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剧看多了到底能不能破案?
犯罪剧看多了到底能不能破案?刑警有话说——
最近韩国《杀人回忆》电影原形罪犯的DNA线索被比中,也引发了很多探讨。笔者(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赵先生,一个拥有多年刑侦经验的一线刑警)看到了很多关于一些侦查思路的讨论,其中就包括除了科学验证手段之外的一些心理分析手段。
比如侧写、犯罪心理画像、测谎、微表情。单纯做个科普。上述提到的这几种心理分析手段以及类似的方法,或许很多人在外国影视作品中经常见到,甚至很多国内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着这种设定。
那,这类心理学的手段,在国内的刑侦工作中运用几何呢?答案是——无。
因为无论是侧写,还是心理画像、测谎、微表情,都不是严谨的科学理论。举测谎为例,沈阳市中法在90年代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自1994年至1996年间测谎共55件82人,总准确率87.8%,不可确定律为12.2%。而1999年最高检在《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测谎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除开微表情这种近乎是玄学的伪科学不谈,无论是测谎,是侧写,是心理画像,它们一致的问题就是都存在着过于主观的介入,使用者的个人经验占主导。百分之八十几的准确率看似很高,但是在现在使用的刑侦科技面前仍是不堪一击的脆弱。因为,DNA比对、指纹检测一类的刑侦技术,准确度近乎是:百分之百。
所谓的侧写、心理画像、测谎、微表情,这些东西最多出现于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就连作为现代刑侦的辅助手段,也轮不到任何一者。当它们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现,我们可以接纳它,享受它的推演过程。
可是请不要把书里的情节和现实办案相提并论。
笔者一直很喜欢一句在同行之间流传的话——现在的刑警和医生一样,是看化验单说话的。
我这里整理了这两天在自己的评论中遇到的一些质疑,结合个人工作经验,以QA形式整理给大家,也希望能对有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Q:你是警察,你读警校的时候不读《犯罪心理学》么?
A:《犯罪心理学》特别是第七版,的确是经典读物。笔者毕业于人民公安大,就读期间,没有任何一个系部是“犯罪心理学系”,也没有任何必修课是犯罪心理学。有这门课程吗?有。只是选修课的一门,学习时长一个学期。我也询问过同批毕业于刑警学院的同学,他们情况一样,仅作为兴趣选修。
我再说的直白点儿,就是当兴趣了解,不是必须学的。
Q:那犯罪心理学的运用是在什么地方呢?
A:虽然在刑侦中能见到运用犯罪心理学的部分已经越来越狭窄了,可是它并非毫无用处。就比如在事后总结案件,对嫌疑人特殊的犯罪方式进行研究,或是分析案件的社会影响之中,犯罪心理学还是会起到部分作用的。
Q:既然你说测谎、侧写、微表情和心理画像不能作为办案的辅助,那现代办案的辅助是什么?
A:主要有视频图像技术、痕迹检验技术,以及空间索引算法。详细的不细说,真的有无比热枕的兴趣非要知道不可,请报考警察,欢迎你成为同事。以上这些辅助都是有严谨科学理论支撑,从无数次成功实践中走出来的科学刑侦手段。
侧写、心理画像、测谎,这些看似很酷的概念,在现代国内的刑侦工作中是见不到的。因为无论是刑事侦查,还是固定证据,靠的就是准确度接近百分之百的科学验证,而非是看似成功率很高的心理推论。
画的再好的画像,终究不如一张清晰的人脸。
Q:我看到一个画像一画一个准的XXX专家,还有之前90年代很多案子都有提到测谎专家XXX,凭什么说这些手段不能当辅助用?
A:我说个很极端的例子,有个警察他能通灵,一占一个准,对于嫌疑人也是一抓一个中。即便如此,他的这些办法依然不受法律认可,也没有办法当作证据用于起诉。即便找到嫌疑对象,最后固定证据还是要靠当下的刑侦科技。
我不否认说的确有一些极其出众的老刑侦专家,他们有一套自己独创的侦查或是辨认方式,甚至堪称为神。可这个人特色始终是没法运用到全国上的,首先你就不可能要求所有刑警都学过素描,还得画的活灵活现,对吧。
但是,归功于刑侦科技的普及,所有的刑警都会用最基础的公安刑侦系统,它们门槛并不高,功能繁多,而且年年都会考核轮训。甚至说,培训相关警务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警察工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Q: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不会侧写和画像。你是自信自己比那些懂得画像、懂得测谎的刑侦老专家厉害咯?
A:不是我个人比他们厉害,而是我们在今日所运用的刑侦科技,已经达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刑警所无法想象的效率和准确度。我们当然尊重那些特长出众的老专家,但也对自己这一代的刑警很自信。
我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一些这样的老教授,包括一些老师本来就是破过大案的刑侦专家。他们共同的态度就是,十分惊叹于现今刑警的单警侦查能力,感叹于科技进步对刑警的工作革新。
而这,正是新老两代刑警的传承。
刑侦技术和法医学科、痕检学科一样,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在不断进步的。我始终认为小说中的剧情应该只存在于文学创作中,可是现在却越来越忧心地发现,很多人分不清创作和现实,甚至会把艺术作品中的情节强加在生活里头。
我个人并不能认同那句话,说什么现代刑侦科学,是给受害者的礼物,因为他们并没有可以庆祝的事情。对于刑事重案的受害者来说,这是一生都难以抹去的伤痛,即便通过先进技术确认了凶犯,终究只是迟到的正义,甚至算不得正义,充其量一点抚慰罢了。对于整个执法者队伍来说,现代刑侦学也是一份很沉重的责任。我希望更多人能理性看待刑侦技术,能明白艺术作品和现实毕竟还是存在偏差。会读心术的神探,帅气美丽的侧写师,甚至能未卜先知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就让TA们存在于自己的作品里吧。
因为,认为靠侧写、画像、测谎、微表情能破案或是辅助破案,其实是对现代刑侦技术最大最重的误解。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