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经典,美军二战M43作战夹克
简单说说M43夹克首先,问一个问题:提到“二战美军”时,您的脑海里勾勒出来的是怎么一个形象?M1钢盔?“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的,这些毫无疑问,但身上的军服呢?此时您就可能同时想到几
简单说说M43夹克
首先,问一个问题:提到“二战美军”时,您的脑海里勾勒出来的是怎么一个形象?M1钢盔?“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的,这些毫无疑问,但身上的军服呢?此时您就可能同时想到几个冲突的形象了。这点并不奇怪,比起德军由始至终的“原野灰”上衣,美军的作战服在战争期间出现过数次变动。
1941年前,美军仍在使用一战期间定型的英式“飞碟盔”和四口袋“Wool Tunic”毛呢作战服,这与《凡尔赛和约》后的美国政府一直秉承孤立主义的因素不无关系:美国的主流氛围认为国家没有必要再次插手海外战争,造也成了1918年后长达21年的时间里陆军几乎没有变更过单兵装备。
1930年代,欧洲风起云涌,除法军外的其他主要国家都在对单兵装备推陈出新。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才让美国军方意识到更换单兵装备的必要性。
功亏一篑的创新:M41夹克
一战美军的“Wool Tunic”
M41夹克,与其说是军服倒不如说是民用风衣
士兵们急需一种防护性和通用性比“Wool Tunic”更为优越的作战服。1938年,在陆军少将詹姆斯·K·帕森斯的建议下,美军军需部门推出一款以民用风衣为设计蓝本的黄褐色夹克,又经过数次修改,最终于1941年6月份定型。因此,这款并没有正式名称的作战服被士兵们称为“帕森斯夹克”或者“M1941作战夹克”。
从整体设计来看,M41也更加像民用风衣而不是军用的战斗穿着:它没有“Wool Tunic”上的四口袋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在腰部的斜形衣兜,容量也仅够将手掌勉强塞入;它有类似飞行夹克的拉链设计,拉链外的防风罩用纽扣固定;它的外层是草绿色棉布(军方称为OD3棉布),内层为深棕色法兰绒,但士兵们发现经过暴晒或者长时间的穿着后,外层的绿色会渐渐变黄或褪色。
到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对轴心国宣战时,M41夹克已在美国陆军的步兵中基本普及。从之后北非作战的“火炬”行动,到西西里岛登陆战,再到诺曼底登陆,身穿M41的身影成为美军的著名标志。然而M41也在实战中被证明是一种不及格的作战服:它容易褪色,对于需要在植被茂密的环境进行伪装的士兵们是个问题;它的材料十分不耐磨,导致使用寿命严重过短;它的法兰绒内衬防寒性实在有限,士兵们不得不另外找大衣来在冬季环境作战;而对于军方来说,M41的单件制造用时太长,法兰绒内衬的设计又导致成本太过高昂……因此,军需部门在M41投入现役还不到一年就开始着手新式作战服的设计。
另辟途径的创举:M42伞兵服
M42伞兵服,看过《兄弟连》的绝对不会陌生。
在陆军常规部队大量装备M41夹克的同时,伞兵部队却装备了设计上更加适合战场需要的作战服——M1942式伞兵服。
M42的面料是黄褐色的棉布,上衣拥有四个摁扣式外口袋,跳伞裤上有四个内口袋和两个大型外口袋,衣领上还有暗袋用于收纳折叠刀。与M41夹克一样的是,M42的上衣也采用拉链设计,但拉链的防风罩为摁扣式而非纽扣式。为弥补棉布不耐磨的缺点,额外的帆布加强件还缝纫在手肘、膝部等容易磨损的位置。
身穿M42的美军伞兵首先在登陆西西里岛的“哈士奇行动”中崭露头角,之后又在“霸王计划”的诺曼底大空降中出现。实战表明此款衣服是当时设计得最合理的空降作战装备,造型美观大方,伞兵们也十分喜爱。而应用在M42身上的一些成功细节,也让美军在开发新式通用作战服上获得启示。
集各家之大成:M1943式作战服
突出部战役前夕换装M1943作战服的美军士兵。
到了1943年,美军仍未拥有合格的“通用”作战服。一方面,伞兵、装甲兵以及海军陆战队都使用各自的公发服装。另一方面,陆军本身也出现了不同部队“上半身一致,下半身各异”的情况。到了冬季,不同部队间五花八门的冬装外套供求又演变成差点压垮后勤部门的大灾难。此时,全面统一作战着装已变得十分有必要,对美军后来的作战服发展影响至深的M43作战服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针对M41和M42的纯棉面料过于单薄不适合寒冷天气的问题,M43的夹克采用了棉织贡缎面料,从厚度上来说比前两者加强了不少,保暖度和耐磨度也一并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西服式开领的背面有可固定风帽的纽扣,左侧衣领下有防风盖,能在衣领立起来后提高御寒性。M43保留了M42伞兵服的四口袋设计,更加方便士兵们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另外,这是美军第一款增加了收腰绳的作战服,在无外腰带的情况也能束腰,这对于防寒防风至关重要。
M43夹克的领口有可以竖起来的挡风片
M43最先于意大利战区的非作战人员中少量发放进行测试,得到官兵们的一致好评后,进而让陆军后勤部下决心要在欧洲战区彻底更新。但诺曼底登陆后美国本土与欧洲的物资运动处于极其繁忙的状态,西欧的美军要到了1944年末才得以全面换装。
《兄弟连》中的巴斯托涅战役场景
101空降师是第一批全体换上M43的部队,并在“市场花园”行动后的突出部战役中验证了这款夹克的防寒性。电视剧《兄弟连》里就有表现出这经典的一幕:身穿橄榄绿M43夹克的美军伞兵们,在冰天雪地的巴斯托涅森林与包围他们的德军殊死搏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M43,一部分从诺曼底登陆第一天就开始作战的伞兵坚持将M42穿到战争结束的那天,以向所有人表现自己是老兵的身份。
二战后的M43夹克
M43当之无愧成为二战中设计最优异的作战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最先入朝的美军仍然是身披M43夹克进入战场。一年后,美军开始更换M1951式作战服。与其说M51是新式军服,倒不如可看成是M43的改良版:M51夹克的外观与M43几乎一致,只不过将塑料纽扣完全更换成金属摁扣,同时增加了拉链以及可拆卸的内胆(注意,与今天见到的Alpha复刻版不一样的是,最初版本的M43没有拉链和内胆固定扣)。在美国本土的部队则有不士兵继续装备M43,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更为大名鼎鼎的M1965作战服配发为止。
美国新闻媒体展示的美军M51与志愿军棉服的对比,尽管物资与装备对比明显,但身穿粗棉服的志愿军在长津湖将美军击溃。
二战后的挪威公发的1951条例作战服则直接是M43的翻版,虽说挪威在1990年代已开始换装军服,但M43的影子直到最近仍出现在挪威陆军的演习中。
挪威陆军51条例作战夹克
身穿M51的挪威士兵
迷彩版本的M51,2015年。
电影《集结号》中身穿M43,戴红十字会公发围巾的国民党士兵。然而实际上的情况是,国军中的M43仅仅少数存在军官手上,并没有大量公发。
身穿M43的贝克汉姆
新版《木乃伊》里穿M43的汤姆·克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