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的守夜人 ——香港警队的昨天、今天与明日 (勘误汇总与后记)
这是港警系列的最后一集(真的是最后一集),汇总全篇的勘误以及作者写在最后的一些感想。
勘误汇总:
一、“上”部分勘误
1.警察学院学员所身着的训练服其实与旧款港警猎装有着差异,旧款猎装是采用西服的肩膊设计,训练服则是襟衣肩膊设计,对比图如下。(肥仔志)
(学警的训练服)
(旧款猎装)
在介绍SDU的文章部分,1993年飞虎队在元朗地区的行动照片被笔者错认为是80年代时期飞虎了,图片见下。(李嘉豪)
(实际上是1993年飞虎队在元朗地区的行动照片)
二、“中B”部分勘误
1.刑事总部下辖的联络事务单位的补充,笔者在写作的时候也是把这部分作了省略简化。刑事总部下辖有联络事务科,其设有两个分组,一个是国际刑警组(即“国际刑警中国香港”在香港警队内的正式身份,也是与台湾警队的官方联络渠道),另外一个是联络事务组(负责和公安部十九局也就是国际合作局,以及其他往来密切的地方省市公安机关联系)。
2.刑事调查体系介绍中的分区刑事调查队(DVIT)已经是被废除的编制了,目前港警各分区内的刑事案件和重大案件初步调查工作都是交由警区一级的刑事调查队(DIT)负责的(这个是真的只有本地业内人士才会知道信息了,笔者手头的资料也是旧的)。
3.“O记”全称打少了“有”字。
4.徐步高案件中关于外号“加菲”的冼家强的情况,尖沙咀案件时他还是警员,是事后才晋升的。(@可以用甚麼名字)
三、“中C”部分勘误
1.长期服务增薪点问题,这个是一直都有的,笔者的叙述会让人误以为是09年四月以后入职者才有。
2.监警会的第二个案例写成了“监警会认为投诉警察课处理过重”,这个是重大失误,造成了误解,“无法追查”这一分类的含义是就是字面意义的没有证据可以查证,无法证实或证伪,这句话应当改为“监警会认为投诉警察课了结的结论分类有误”。
3.关于“监警会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的争议,笔者也的确没有描述,主要由非警务、法律相关人士组成的监警会成员,对警务、执法程序可能存在不了解、不理解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到最后定论的客观性。(@可以用甚麼名字)
后记:
还是写个后记吧,毕竟有些东西不适合放正文表达。
首先,与其说这篇文章是笔者向大家介绍香港警队,不如说是笔者自己对港警相关知识的一次学习、汇总与整理,很多东西也是笔者第一次接触,有错误也难免,幸而各位专业人士和港警爱好者很包容,还指出来不少错误,在这里表示深切的感谢。
第二,该系列的文章其实基本上算是文献综述这种,笔者自己原创的内容并不多,主要还是摘录整理港警的官方介绍、几本专业书籍、新闻报道(大量的图片来源于此)和“万能”的维基百科,所有参考的内容都在参考资料部分有列明,还请有兴趣的诸君自己寻找了。
第三,关于“守夜人”这个标题,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在社会管理与政治学说中,“守夜人”往往指的是政府提供最小限度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但是这与“社区警务”和“服务为本”是存在冲突的,而且几乎所有的现代政府都已经不是这样纯粹的“守夜人”了。
第四,笔者在第一部分开头,写了这么一句话“警察的传奇也是人类的传奇”,这句话来源于英国作家、文学评论者以及神学家G·K·切斯特顿的政论文集《被告》,整句话如下:“警察的传奇也是人类的传奇,这种传奇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道德是最阴暗和最大胆的阴谋,它提醒我们这套悄无声息的统治与保护我们的警务管理只是一次成功的游侠之旅。”因为整句话比较阴郁,所以笔者断章取义了一下。
第五,推理小说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在自己的小说《漫长的告别》中,借由菲利普•马洛之口,发出了感慨:“除了警察自己,还没有人会承认我们不需要保留警察这一行当。”
警务制度的存在正如其所言,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他是现代社会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但是正如笔者在港警系列文章最后一部分写的那些挑战与问题一样,包括港警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警察都面临着很多问题,有的是发现自己无法得到社会的理解与认同(特别是年轻世代);有的是陷入警察军事化和武力使用过度的悖论;而有的则一方面陷入了警力不足、小年轻两班倒的窘境,另一方面还在规范化、法治化的道路上徘徊前进。但是这些问题除却警察自身建设之外,更多的都不是警察所能解决的,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还说过另外一句话:“犯罪不是疾病,它只是一个症状。警察像医生,他能为脑部肿瘤提供阿司匹林,只可惜他宁愿用棍子将其治愈。
”警察一直都是“夹心饼干”,他持有棍子(即法律赋予的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也获得了止痛药(社区警务理念与服务型警队),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只能缓解症状甚至是安慰剂而已,除非进行更为根本的社会性手术,不然无论哪里的警队都会继续自己的“夹心饼干”历程。
第六,很可惜,笔者无法了解香港警队的“警察亚文化”,因而在这篇港警系列中也无法对大家进行介绍。这里指的警察亚文化其实是指在对外塑造的警察外在形象之下的,警队内部实际的组织文化、个人文化与工作文化,可以是类似于拜关公这些趣闻,也可能是当年的“茶钱”、一些警员办案中的固化思维模式以及保守孤立的情绪想法。这类东西是很有意思的,也是侧面了解一个组织的好途径,不过既不好了解,也不好写出来阐述,权当遗憾吧。
第七,本系列文章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籍是讲英国警察与现代警务历史的,在这里一定要安利给大家——《警察与政治(第三版)》,即使是选择影印本与PDF本,这书也依然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第五点的原始说法就来源于这本书。
最后,再次祝福香港警队能继续完成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希望日常工作能更轻松、更安全、更规范、更高效,同时也把这份祝福送给内地的警察朋友们,我们的共和国警队只能算是初出茅庐,还是道阻且长的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