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军品服装 > 性能户外
  1. 内容

草哥聊户外:国庆神农架归来话行前准备

每次大家出行前准备物资装备,好像物资重量是否超轻已经成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理由很简单:只有装备实现了轻量化,才可以走得更轻松。所以,大家往往对每件装备的重量都锱铢必较



640.webp.jpg

每次大家出行前准备物资装备,好像物资重量是否超轻已经成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理由很简单:只有装备实现了轻量化,才可以走得更轻松。所以,大家往往对每件装备的重量都锱铢必较,恨不得把牙刷的柄都给锯掉以节省重量(事实上这样做的人还不少)。


然而,装备重量往往和装备的耐用性、可靠性成正比,过度的轻量化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意味着安全可靠性以及舒适度的降低。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答案很明确:有。那就是根据出行线路做好行前规划和准备。





 1、行前准备四原则


我自己的物资准备原则可以用四点来概括:

640.webp (1).jpg


安全舒适当然是第一位的,如果以牺牲安全性和舒适性来满足重量减轻,我宁可背得重一点,;


留有余量好理解,就是不管吃的喝的穿的睡的,都按照出行线路的最坏状况来准备(例如在所需食品之外备上应急食品),给自己留出应对紧急情况的物资;


物尽其用就是让自己每次带的装备都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例如用收纳袋装上衣物当枕头、雨衣当背包罩);


避免冗余就是可带可不带的坚决不带(比如用不上的衣服、多余的化妆品等);




2、物料准备


640.webp (2).jpg

今年国庆长假我选了一条较为休闲的线路——神农架穿越,我用此次徒步穿越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如何进行行前准备 。


这条线路路上行走的时间只需要两天半,因此携带的装备并不多。在出发前,全部的装备和补给装下来只用了一个神秘农场的替罪羊35L。然而因为去宜昌的火车票买得比较晚,只买到了无座票,从重庆过去要五个半小时,这么长时间如果没地方坐可难受得紧,因此我又带上了HELINOX的折叠椅(到了宜昌把椅子快递回了重庆)。


640.webp (3).jpg


这样的话一个替罪羊可装不下了,于是换成了始祖鸟经典老款背包BORA 50。既然背包容量增大了,东西也可以装得更加腐败,因此我又多带了一套换洗内衣、750mm的钛壶、MSR的双峰驼水袋、剃须刀和Kindle电子书,并且把作为早餐的士力架跟压缩饼干换成了口感更好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台湾米棒。


整个包体虽然是50升容量,容量不算小,但是重量并不大,抛开身上穿的鞋子衣物和随身物品之外,总的负重大约也就12公斤左右(包括了背包的重量和水/食品的重量,其中食物1.4公斤左右)。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吃--细化到每餐


640.webp (6).jpg


此行总共两天半徒步行程,因此餐食安排分别是Day1路/D1晚/D2早/D2路/D2晚/D3早/D3路,总共7餐,其中用火的时候总共是四餐,分别是D1晚/D2早/D2晚/D3早。


在户外我对饮食不挑剔,因此早晚餐都是选用的开水冲泡就能解决的食品,用反应堆来烧水,每次十分钟就能满足需要,这样的话一个气罐其实还有盈余。因此我的炊具非常简单,就是一锅一炉一气罐。


食品我的选择标准是热能较高体积较小。从成分来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供给都包括。准备物资细化到每餐上,早餐是米棒加奶粉/咖啡、中午路餐猪肉脯+葡萄干+奶片+大白兔、晚餐山之厨一包外加干制紫菜汤。


640.webp (7).jpg


实际效果:全程走完之后,米棒还剩了几根,大白兔还剩了大半袋,葡萄干剩了四分之一,奶粉还剩了两条。如果穿越出现异常状况导致需要多呆一两天,这样的盈余管够。基本上食品消耗量跟我预期一致。


∆穿--行前预判天气温度


640.webp (8).jpg


先查天气:出发之前我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神农架木鱼镇的白天天气状况,木鱼镇海拔1200米左右,穿越这几天的白天温度都是在15到22度左右,此行的平均海拔大约比木鱼镇高1000米,按照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算,白天温度应该在10到16度左右。


评估自己的抗寒能力:我自己的抗寒能力不错,行进过程中,我一件T恤加皮肤衣足矣。另外我此行没有带冲锋衣,而是带了一件薄的雨衣,雨衣不透气,所以即便是在山梁上遇到大风也可以作为冲锋衣来使用,还可以当做背包罩,重量和体积还比冲锋衣轻不少。


夜间穿着:上衣是一件鸟的棉服,裤子虽然只是一条快干裤一条北极狐的G1000棉裤,不是很防风,但是加一条户外围裙就解决防风的问题了。


640.webp (9).jpg


实际效果:此行第一天天气不太好,风较大,但是不管是行动过程中还是夜间休闲,这样的穿着没有让我感觉到寒冷。从第二天开始天气好转,甚至在运动中我只穿了T恤,在徒步的两天中我穿的是同一套衣服。


∆住-保暖不止靠睡袋


640.webp (10).jpg


关注天气:出发前也密切关注每天行程中夜间最低温度预报,夜间木鱼镇温度大致都在11-12度左右,此行最高扎营点是2600米,另外一晚的扎营点是1800米,因此预计营地夜间温度应该分别为2度和6度左右。考虑到山梁上存在风大或者天气突变的情况,因此最坏可能就是-2度左右。


640.webp (11).jpg


保暖系统:睡袋+保温睡垫。我带的是一条很普通的国产260克鹅绒睡袋,厂家给到的舒适温度是2-8度,以前用过,感觉舒适温度在8度左右比较靠谱,配合升温内胆,估计再降低3-5度使用也没问题,何况我还可以穿着棉服睡,如果气温更低,还可以用雨衣把整个睡袋裹起来,把脚放入背包里面。最关键是,我的防潮垫选的是P4的女款,R值4.1,高于男款的3.8,这个热值完全足以对付这样的温度环境了。


640.webp (12).jpg


实际效果:经过实测,两晚的实际温度跟我预计完全吻合,两晚的帐内温度最低分别为2度、6度,帐外温度比帐内低大约2-3度左右。第一晚我戴上了帽子穿上了棉服和衣而卧,第二晚只穿了内裤,体感不冷不热刚刚好。原计划裹上不透气的雨衣,将脚放入背包内等预案都没用上。这样的睡袋组合比队友带的700G-1300G的睡袋减轻了不少重量和收纳体积。





3、装备使用总结


回看我的装备清单,除了BA的新款马刺算是轻量化装备(算不上超轻)外,其他不管是背包、防潮垫、底布,还是裤子、升温内胆等,都只是普通重量的装备。对我个人而言,在可靠性和舒适性方面也是足够的。如果我要去更远,条件更恶劣的线路,我也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补充并算出自己的负重,比如把睡袋换成700克充绒、多加一条衬裤、把棉服换成厚一点的羽绒服、多带一点补给食品等等,这些额外增加的重量都能够很轻松地计算出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对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情况下才能确保安全。比如我的服装、睡袋的组合方式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的抗冻能力基础之上的,只适合我自己而不适合其他人,如果其他人按照我的清单来准备可能就会觉得寒冷。


从这次我的出行准备可以看出,即便是普通重量的装备,也可以实现较为轻量的出行。因此不用再纠结于各种装备的一点点重量,只要提前做好精心的物资规划,大家也同样能够实现轻量化出行。


640.webp (13).jpg




4、国庆出行照片


以及国庆期间的一些照片。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640.webp (16).jpg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