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特种作战 > 战术技术
  1. 内容

老民警谈人与装备的关系

编者按:本文作者现就职于主抓训练岗位的老民警。在看完我们发的《中国警察应不应当配枪》一文之后主动向我们投稿,与大家分享他个人对于工作上人和装备关系的一些看法。

编者按:本文作者现就职于主抓训练岗位的老民警。在看完我们发的《中国警察应不应当配枪》一文之后主动向我们投稿,与大家分享他个人对于工作上人和装备关系的一些看法。

image.png

装备是工具,人是使用装备的主体。人是装备作用发挥好与不好的决定因素。有的人开桑塔纳几十万公里没有事故,有的人新提的几十万的车没到家就肇事了。工具就是工具,人如果把握不好,刻刀既可以雕刻传世珍品,也可以伤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毛病。但是,忽视人的作用发挥,而一味追求装备的替代性,是不理性的。

笔者个人认为,我们的军警装备建设经历了从量少质弱到量多质弱的过程,正在向量多质强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为了研发而研发的装备层出不穷,也有一些脑洞大开的发明走进市场。这也从一定角度反映出几方面问题,需要思考。

image.png


一是重装备轻技能

我们的一些同事,总是在羡慕国外的装备。有什么新装备,好装备,总是抢先看,大肆地宣传比对一番。仿佛这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殊不知,执法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靠人的,不是靠装备——要是能靠扣动扳机按几个按钮就解决问题,那我们警察蜀黍就该全体失业了。

image.png

很多人说美国警察的装备如何如何好。确实美国人这方面比较重视,发展的比我们好,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针对每一项警械或者装备的研发与认证采纳所做的法律和技术工作,更要看到他们警察在业务技能培训与装备使用结合上的高度统一和不断调整。至于遇到暴力袭击的情况,他们能抄家伙就突突,一是法律保障,二是工作制度,三是个人技能,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突突错了吃官司的。法律体系,社会民情不同,我们不能只羡慕人家使用武器的决心,还要看看我们这些年使用武器出了多少问题。

image.png

我们不能出一次问题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然后通过发明新装备来规避技能短板——然后陷入所谓“装备的发明创新”的怪圈中无限轮回。

image.png


二是不能发挥好装备作用。

不能发挥作用有两层意思:一是把所有工作问题归咎于装备问题,二是习惯性的抗拒携带或使用装备。

image.png

公安工作就好比吃饭行路,无处不在,无人不走。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中国人吃饭,绝大多数用筷子(杠精可能用手),西方人用刀叉。同样是吃饭的过程,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决定人使用不同的工具填饱肚子。这是装备需要符合任务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外国人吃中餐,不会用筷子是很不方便的。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明明是筷子使不利索吃不到嘴,偏说中餐不好吃就不吃了。筷子用不会老惦记着刀叉,这是不对的,不可取的。

image.png

习惯性的抗拒或携带警用装备是普遍现象,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们工作中有这么一个案例:5、6个民警夜间围捕一个命案嫌疑人。明知其有凶器在手,搜查过程中,除一人携带手电,其余人还是用手机照明,横冲直闯的进入嫌疑人藏身地。万幸的是嫌疑人在其他地点被抓到。而没带手电的这些警察仅仅是因为嫌麻烦,意识中认为无所谓,不愿意携带手电,尽管带了这个手电可能救人一命。这就是人的问题,思想上的懒惰是很难改变的,我再努力也叫不醒这些装睡的人。


三是人的主动性是装备发挥作用的前提。

一切装备,都是要经过人手才能发挥作用的。决定成就的始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手工推子变成电动推子,头发理的好不好,还要看技师水平。短棍变长叉,也是在人手里。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合法,这些需要人来研究和掌握的技能,任然是个死结。人巧不如家什妙,是建立在“人巧”的基础上的。再好的家什,落在废物点心手里,也是笨家什、废家什。

image.png

事物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乱象、从乱象到规范,都有发展的内在规律。装备的发展也必然符合这个规律。我们不能唯装备论,也不能忽视装备的作用,应当从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做最少的功,产出最大的改善。w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