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香港2014.5.31九龙湾启晴邨乐晴楼枪击案12小时回顾
这是大圈悍匪以来,港警少有的直播大事件行动
2014年5月31日晚上23时,一名居住在九龙湾启晴邨乐晴楼的住户听到三声疑似枪响,开门发现所住单位21层楼层电梯外有一名男子倒地昏迷,香港警方接到住户报警后,将受伤送医救治,但伤者因伤重死亡。香警方接到报案,经过分析研判,怀疑疑凶仍然匿藏在该住宅群内,于是派出大批警员封锁了该案发单位.案发后第一时间,经警务处处长同意后,香港警方出动了香港警队特警队单位——特别任务连,也就是广大军警迷们熟悉的飞虎队【Special Duties Unit,SDU】配合前期到达的警力搜捕疑犯。
上午11时,居住在案发单位10楼的疑犯发觉被警方包围后。持枪开门出走廊企图突围,并向警员连开两枪,警员还击,将其逼回屋内后,疑犯又爬出窗外,并手持手枪指着自己头部,在窗外停留了数十秒,又爬回屋里。
大约半小时后,现场再次传出连串的枪声。荷枪实弹的飞虎队从疑犯藏匿的房屋上采取绳索下垂直悬吊到目标房子的窗口附近.疑犯房子的屋里再爆发多声枪响,并伴有大量白烟和火光,从正门进攻的飞虎队员连续向室内发射20余枚爆震弹。枪声一停,悬于窗外的2名飞虎队员立即破窗而入。飞虎队员在室内发现疑犯躺倒在地,已经自杀。
至此,香港5.31九龙湾启晴邨乐晴楼枪击案历经12小时成功处置完毕。
下面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本次任务的主角——飞虎队。
1974年香港港英政府迫于日益增加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在同年7月将神枪手队改编成一支反恐怖队伍,并改名为“特别任务连”/【SPECIAL DUTIES UNIT】。飞虎队的出勤程序大致分为两种,当警方重大行动时,需要飞虎队支援或出动时,必须经由警察行动处副处长授权方可出动。若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如警匪枪战,匪徒挟持人质等),可直接向飞虎队主管求助,并报备行动处副处长。飞虎队在出勤前会评估任务性质,决定武器装备与出勤人数,从而更好的完成任务.
好的,让我们回到这次此次5.31九龙湾启晴邨乐晴楼枪击案的现场,通过此案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来介绍香港警队应对此类重大刑事案件的流程.。
5月31日晚上23时,香港九龙湾启晴邨乐晴楼发生枪杀案案发。香港警方999报案中心接到住户报案后,立即派出刑事情报科的D组(注1)和在附近巡逻的机动部队(Police Tactical Unit)警员到现场查看,PTU警员到达现场21楼后,发现一名男子倒卧21楼梯间,身体中枪流血昏迷。PTU警员在经过紧急救护,查看伤情,联系救护车和救护员到场将伤者送院救治.并联合赶来支援的冲锋队【 Emergency Unit(EU)】警员封锁了案发楼层和案发小区出入口,待香港东九龙总区大批各警种警力赶到现场后.勘察现场并检获3个弹壳,经香港东九龙刑事情报科 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 (CIB)初步确定凶徒所使用的是7.62口径手枪。
【在这个时间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警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赶到现场处置,抢救伤者。呼叫救护人员.汇报警察部指挥中心,调派周边支援警力,封控现场,一气呵成,从小见大,说明香港警方在警员的平时训练中比较到位。警员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不忙乱,按照平时训练的方案一步一步来,每一个警员都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位置和工作。】
时间继续发展,伤者送医后,按香港警方处置方案,将大批警察分散为若干的小组,二至三人为一小组,在案发单元各个楼层,住户展开调查,其中两名机动部队警员到达案发单元10楼对某住户调查时,警员细心发觉其虽然很镇定的回答警员问询,但其居住的寓所室内大门有小量新鲜血迹,但二名警员考虑到此案案犯是持有枪支的危险人物,于是不动声色,在离开该住户门口其后,向上司报告。同时,警方刑事情报科 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 在查看案发单元物业监控录像资料后,相信这个居住在十楼的住户嫌疑最大,经过重新部署行动,并召来大批警力封锁十楼及上下二个楼层,将疑犯重重包围在其所居住的室内.
【二名机动部队警员临危不乱,将疑犯劝回所居住的室内,将疑犯再次犯案造成危局的情况控制在最低点。同时,各警种在同一时间节点里,各司其职,忙而不乱,通力协作,迅速锁定疑犯,控制局面,稳定市民恐惧情绪.同时,第一批飞虎队员赶来现场支援,也极大的鼓舞了现场警力的士气.】
直接带动TT FLPC销量的一组图
时间到了6月1日晨,也就是案发后6各小时后,天已经亮了,有住户进出案发小区。警方按照警列和法律授予的权利,对部分进出的居民进行了人和随身物品的严格检查,防止疑犯混入住户中,逃跑.考虑到此案的严重性和疑犯的危险性,东九龙警区汇报警察行动处同意后,召集当勤和休班飞虎队队员前来支援。
上午11时许,疑凶疑准备冲出所居住的房屋,但发现自己已经遭警方重重包围,疑犯孤注一掷,持枪开门冲到走廊,企图突围,并向喝令其丢枪向警方投降的警员连开两枪,警员拔枪还击,将其逼回屋内。枪声传出后,现场警员均拔出或手按佩枪持高度戒备状态。
【面对疑犯的枪口,警察临危不惧,不是向其乱枪扫射,而是采取最低限度的控制行为。将疑犯逼回屋内,避免了疑犯伤警.突围再次犯案的可能性】
疑犯在被警方逼回室内后,穿红衣黄裤的疑凶突攀出窗外,右手持枪指向自己太阳穴,一边观察楼下警方部署,一边大声喊叫一桶后,又再次返回屋内。
同时间警方考虑到疑犯有再次突围伤人的危险性后,飞虎队决定采取强攻行动,两名飞虎队队员在11楼,也就是疑犯居住的楼上外墙上站立,放下速降绳锁,准备自上而下突入疑犯所在的室内,配合在室外的飞虎队员,进行里外夹攻的进攻方案。
【可以看出,此案疑犯负隅顽抗,香港警方在该案的执法战斗中,准备了多套战术方案,多样化、立体化。面对建筑物正门不能强行突破的阻拦,具备攀爬和熟练使用各种索降器械工具的飞虎队队员已经准备完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通过索降快速突入室内,达到最理想的结果.索降也是各国特警平日训练的重要项目。
最近几年,内地公安机关加强了特警的索降训练,就在今年的8月4日,南京青奥会开幕在即的时候,南京特警龙虎突击队4名队员果断利用索降出击,从5楼索降至4楼,配合室外特警,分分钟将一名持刀的吸毒男子制服。2014年3月,合肥市潜山路发生了一起吸毒致幻男子持刀劫持他人的案件。合肥特警采取索降至吸毒男子窗外,开枪击伤此人,化解了危机,保障了人质的安全。
2013年11月,荆州市特警支队也是采取索降4人突入,从8楼跨层突入6楼,在20秒内陈功打掉了一个电话诈骗团伙窝点. 实战索降破窗突入法,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根据不同的房屋大楼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时间,光线,天气,过于光滑的大楼墙体,阳台,防盗网、空调外机,空调罩,晾衣架等障碍物,不过这些经过现场的研判和平日刻苦的反复训练都完全不是问题。针对封闭的防盗门框,还可以结合一定计量的炸药,先进行可控的爆破,炸掉障碍物,同时利用爆炸的声烟光快速突入控制疑犯.】
上午10时40分,飞虎队对疑犯居住的房屋进行攻击抓捕行动,其中一队飞虎队员数人从疑犯所在的10楼住宅正门采取破门锤破门进攻,另有2名队员用吊索悬于疑犯住宅窗外上方,配合破门的队员,伺机行动。从正门进攻的飞虎队员破门后,连续向室内发射多发爆震弹。爆震弹进攻一停,悬于窗外的2名飞虎队员立即破窗而入。进入室内的飞虎队员展开搜索,在室内发现疑犯已躺倒在地,疑似吞枪死亡.
【爆震弹攻击主要对疑犯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进行干扰,使疑犯丧失攻击能力。强光致盲爆震弹在T投掷出【也可以用防暴枪发射】后,发出强烈的闪光和高达180分贝的巨响。使疑犯在短时间内暂时失去听觉、视觉,对疑犯造成轻微且不致命的伤害,使其束手就擒。也是近几年来,内地公安机关,武警部队维稳处突.处置突发案件的利器.此案中疑犯躲藏在室内.属于较封闭的特殊环境.采取多发爆震弹攻击是完全正确的.2013年底.昆明警方仅用一发爆震弹就成功制服劫持人质的案犯】
事发后,警方在现场检获疑犯使用过的两把54式手枪和8发子弹。吞枪自杀的疑犯为香港人,居住在案发小区,无业,无精神病记录。香港警方在此次围捕疑凶行动中,共派出近120人的警员,近30名飞虎队成员,还有80多名机动部队和冲锋队警员到达现场戒备。
在此次案件中香港警方围剿疑犯时,香港多家电视台进行了全程报道,在6月1日上午抓捕时,几家电视台还中断了正常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完全是杜琪峰导演的电影【大事件】的真实版本。所以有市民担心疑犯在室内亦可以通过电视台的直播了解室外警方部署和行动,从而可以展开不利于警方搜捕的行动。
可以说,媒体的直播和新型媒体【微博,微视频】对此事件的描述,让市民直观的了解到了警方的处置和事件的最近进展.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警方的工作.现场直播报道就好比香港的警匪片,好看.在于代表正义香港警察与疑犯之间的斗智斗勇,其表现的形式不外乎两点:斗智,紧张的分析案情研判;斗勇,双方激烈的枪战和飞虎队的突入行动。
今年是参加本次案件抓捕主力军——飞虎队成立整整40年。香港特区政府官网罕见的刊文——《飞虎豪情 40长青》予以纪念表彰。飞虎队自1974年成立以来,历年来共参与行动162次,执行水底搜索任务335次,屡建奇功,1984年拘捕宝生银行劫匪;1992年荃湾中心广州楼枪战;2003年拘捕通缉犯季炳雄,负责处理了胁持人质和涉及枪械等严重罪案,保障了历年香港社会安全。 w
注释
注1:【刑事情报科D组也就是军警迷口中的香港重装警察, 在九十年代中期成立, 主要任务是协助刑事部的人员执行行动。由于D组面对的匪徒往往都拥有强大火力, 故此 队队员都有接受飞虎队 的室内近身作战 (CQB) 的训练, 藉此加强他们应付悍匪的能力。不少D组的人员更是前 SDU 队员和机场特警。每次出行动都使用格洛克手枪和MP5冲锋枪等警用枪支,使用民用号段牌照车辆到达现场进行行动。参考电影:《重装警察》】
本文由战甲网原创首发,转自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