,俄罗斯军队在早年已经有练习此技巧。而即使我军不同的军区也有出现过“踢后跟”和利用滑架惯性单手上膛的技巧,最终还是因为训练复杂而并没有普及。而且即使再实用角度来说,这两种两种看似酷炫的上膛效果,本身也有姿势(跪姿,卧姿)和空间(狭小空间内)的限制,实用效果和普及容易度远不如使用滑架钩刮腰带的单手上膛技巧,所以不必因训练难度和视角效果而过分崇拜“踢后跟”。
通过钩刮腰带来单手上膛的技巧,在我军部分军区也有学习运用
总结来说,在战术方面《战狼》所呈现的问题和武器方面大致相同:战术技巧没有办法很好地落实到全片之中;战术上的逻辑也颇为空乏,能体现的战术也只是在个人技巧上,对于部署上也没有任何的战术体现(无论是袭击车队和丛林撤离基本都是送死的做法),既不严谨,也难成亮点。
虽然在军事方面《战狼》并无过多可取之处,但是军事始终只是背景题材,道具的重要性也不可能超越电影本身,所以评价一部电影,我们更应该从电影的角度出发。而《战狼》成功之处是在于在我国现代军旅电影长期的空档期中重新拍摄了这一题材的电影,那电影究竟拍得如何呢?
从演技上来说,全局戏份估计也集中在了主角“冷锋身上”。然而吴京依然继承着他最大的演艺缺点:没有演技。无论是在戏中耍贫卖狠还是挑衅对手,吴京的演出似乎都是过度演出的感觉,没办法把握尺度。电影前5分钟穿常服的稳重形象完全被之后完全HOLD不住的演技拖垮。而且在动作上,又几乎又是“武打明星模式-ON”的本色演出,把一些像翻滚、躲避、中枪等动作完全按演功夫片的方式表现出来。比起军人,主角看上去更像一个动作明星。
看到这,我只有一个念头:吴京果然还是没忍住要装。。。
销魂的中枪效果
花俏的出刀动作又过于卖弄,反而又不如反派老猫来得干净利落
至于电影中冷锋的形象,如果说刻板、墨守成规、缺乏人性是老一套脸谱化的军人形象,那么冷锋就是脸谱化的另一个极端—人物过度轻浮。电影对主角的塑造并没有走高大全路线,但是在人物世俗化上又变得用力过度导致粗俗化,反倒成了另一种脸谱化,让人觉得冷锋行为幼稚,完全不懂得节制:剧中多次出现对上级龙小云的调侃,看似想成为电影的笑点,却是很糟糕的一笔。龙小云既是冷锋的上级,更是在冷锋军人生涯中遭遇重大危机时拉他一把的救星。可是帮完冷锋没两天,在演习出动的时候冷锋就自以为是的说了一句“这种女人就是缺我这样的男人征服”,既不尊重上级,又是对自己的恩人不敬,更难以让人不向“直男癌”联想。
其次就是冷锋缺乏军人本该有的团队意识,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他配一个狙击手本该有的观察员,到中后期基本靠夸张的个人能力,顶着光环一个人杀下去,军人本身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也难以体现。而即使是个人能力上来说,也只是将能力不合理地夸大化,完全也没有任何根据和成长过程。在冷锋身上的,更多的让人感受到的只是一个穿着军装,仗着天赋而目中无人的莽夫而已。而看不到一个真正战士所具备的自律和责任感,看不到一个成熟男人该有的谦逊和稳重,就连领便当的分队长也比冷锋更具备军人的品格。除了耍帅,耍狠和粗俗,很难让人看到冷锋这个形象还剩下什么。
想想你快要丢掉工作的时候有位女老板给你重新找份好差事的时候,你上班第一天就对女老板说这么一句话,人家不让你滚蛋似乎很为难啊。。。
到最后,从不讲求团队合作的军人单凭着个人能力横扫反派,那张毫不收敛的嘴居然也赢得了精英女上司爱情上的青睐。电影一味盲目堆砌其个人外在能力,而完全忽略军人本身内在品格的人物设定,无疑只是利用“狙击手”,“武艺高超”,“个性不驯”这些个人英雄主义的标签来过分迎合观众对军人的幻想,而不是塑造真正军人的形象。角色性格单纯地向观众献媚,而忽略人物个性本身的合理化,完全让角色沦为有如“我单干,我嘴欠,可我是个好战士”的中二式媚俗形象。
鉴婊达人艾薇儿表示:我抽烟,我喝酒,可我是个好姑娘
而其他角色给人的感觉也很糟糕,余男所扮演的中队长几乎黑脸演完全程,角色作用也变成为了体现冷锋的调侃属性和最终被冷锋用征服的道具而已,完全被物化而没有任何个性。倪大红饰演的反派头目估计电影本来想体现出一个跨国犯罪首脑的冷酷气质,可惜完全被那堆乱颤还要慢镜特写的赘肉,和老是灭自己人威风长对手志气的台词给毁掉。反派机枪手身材足够高大,可惜战术和能力上没有任何表现,最后也只是功夫片里作为被吊打的“西洋力士”般的符号类人物。两位操着地方口音的战友,更是无时无刻地耍嘴皮,在还没结束演习的时候已经毫无警惕般的大声唱起了小曲,又显得格外聒噪。就连本来从军多年的旅长,在冷锋对龙小云“有男朋友吗”的调情时,作为军衔更高的领导没有适当打住反而也瞎凑热闹起来,既不符合军队本身的严肃性,也让剧情违和了起来。反倒是快速便当的分队长,在恋家和照顾战友的细节上倒是体现出一个接地气的军人形象。
赘肉黯然乱颤的敏登
我知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可是你这种语气也太打击自己人士气了吧?
大头兵不懂事乱说话就算了,你们两位坐指挥室的领导还跟他一起瞎闹真的大丈夫?
还没脱离演习就一路高歌的战狼小分队,还是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电影的中心主旨又毫无存在感,本身值得发扬的爱国主义反而成为了最生硬的“植入广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两次插入显得非常生硬突兀,没办法衔接到台词里。而实际剧情里,也体现不出“虽远必诛”的实际表现。冷锋本身参军的原因也看不出是因为爱国。“中国童子军”的嘲讽似乎又刻意模仿老一代功夫片“东亚病夫”的牌匾;强壮又轻蔑,最后还是要被身材不占优势的中国人击败的无脑“西洋力士”,同样也是老式功夫片脸谱化对手;所谓的基因武器的逻辑更是散发着“被害妄想症”的气息。当年国家在国际地位还处于劣势,华人不被认可的情况下,《精武门》等电影的确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成为了经典佳作。但是在国力强大乃至被视为威胁的今天,这种依然将自身摆在被蔑视位置的心态,来挑起观众的民族情绪的做法,放到当今电影题材无疑显得既幼稚又小气,也更难传达深层次的爱国意义,今天的爱国已经不在是当年出一口恶气这么简单。
看国旗章原地回血,牵强得连说教都不算得表现手法
牌匾式挑衅,电台都不带的雇佣兵却为了写大字而带喷漆,看来对解放军是真爱
对决西洋力士,是否似曾相识?
在动作场面方面对比吴京本身的作品也没有太的进步。尽管电影尝试将一些现代流行的战术技巧糅合到动作场面上,但是在镜头上的运用也比较单调,战术技巧的体现也不多,难以有较好的欣赏性。丛林战似乎又在参考96版《飞虎(First option)》。过分衬托主角的战斗能力而设的各种不合理的战斗场景,也让人有抄袭80年代诸如《独闯龙潭(Commando)》和《第一滴血》系列动作片的感觉,难以体现军人团队作战的特点。
在有了之前CHRIS和邵副队对射的片段之后,再用同样的表现方式明显就很鸡肋了
身中多枪依然健步如飞,战力不减,要知道即使兰博三部曲里主角也要及时治疗才能继续战斗
冷锋一共触发了包括了阔剑,进攻手雷的5个诡雷而毫发无损,而之前一个地雷就放倒了一个解放军小队,就算主角光环也留点节操好么。
总的来说,结合足够短的剧情和长时间的打斗,《战狼》并不会给人一个很差的观影感受,但将70,80年代中国功夫电影的民族元素,加上80年代好莱坞动作片惯用的套路,这种拿来主义只会让电影过于空乏,毫无新意。地摊文学的编剧,完全只为主角个人能力服务的剧情和配角设定,使电影处处都呈现出合理性的失衡。中二式的主角很难跟军人对得上号,空洞的口号也难以有爱国主义的体现。过于混乱的军事设定和道具甚至也很难定义这部电影属于军事题材。综合这些缺点,《战狼》给人的感觉更多是制作粗糙,难以体现舆论所说吴京的“认真”。
不过,吴京本身对军人的武侠想法必然导致他和“军事奇幻小说作家”和“入门生存游戏玩家道具组”的合作,也正好迎合了某部分观众对军人超于现实的幻想。这部电影也刚好满足了大部分观众最原始不需思考的观影需求:民族情绪上的“爱国主义”;足够长时间的激烈打斗;最后抱得美人归的“意淫结局”。
至于某部分人所说的《战狼》本身是赔钱电影的说法其实也十分不正确。在中国市场,真正赚不了大钱的,只会是没有足够资本搞营销的电影,如上一年的《绣春刀》;又或者单纯讲剧情而难以和动作电影争排片率的电影,如近期的《闯入者》。而《战狼》票房的成功也证明,在中国“军迷情怀”和“民族情绪牌”永远不缺市场。可惜即使《战狼》在中国现代军旅电影贫乏的今天,在同类型片中作出的改变也只是“从无到有”,并无过大进步。以吴京本身的风格,我并不寄望《战狼2》能够有多大突破,只能寄望于《战狼》在商业上的成功,能让更多有能力的中国导演,去注意到现代题材的军旅电影在中国的市场,在竞争中孕育出越来越优秀的现代军旅电影。
或许依然有不少人觉得《战狼》是部看了很爽的电影,但要说这部电影是不是部好电影?还是用回电影中冷锋的台词:
本文战甲军品资料网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