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肩上的历史|美军背包百年掠影(2) 二战篇(上)
导语:背包是用于背负携带物资的主要装具,对于士兵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当人们谈论起“士兵”这个词时,脑海里首先映出的总是头戴钢盔、背负沉重的背包、穿着迷彩服和军
导语:
背包是用于背负携带物资的主要装具,对于士兵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当人们谈论起“士兵”这个词时,脑海里首先映出的总是头戴钢盔、背负沉重的背包、穿着迷彩服和军靴、手持步枪在战场作战的军人形象。随着战争需求和战争环境的变化,以及材料工艺和人体工程学等技术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应用,不同时期的军用背包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带领读者回顾1910到2011总共一个世纪以来美军列装的军用背包。
目录
一、概述/二战前 ((1910——1935),上一篇阅读地址:士兵肩上的历史|美军背包百年掠影(1))
二、二战时期到战后(1935-1955)
第一篇介绍了二战之前美军装备的几种背包装具。二战爆发之后,美军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老式的背包装具难以适应新的战争形势。因此几乎在美国宣战的同时,新背包的研发设计工作也开始了。
M-1936 背包/斜挎包(M-1936 Backpack/Musette Bag)
Bag, Canvas, Field, M-1936(陆军仓储号:74-B-53)
Strap, Carrying, Bag, Canvas, Field(陆军仓储号:74-S-333)
其实早在美国宣战之前,军队内部就注意到了老式背包装具的种种不足。于是1936年一种新的背包装具定型并开始配发,这就是 M-1936 背包/斜挎包。
M-1936 背包/斜挎包
这个背包名字里的“Musette”是个法语词,其实就是法语里的“Haversack”。但实际上这个包和法国没啥关系。M-1936 背包/斜挎包是常规的信使包结构。包的外侧有两个口袋,一个在侧面,一个在背侧,两个口袋都用纽扣闭合;内部有个分隔用于容纳小件物品。
背部外侧的全尺寸隔仓,用纽扣开合
正如名称所说,M-1936 有两种携带方式:背负携带和斜跨。这款背包自带一条斜跨带,也可以和 M-1936 背带结合背负携带。当作为双肩包不用斜挎带的时候,一般收纳到侧面的口袋里。
使用斜挎带当挎包使用的状态
和 M-1936 背带结合背负携带。图示的背包和背带都是后期版本
M-1936 背包/斜挎包是作为 M-1928 作战背包的代替品配发的,但并非全部——配发范围仅限军官、装甲兵、航空兵、伞兵、摩托化单位和骑兵单位(真·有马的骑兵)。也就是说,普通的陆军步兵们基本是没份儿的,还得继续忍受 M-1928 作战背包。
市场花园行动中,一队第101空降师的伞兵正在检查一架坠毁的滑翔机
1945年在意大利加达湖附近,第十山地师的一门M7“牧师”自行火炮正在射击,炮手和车组的 M-1936 背包挂在车后
电影《狂怒》(Fury)的剧照,主角作为坦克车长,将 M-1936 背包斜跨使用
M-1936 背包后来一直生产到1945年,这是最后一个版本,面料改为 OD7 橄榄绿色,盖子上还多了一个双钩挂点
山地背囊(Mountain Rucksack)
美国宣战之后,美军的山地部队:第十山地师的前身——第十轻步兵师(高山)发现现有的M-1928 背包根本无法适应山地作战,它容量太小且背负不稳固,还会限制手臂的活动范围,这些都是山地作战的大忌。于是军方开始寻求一种适合山地作战的背包。
1941型
在测试了多种采用外框架支撑(External Frame)背负系统的现成的山地背包之后,美军以挪威产的一款民用登山背包(Norwegian Bergens)作为参考,设计了山地背囊的原型版本:1941型。[1]
作为美军山地背囊参考原型的挪威“Bergans Original”民用登山背囊。照片来自ebay[2]
1941型山地背囊本体采用直通桶包结构,抽绳收口;配有一个粗钢丝弯曲焊接而成的背架(早期还有使用藤条制作背架的版本);外侧设有四个副仓,其中三个是用簧片钩和D环配合闭合的,另外一个位于正面下部,由拉链开合。1941型山地背囊在1941到1942之间生产。
美军采用的第一版山地背囊
然而这款背囊毕竟是民用品出身,有很多地方并不符合军用需求。在背囊的一些细节上也保留了设计原型的特点,而没有采用美军常用的设计(比如用簧片钩和D型环闭合的副仓,美军一般会用织带和日字扣组合,或者简单的龟背扣闭合)。
第一版山地背囊的一些细节
背负系统分解
外侧副仓,并非美军常用的设计。
拉链副仓
美国国家滑雪协会冬用装备委员会(National Ski Association’s Winter Equipment Committee)应当时陆军部的请求,对这种背囊进行评测。委员会提出了12项改进建议,这些建议被杰斐逊军需处(Jeffersonville Quartermaster Depot)所采纳,因此山地背囊系列被冠以“JQD-88”的系列型号。改进之后第一个款大量生产列装的型号叫 JQD-88B 型,美军也很快弃用了最初的1941型。
1942年,在美国本土阿拉斯加训练中背负1941型山地背囊的美军士兵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1941型山地背囊和后续的 JQD-88 系列山地背囊在美军的后勤体系中并无重叠时间,它们也没有被指派类似“M-1941”或者“M-1942”这样的制式型号,在官方的的资料里,包括后续的 JQD-88 系列,这些山地背囊的的正式名称只是一个简单的“Rucksack”。
1942年在美国本土进行攀岩训练的第十山地师士兵,本土单位当时还在用1941型山地背囊
JQD-88B 型
Rucksack(陆军仓储号:74-R-350)
相对于1941型,JQD-88B 型在细节上就明显“美式”得多了。主要改进包括用钢管代替粗钢丝制作背架、增大主仓容量、取消拉链副仓、增加外挂点数量、背架顶端的固定套改回皮革制等。顺带一提,虽然山地背囊的背架是钢制的,但重量却和后来 ALICE 背囊的铝合金背架一样,都是750克。
JQD-88B 型山地背囊
这一版本将三个副仓改为皮带和针扣闭合。之所以没有采用常用的帆布织带和日字扣,是考虑到皮革在寒冷条件下仍然会保持柔软,不会因为浸入冰雪而冻硬。顺带一提,中间的那个副仓一般用来装饭盒。
此外,考虑到这款背囊的使用者——陆军第十山地师——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雪线以上的作战活动,JQD-88B 型还增设了一条步枪捆带,可将步枪牢固捆绑固定在背包侧面。这个功能的意义在于当士兵滑雪或者攀岩时,步枪不会乱晃影响平衡。
J
JQD-88B 型山地背囊的细节
JQD-88B 型山地背囊分解图
专配的步枪捆带使用方法。背架一角的挂钩钩在枪托的背带环上,捆带缠绕步枪护木位置然后固定在圆环和做肩带的挂钩上,形成三点固定。资料来自训练手册 TM 10-275
背负 JQD-88B 型山地背囊攀登岩壁的第十山地师士兵
这一版本还增加了一个有趣的设计。通过配套的转接件,可以将背架的两角和滑雪板结合,组合成一个雪橇爬犁。
JQD-88 系列山地背包容量都很大,因为在雪线以上士兵获得补给的周期很长,而且没有载具可以依靠,因此所有任务所需的的装备和补给品都需要自己背着,包括备用的衣服、单人帐篷、山地睡袋、便携炉、口粮、餐具、水壶、滑雪板、雪地鞋、登山工具,以及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和各类器材。
二战时期第十山地师士兵在雪线以上作战的装备。一点也不比空降兵们少[1]
1943年在美国本土科罗拉多州进行训练的第十山地师士兵。随山地背包会一起配发一个白色的伪装用背包罩
JQD-88B 型山地背囊应该是几个改进型里生产最多的,库存甚至一直用的60年代的越南战争。
越战时期仍然在使用 JQD-88B 型山地背囊的陆军士兵
JQD-88F 型
Rucksack(陆军仓储号:74-R-350)
JQD-88F 型山地背囊
1943年八月,JQD-88B 型山地背囊的改进型 JQD-88F 型诞生。由于在寒冷条件下皮革的表现比帆布带好,不会冻硬,这一版把主包的两条带子的前一半也换成皮质,也更方便戴防寒手套时使用。同时面料改用OD7绿色。
JQD-88F 型山地背囊
二战后驻扎在欧洲的美军士兵,身穿希腊的横纹迷彩,装扮着 M-14 自动步枪和山地背囊
M-1952 山地背囊(M-1952 Mountain Rucksack)
Rucksack, M-1952, Type I(FSN:8465-261-6931)
到了50年代,山地背包的最后一个改进型才获得了一个“M-1952”的制式名称。这一版本取消了专用的步枪捆带,将左肩带改为可快拆的结构。
M-1952 型山地背囊,照片来自Vietnam Gear[3]
多功能背架
作为美军采用的第一款外框架支撑背负系统,山地背囊的背架在后来作为电台或其他单兵携带器材的背负平台。
AN/PRC-41 电台的背负 组件
AN/PRC-41 的几种使用场景
另一款使用山地背囊的专用背负携行具——可惜我还没找到它对应的是什么器材
胶合背板(Plywood Packboard)
Packboard, Plywood(陆军仓储号:74-P-27-20)
虽然不算背包,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军用背负工具,我认为在这篇文章最后有必要介绍一下。
胶合背板
顾名思义,胶合背板的本体其实是一块厚胶合板,两侧向内弯曲,背负面是一张被绳子绷紧的帆布。在二战末期胶合背板已经成为标准装备,并在战后的30年里一直使用。
背负面,左侧肩带带有快拆扣
背板并非一件人人都有的普遍配发装备,而是按需配发的:火炮前指人员用来背负携带电台;战场医护兵用来背负医疗物资建立前线医疗站;通信兵用来背负快速收放的电话线轴,连接一个个前线通信节点;工兵用来背负爆破器材。
而在二战时期,这款背板的主要用户是在山岳地区作战的单位,在这些地形环境下作战物资无法通过载具运输,只能由人背负运输。比如二战时期在意大利山区作战的第十山地师,以及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组建的第一特勤队(First Special Service Force,FSSF),这些单位在作战中广泛使用背板装备。
背板和背囊的战术用途完全不同,二者并非相互代替的关系。背板一般用在战线上传递物资,或者相对安全的后方运输物资用。对于山地作战的士兵来说,把武器和辎重稳固固定在背板上是一门基本功,这样不仅可以腾出双手攀爬岩壁和滑雪,还不必担心攀爬时背负的辎重松动晃动导致意外跌落。在相对安全的战区,背板也会用来为重武器背负携带补充弹药,或者从运输补给点带上装着伙食的保温桶以及其他补给品。
这款背板配有三种附件:绳子、捆扎带和托板,可根据背负的辎重不同灵活搭配选用。
捆扎带和托板
第41装甲步兵营的士兵展示装备,使用胶合背板配合全部三种附件,背负携带了一台 SCR-509 车载电台
使用胶合背板携带M-1919A4重机枪。图片来源:olive-drab.com[4]
下篇预告
限于篇幅,本篇仅介绍了部分二战时期美军装备的背包。下篇将介绍剩余的几种。
未完待续
注解: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TECHNICAL MANUAL FOR RADIO SET AN/PRC-41A”(TM 11-5820-5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