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背景资料 > 新闻资料
  1. 内容

一万四千张照片,为你解谜美国大兵的吃穿住用都是怎么来的

导语:最近我们挖到一份很有趣的资料:一万四千多张美国陆军NATICK实验室解密的照片,拍摄时间的跨度从1960年代到1999年。身为一群收藏研究美军装具装备的“尼龙呆子”们(Nylon Ne

本文作者:Beta-TNT

出处:Gear-Illustration

原文地址:http://www.g-cores.com/articles/26791

导语:最近我们挖到一份很有趣的资料:一万四千多张美国陆军NATICK实验室解密的照片,拍摄时间的跨度从1960年代到1999年。身为一群收藏研究美军装具装备的“尼龙呆子”们(Nylon Nerds,我们给自己下的定义),挖到这样一份宝贵资料自然是欣喜若狂。不仅如此,整理过后我们发现,除了那些可能只有我们会感兴趣的内容外,这些照片资料里还有一些其他好玩的东西,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NATICK实验室是个啥?

315d3928-6acb-48ed-9197-e55347f010c6_watermark[1].jpg

在正式开始内容之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照片的作者:美国陆军Natick实验室(U.S. Army Natick Laboratories,以下简称为Natick实验室/纳提克实验室)。

Natick实验室成立于1953年,隶属于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U.S. Army Material Command)下属的研发和工程司令部(U.S. Arm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Command,USARDECOM)。因总部设立于马萨诸塞州纳提克市而得名。

e941219c-9db8-40df-a73e-2aeb00467f83_watermark[1].jpg

纳提克市周边交通图,Natick实验室位于地图中心位置


37e27681-6aca-4502-bdfa-b280e79604a9_watermark[1].jpg

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的标徽


Natick实验室的前身军需研究所(Quartermaster Research Facility)于二战之后的1949年10月由国会批准设立,1952年11月破土动工,次年修建完成。一年后,军需研究所更名为军需研发中心(Quartermas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1957年再次更名为军需研究和工程司令部(Quartermaster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mand)。

c06180e5-575c-4d22-b7b0-ec2c2cfbc83b_watermark[1].jpg

纳提克士兵研发中心的旧版LOGO

1962年,军需研究和工程司令部正式划归陆军装备司令部管辖,同年11月,军需研究和工程司令部更名为纳提克实验室(Natick Laboratories)。而后几经更名和编制变动,现在的纳提克实验室的正式名称叫美国陆军纳提克士兵研发和工程中心(U.S. Army Natick Soldie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Center,但这名字太长了,下文仍然继续使用“纳提克实验室”这个名称)。

c79bb5eb-3373-4622-b1da-cecfe2d2ee02_watermark[1].png

纳提克士兵研发中心的新版LOGO,仔细看你会发现,剪影士兵手持的M16步枪和头戴的M1钢盔已经换成M4A1卡宾枪和ACH凯夫拉头盔了


纳提克实验室主要职能,是负责研发直接与士兵作战和生活相关的非武器类的各种东西,包括军服、单兵装具、防弹衣、头盔、野战食品、军用烹饪和炊事装备、伞降和空投用装备等。如果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航空军迷心目中的圣地、莱茵金属公司是坦克迷的“圣城”,那纳提克实验室大概就是我等美军装具装备研究和收藏玩家的“耶路撒冷”了。

虽然纳提克实验室隶属于美国陆军,但其客户并非仅限于美国陆军,也接受来自其他军兵种的装备研发需求。有趣的是,纳提克实验室虽然是军方的研究机构,但其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平民雇员而非军人。它和军方的关系类似于“Q博士”和“007”的关系。

当然了,美军也并非只有纳提克实验室一个研发单兵装备的机构,各个军兵种都有职能相似的实验室或研发机构。但纳提克实验室无疑是其中最知名、产品应用范围最广的。美军配发使用的各军种通用的单兵装备,绝大多数都出自纳提克实验室。

d70133ec-745a-43b3-bd7c-ee29cb7e459c_watermark[1].jpg

将军队不同单位的需求转化成实物产品,这张宣传画很好地体现了NATICK实验室的作用


Natick实验室主要分为这几个部门:

  • 航空机械工程实验室(AMEL,Ae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 食品科学实验室(FSL,Food Sciences Laboratory);

  • 食品工程实验室(FEL,Food Engineering Laboratory);

  • 被装和材料工程实验室(CEMEL,Cloth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Laboratory)。

854b9dc3-e945-4993-8682-047372301306_watermark[1].jpg

Natick下属的研发实验室组织结构


下文将按照这些不同的实验室,挑选一些有趣的内容分享给各位。

关于照片

这些照片虽然量很大,但实际整理发现大多都是同一件物品同一个角度的多张照片,以及黑白和彩色版本。所以实际有效的数量大概只有几分之一。另外这些照片的相关信息只有一个标题和拍摄时间。我只能多搜集一些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航空机械工程实验室(Ae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35166687-e592-4c6c-ab1b-f2b1cd3d6e4a_watermark[1].jpg

AMEL实验室的宣传照片


顾名思义,这个实验室主要研发和航空相关的装备,具体来说就是各种和空投、伞降相关的装备。

14962caf-8ef8-4d4d-a271-ddd09a5c0fb8_watermark[1].jpg


98b88358-ccf0-43f5-b1d7-63c5d2b00ceb_watermark[1].jpg

d2b9efdc-8fe9-4588-a263-1aa1a573ee70_watermark[1].jpg

612c02ab-2b83-4cee-873f-4486e53c5d50_watermark[1].jpg

b37c25ec-59db-435e-b709-8ca3d4221e89_watermark[1].jpg

7ad2f7d8-1b94-4bb0-919b-e73a4faeed36_watermark[1].jpg

b6756a31-2815-4690-9b75-0d894ca5fe2e_watermark[1].jpg

cf077e28-76ee-4ed2-b96e-a2002a04a327_watermark[1].jpg

8097b299-517d-4824-8d30-5cb3709185fd_watermark[1].jpg

77a42e74-5518-417b-b61a-28494670df71_watermark[1].jpg

aef9e81b-3e29-41e7-9711-7e05ba9211f0_watermark[1].jpg

efdc1d27-e260-49fa-90db-8965e33e9c89_watermark[1].jpg

7d3083a6-6a4f-49e9-aaa3-48b537f94a79_watermark[1].jpg

564dffc0-6eff-44a7-9d53-11c6b408c051_watermark[1].jpg

d8a01c57-cfe9-4d73-8b94-165b2907a643_watermark[1].jpg

d7df0ceb-047e-4581-8729-960784e1f74c_watermark[1].jpg

f09a8984-912e-4cbe-9f11-d170f90c8653_watermark[1].jpg

1aed2dd2-99b7-4254-af3e-8da7430844b6_watermark[1].jpg

25080c67-49d4-4f37-b58a-2da5d15767ec_watermark[1].jpg

da826978-1400-4cc6-9e8f-13364abff973_watermark[1].jpg

940ccad1-485c-45d7-9886-f27442aeab17_watermark[1].jpg

空投点辅助标示系统(Drop Zone Assembly Aids System,DZAAS)施放过程。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富尔顿回收系统,但这个气球比富尔顿小很多。注意其中有一步是在上面挂一个SDU-5/E闪光求生灯作为夜间标志。照片拍摄于1982年8月

bf9aaf62-eb4c-441c-a724-b425ca872fa2_watermark[1].jpg

超高空空投系统示意图(1978年)

763feb0f-f927-4af7-98ab-f69b7e98d6fd_watermark[1].jpg

b75355f9-6eda-4a96-8c3d-b5d32e3b3fc6_watermark[1].jpg

270fbb0e-42bf-4edb-a154-3aa6e179cde0_watermark[1].jpg

a6c53a57-e89e-4ef7-a448-740b3f3a3a51_watermark[1].jpg

230a0e64-da0a-40fd-81d4-df5047ace701_watermark[1].jpg

2766a59f-7080-47a5-80b0-00077101af31_watermark[1].jpg

359d1f41-6857-4e63-b69c-07cb71c8d8c2_watermark[1].jpg

伞降携带FIM-92“毒刺”防空导弹和AT4火箭的抗冲击携行具。这玩意是要在跳伞落地之前先扔到地上的(1987年)

军事自由跳伞(Military Free-Fall Parachute Jumping,指的是跳伞人员自行决定开伞高度的伞降行动,大家熟知的高跳低开/HALO就是MFF的一种)装备(1984年)

除此之外,AMEL还承担了很多帐篷类装备的研发工作,比如野战卫生所和野战淋浴房。以及一些奇怪的东西……

1cd74cc5-7d33-4802-be37-ecf5b0504628_watermark[1].jpg

7a770980-fd17-46aa-8c82-c0e1e6051421_watermark[1].jpg

eab20318-68f7-4a8d-9222-fc5070611737_watermark[1].jpg

大型充气帐篷(1974年)

六边形帐篷

模块化大型帐篷,其中放置的比例模型看着很有趣(1978年)

2e229907-c861-4f84-be33-47d16cd67b93_watermark[1].jpg

空运用的……棺材,对,棺材(1986年)

尼龙尸体袋


这玩意我多说一句,棺材套件里最里的两层东西,塑料尸袋和尼龙尸袋我还真有(1984年合同号)

食品实验室(Food Laboratories)

497589f0-99a7-49b1-a743-230486f6cd27_watermark[1].jpg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吃饭问题一直都是各国军队保障部门首要解决的大事。良好的伙食是战斗力和士气的重要保证。而纳提克实验室的食品实验室研究的,正是前线士兵的吃饭问题。

食品实验室是前文食品科学实验室和食品工程实验室的统称,研究军用食品和烹饪炊事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营养学、食品包装技术、压缩和耐储技术、烹饪技术以及各种炊事和烹饪装备的设计和研发等。产品包括各种野战食品、罐头、压缩食品、野战炊事装备等。

食品实验室的一个主要职能是研究食品长时间贮藏工艺,比如冻干脱水、压缩、射线照射等。

b857ea49-5c7f-4a52-a8ed-65a1e958bcfa_watermark[1].jpg

玉米,压缩比1:4


几种常见素食食材压缩工艺和冻干工艺对比,1969年

当然了,光压缩完还不算,最后还得能还原才行。我挺好奇一点就是这种压缩工艺是如何保留食材的原有口感的。

a24d1642-bfdb-444f-a621-d79a5d85cabf_watermark[1].jpg

几种压缩蔬菜加水复原

经过射线照射过(照射计量150000拉德)的橙子和没照射过的对比,在华氏45度(摄氏7.2度)条件存放70天,不知道是伽马射线还是X射线

食品实验室另一个主要工作是研发紧急食品和野战食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产品,我想莫过于MRE(Meal, Ready-to-Eat)单兵野战口粮了。关于MRE的吐槽和传闻我想稍微关注一点军事的朋友都有所耳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拥有24种不同菜单、保质期长达五年*、可以满足包括素食主义者和伊斯兰教徒在内不同饮食偏好和宗教习惯的野战口粮的确称得上是一件成功的产品,并在可预计的未来仍将继续为前线的美军士兵提供方便快捷的餐食。

*在10摄氏度条件下

纳提克实验室调研过的几种非本国的军用食品,其中竟然还有中国产的豆腐粉和油茶面,不知道是什么渠道搞到的(1991年和1974年)

MRE的前身,越战期间著名的C口粮(“C砖”)(1970年)


土豆丁炖火腿


几种MRE食品的两年期储藏测试,不知道这种以“年”为单位的实验除了用时间包袱皮之外有没有什么加快速度的办法(1993年)

1号菜单


几种早期的MRE,最初仍然采用纸盒外包装(1975年)

80年代改为深棕色密封塑料袋包装(1981年)


90年代初MRE换新包装时的三种备选方案,最后选中的是浅色的版本(1994年)


应该是接收了作为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MRE食品的孩子们,看看他们收到这些“美味”笑得多开心


几年前在某宝看到的商品评论,对不起我笑点又低了


包装正面


六年前笔者曾经吃过一包8号菜单的MRE

除了MRE,食品实验室还研发过紧急食品。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照片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宇航食品,不知道是否真的都是纳提克实验室研发的。

这配的烟还是好彩


弃船后用的紧急食品,包装上写着每天配额是一包食物两支香烟。但我总觉得这一包全是糖果呢……照片拍摄于1970年

阿波罗8号的圣诞晚餐

阿波罗载人飞船使用的太空食品(1969年)

宇航员在太空上喝的可乐(1986年)


除了食品本身,食品实验室还负责研发军用炊事装备和食堂设备。

架设野战厨房帐篷


野战食堂从架设到开饭的全过程,1982年

特别有复古科幻范儿的食品自动贩卖机,全不锈钢的机身非常有作为太空时代鼎盛时期的年代感,照片拍摄于1979年4月

8d544c6e-c04f-43f8-b300-73155e203192_watermark[1].jpg

882f25de-6715-46be-812d-ae11e6cf6dc5_watermark[1].jpg

上面那台售货机卖的食物。不得不说比我预计的卖相好太多了。原本我以为这机器无论点什么,出来都是一个看不出是啥的坨坨,或者一碗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粥之类的。照片同样拍摄于1979年4月

说句题外话。虽然不知道这台食品贩卖机最后有没有投入实际使用,但在日本却已普及了带加热功能的食品贩卖机。去年年初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在寒风凛冽的火车站台上,这种贩卖热食的贩卖机数次挽救了我冻僵的腮帮子。

日本街头贩卖热食的自动贩卖机,照片来自网络

似乎是用于管理舰上烹饪设备的IT系统,WIN 3.X的界面看上去有种莫名的亲切感,照片拍摄于1993年

翻着翻着,有一张图成功的引起的我的注意……

Food Service System???这真的是要用巡航导弹送吃的么???

亏得我多留了个心眼,用标题搜了一下,结果在DTIC上搜到一份解密了的文档。

原来这个Food Service System指的是专为巡航导弹部队设计的饮食保障系统,实物是一台载有厨房设备的卡车。

这才是那个“Food Service System“的正体


顺带说一下,美军有着良好的文档解密公开机制。在DTIC上几乎能查阅和下载任何已经解密对公众开放的文档。甚至可以找到5th SFG(”绿色贝雷帽“)在越战期间的详细行动报告,精确到天那种。

被装和材料工程实验室(Cloth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Laboratory)。

如果各位记性不差,也许记得在之前我写过的聊聊军服与历史(三):美军篇(上)里,CEMEL这个名字曾经在一张图片里出现过一次。被装和材料工程实验室大概是我们作为军品玩家最为关注的实验室,因为我们所收藏的东西大部分品类:作战装具、军服、制服、头盔、护甲和化学防护装备等均出自这个实验室。

b42d737b-fb37-4a0c-87a7-4f7b6db77b09_watermark[1].jpg

1979年设计的一种迷彩,现在看上去颇有前瞻性

c83212e8-7d32-424a-8f7b-cc5878597cc0_watermark[1].jpg

实战永远是检验装备最好也是唯一的途经,而经过实战检验的装备也永远都是装备研发人员最宝贵的财富。这些PASGT头盔都是参加过1989年巴拿马“正当防卫”(Operation Just Cause)行动的,使用者所属单位、姓名、受到的攻击类别以及佩戴者是否生还都写在卡片上了(1990年)

9a610744-f3a9-4a72-a528-30222eed7ba3_watermark[1].jpg

护甲穿着舒适度测试。测试人员身穿的蓝色马甲里遍布压力传感器,用于量化测试穿着护甲之后的舒适度(1977年)

试验型三沙/四丛迷彩双面作战服,这种作战服并未量产(1993年)


a3c59877-b5fe-488a-907f-7ac9489bf245_watermark[1].jpg

2e769a8e-86c5-44d0-94bb-370f7b605e3a_watermark[1].jpg

环境防护服的配套微气候冷却器,可以理解为随身空调。1984年

几种防激光和防闪光的护目镜,1971年

某种试验型坦克盔,为了防止风镜在头盔上滑动特意设计了一个寿星佬的大奔儿头。还好这设计最后没被采用,不然美帝的坦克兵非得让人笑话死(1980年)

测量和设计头盔尺码使用的工具,看着很像神经外科手术用的定位装置(1973年)

一种试验型作战靴,能留下光脚脚印以迷惑敌人,照片拍摄于1979年

内穿式隐形凯夫拉防弹衣的演示,第二张照片很有老谍战片的FEEL。照片拍摄于1974年4月16日

环境模拟测试车间远景


为了测试装备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纳提克实验室设有一个专门的环境模拟测试车间,可模拟多种不同的气候环境

除了作战装备,CEMEL还负责设计研发日常工作穿着的制服,包括常服、礼服、配套的帽子以及附属

9ccd4afa-404d-4a6b-b444-f555f3225aab_watermark[1].jpg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常服上衣裁片设计(1978年)

军用女式手袋。不用怀疑,这东西真的存在。配发给在机关工作的女性文员军人。虽然照片是1977年拍的,但实际一直到现在配发的款式都是这个

02b74712-8d2f-49a1-a67d-91288643beb7_watermark[1].jpg

一些不同的男士和女士制服设计

其他内容

除了直接和技术相关的内容之外,这些照片里还有一些Natick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照片,也很有意思。

749649f6-dd2d-46e7-89b6-e9987e3c6b92_watermark[1].jpg

da4dcbda-8fe0-4877-9f0e-1ec787917e1c_watermark[1].jpg

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照片拍摄于1985年

0947c1fa-2ab2-4659-8ed0-596fce103cfe_watermark[1].jpg

d6bc25d2-1706-4445-bf5f-f542b1f6d349_watermark[1].jpg

5eb9b6ef-918a-4627-ae15-2ad25f2a6dbb_watermark[1].jpg

691d0fa4-af0a-4ebf-8949-37afd1659529_watermark[1].jpg

edbd6288-255a-45d7-844a-f4ce3edfef08_watermark[1].jpg

c88da04b-1a6e-49ab-a3b6-adefe03921c0_watermark[1].jpg

3292de4d-54a7-44c6-91d9-27ab3d939c48_watermark[1].jpg

实验室的数据和计算中心,当时用的还是磁带存储以及UNIVAC计算机系统,1983年

1994年8月25日,纳提克实验室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

又是一张颇有复古科幻风格的图片。图中士兵身穿全身式环境防护服。坦克、战机和卫星代表着不同的作战环境。照片拍摄时间未知


手持M16步枪、头戴M1钢盔的士兵逆光照片。NATICK实验室的士兵剪影LOGO图案的出处,意在为基层士兵提供更好的装备


研发成果展示,真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看看

员工餐厅、自营酒吧和酒水专卖店

出于不明目的拍摄的一张印有裸体大妞的帆布鞋,照片名称还特意标明了“不要印出来”(don't print),拍摄于1977年4月8日

后记

这些照片的下载和整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后总共写了至少5个脚本用于下载、重命名、补充信息和分类。中间关于文件摘要信息相关的功能还被微软的API坑了一把。断断续续前后总共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全部搞定。

但程序工作结束之后,还是需要靠人手工分拣。程序最后把一万四千多张照片合并成了四千多个小分类,每个小分类是对同一件物品拍摄的照片。不仅需要在分类内去重,还需要将各个小分类合并成更大的分类。这个活儿到现在也没做完。

另外比较遗憾的一点,是这些照片都是800像素高的低分辨率版。并不是资料库没提供高清图片,而是因为网页上大图是用HTML5画在页面的CANVAS上,对于这玩意目前我还没有批量采集的办法。

另外前文也说了,NATICK实验室下属四个部门有俩是和“吃”有关的的。不仅是研究野战食品和紧急食品,还研究军用炊事装备以及烹饪工艺。所以这一万多张照片随便点开一个,多半都是吃的,这就使得在大半夜整理这些照片的工作变得格外虐心,放几张图你们感受一下……

最后,我估计肯定会有人好奇开头说的“只有我们会感兴趣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那就放几段当时研究这堆照片时G.I.群内的聊天记录和微博大家感受一下,看完你们大概就明白为啥这次不介绍这些内容了……

参考资料:

  1. The U.S. Army Natick Soldier Research, Development & Engineering Center

  2. U.S. Army Natick Soldier Systems Center (NSSC)

  3. United States Army Natick Soldie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Center

  4. United States Army Soldier Systems Center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 评论
2人参与,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2017年10月3日 11:21 [重庆市网友]

好全啊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1条评论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