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装备装具 > 军用食品
  1. 内容

舌尖上的战场系列:“铁口粮”后传——NVA时代的单兵口粮

本文为消失的军队系列外传:民主德国的军队口粮

民德军队系列——

https://www.junpin360.com/html/2020-03-09/7809.html

https://www.junpin360.com/html/2020-03-16/7818.html

https://www.junpin360.com/html/2020-03-26/7837.html

https://www.junpin360.com/html/2020-04-01/7846.html

https://www.junpin360.com/html/2020-04-08/7861.html


各国军队粮草为本。今天,我们顺着民德军队的故事来看看他们的口粮如何解决。

image001.jpg

相比起二战德军的口粮随着战况不断更改(或缩减),NVA的制式版本在冷战时期则有着相对稳定的保持:这种“稳定”说的不仅是成品质量或口感,更多的是指其品类及组成的定型长期不变。

image002.jpg

军营开放活动时给访客分装浓汤的炊事员。

尽管国家人民军在组建之初借鉴苏军模式,但单兵装备和后勤物资方面仍受德军的传统影响。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1931条例面包袋、水壶、饭盒、野战餐具四件套等,其后续版本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依然是每一名作战兵员的标配,甚至连用到两德统一前夕的FKÜ-100/57野战炊车也跟普鲁士时代的“炖肉大炮(Goulashkanone)”相差不远。所以当我们讨论起NVA到底有多少地方学习苏军,又有多少方面直接继承前时代德军,从“粮草”这一点来切入相信会很有意思。

image003.jpg

FKÜ-100/57野战厨房。

image004.jpg

同上,被一名前东德老兵用于摆摊。

image005.jpg

1979年使用的改进版180-662型。

image006.jpg

一台野战炊车就足够一整个摩托化步兵连的主食。

 

驻地伙食

非常幸运地,三战始终没有爆发,换言之NVA的士兵大多数时候面对的还是驻地饭堂的热菜,不用像二战德军般越来越频繁地在作战间隙中掏罐头应急。

豌豆汤(Erbsensuppe)和猎户肠(Jagdwurst)切片是最常见的饭堂菜,毕竟各种豆类为材料的流食或浓粥因制作简单和饱腹感强而一直稳居德军食谱首位,至于比鲜肉更方便保存的肉肠则能为主食改良口味外加补充热量及蛋白质。

image007.jpg

豌豆汤,其实口感更像粥。

image008.jpg

Kelles牌的人民军口味豌豆汤罐头。

image009.jpg

猎户肠。

image010.jpg

肉炸猎户肠切片配通心粉。

猎户肠的主要成分为精瘦肉、猪肚、牛肉、盐、黑胡椒、蒜蓉、芥菜籽,其口感和大部分德式传统香肠差别明显,反而有点类似东欧式肉肠。NVA的炊事兵发明了种种用到猎户肠的菜谱,比如将其切片再油炸成“肉扒”、或碾成肉沫进行翻炒,最后搭配土豆、通心粉、素炖汤等上桌。除了军队,猎户肠在民间也十分普遍,到如今也是德国东部最受欢迎的香肠种类,可以用“东德版SPAM”来形容其地位。

image011.jpg

各种NVA食堂内的特色菜。

image012.jpg

托尔高军营的厨房。

当尉官以下的军人集中在士兵饭堂集中时,准尉以上的军官会有另一个分隔的区域。除LSK和Volksmarine外,很多陆军军营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军官餐室,但可在军官办公区在会议室、或寝区的活动室用膳,顺便作为非正式交谈的场合。

他们的主食标准和士兵一致,除周六增加诸如炒蛋或蛋糕一类配菜甜点,并供应饮料(尤其是咖啡)。诸如民主德国国庆日、劳动节、人民军成军纪念、圣诞节和复活节(是的,东德也过这两个节,但强化传统民俗而弱化教会色彩)等重要节庆,士兵们则在寝区走廊摆好餐桌,在正副连长的陪同下享用晚餐。

作为庆祝,当日的值班炊事员会制作诸如水煮猪肘(Eisbein)、柯尼斯堡肉丸(因其名的敏感性,在DDR时代称为“厨子肉丸”)、“死祖母(Tote Oma,一种混合了猪血的肉糜)”等主菜,配菜则是腌卷心菜和土豆泥。气泡酒、匈牙利香槟、啤酒等饮料只在圣诞节提供,当季度表现良好的连队还可以吃到烧鸡。只不过NVA的烧鸡通常是预先制作的,等需要加餐时才重新加热,很多士兵对其变老的肉质感到不满便戏称以“塑料鹰”。

image013.jpg

演习或实地训练期间就甭指望餐桌这种事了。

image014.jpg

讽刺片《国家人民军》里的圣诞聚餐场面。老实说真要了解NVA的话,看这部电影算不上什么好主意,里面还是有蛮明显的细节错误(比如尉官戴了士官的值日章)。

 

“原子面包”

自普鲁士时代开始,设立野战烘焙部队(Feldbäckerei)为前线供应新鲜面包已是德国最重要的军事传统之一。

NVA的指标要求在战时保证每一名作战人员能获得日均1000克的面包,各后勤营下附设的野战烘焙连需为此做好准备。跟野战厨房一样,野战烘焙挂车在操作时会产生显眼的炊烟,极易招来敌军炮火。为此,烘焙作业不时在凌晨进行,要用3个小时来制作足够一整个摩托化步兵营当日消耗的面包,再由运输兵送抵各个连队。

image015.jpg

1954年定型的野战烘焙挂车。

image016.jpg

同上。

image017.jpg

烘焙连队配送面包的场面,图片上用的是容量更大的1969式烘焙车厢。除日常的补给任务外,特殊情况下也要缓解民间的食物短缺,比如1978大雪灾期间。

image018.jpg

1969式烘焙车厢(模型)。

运送食物同样是需严格训练的工作,一旦公路连线被切断,运输部队则化整为零改用轻型越野载具、摩托车甚至徒步继续运送。整个冷战期间NVA依然有配发背扛式热食保温箱(Essenträger),野战厨房、烘焙连队、运输兵等一样要掌握最低限度的战斗技能或修筑工事技能以防万一。

image019.jpg

绰号“原子面包”的公发黑麦面包罐头。

除了上述措施,能随身携带或用直升机紧急空投的罐装面包也是必要的。任何一名从1965年到1989年服役的人民军士兵都吃过这么一种、标签为胡萝卜色的罐装黑麦面包:它净重500克,能保存15个月,味道说不上好却也坏不到哪里去。边防军在巡逻时会带上两罐,各大防核掩体里更是将这种罐头堆积如山。因那年代大家常煞有介事地说“美国佬扔原子弹,大家就得躲到地下吃面包了”,士兵们便戏称它为“原子面包(Atombrot)”。


“铁口粮”2.0

NVA起初并不打算沿袭二战国防军的“铁口粮(E-Portion)”体系,根据《乌布利希的士兵:国家人民军1956至1971》所指,1950年代的作战步兵携带口粮份额按规定为40克卡芒贝尔乳酪、40克意式香肠或猪肝肠、20克黄油、两个小面包、当日所分配的新鲜面包及果酱、麦芽咖啡、混合可可粉各一份。

image020.jpg

东德版“铁口粮”,右上角的罐头为扁豆汤。

1950年代末,国防委员会重新引入“铁口粮”区分,方便和平时的边防巡逻或开战后的快速突进。东德标准的“铁口粮”包含罐装面包、罐装汤和罐装压缩饼干各一份,理论上足够24小时的热量(作战环境下为12小时)所需。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维康纳(Wikana)”牌压缩饼干,其金属包装外贴有“1/2 E-Portion”标签,表示其8400大卡的总热量已胜任一份独立的“半铁口粮”。“维康纳”饼干的保质期为36月,同样因在地下防核掩体内大量储存而得“原子饼干(Atomkekse)”绰号。

image021.jpg

Wikana Kekse,如今在德国东部依然生产发售。

“铁口粮”2.0本身不包含任何饮料,因各部队的相关后勤会视其实际情况进行发放。如Volksmarine的第6海岸边防旅,其领取版本会额外加上1个香肠罐头、1份半可可脂巧克力、1瓶维生素饮料及1份葡萄糖。多出来的元件既能确保海上巡逻时的全面营养摄入,也可在救起海难遇险者后用作救灾物资。

image022.jpg

海巡快艇上专用的口粮补充件。

1970年代的单兵装备改革期间,NVA开始试行“K口粮”。K表示Komplekt,是苏联军事词汇(Кοмплект,“全套”)的直接音译,能在“全无可能部署野战厨房的环境”下满足48小时所需,或高烈度作战期间的24小时所需热量。

image023.jpg

“K口粮”的包装。

image024.jpg

开启后。

K口粮在华约同类型制品中算得上“终极口粮”般的存在,其包含的元件有——

image025.jpg

浓汤罐头*2

image026.jpg

肉类罐头*2

image027.jpg

香肠罐头*2 , 面包罐头*1(参见“原子面包”)

image028.jpg

半可可脂巧克力*1

image029.jpg

野营茶包*4

image030.jpg

盐包*2(竟然是苏联生产的)

image031.jpg

净水片*10+固体蜡块*3+火柴盒*1

尽管K口粮的生产量不低,奇怪的是两德统一前鲜少有士兵得知这款口粮的存在。其体积总和也大于东德制式步兵包所能容纳(何况里面本身也得带替换衣物、洗漱用品和急救物资等必备品)。因此有人怀疑K口粮实际是准备着核战爆发后当“生存口粮”,远非常规作战口粮。

 

“全餐日”:香肠罐头,各种各样的香肠罐头

最后,我们来说说NVA口粮最另类的一处——在同一时期,美军的MCI里有牛肉、火腿、鸡肉三大类,苏军的步兵包里有“Tushonka”炖牛肉罐头,联邦国防军携带各种罐装炖肉拌米饭——谁也料不到NVA解决士兵肉类需求的办法竟是:大量增加香肠罐头,各种各样的香肠罐头。

往好的方面想,NVA公发的香肠还是种类蛮多的:

image032.jpg

“肉血肠”,成分为猪肉、猪背肉、猪血和猪肝。

image033.jpg

“图林根红肠”,肉血肠的一种变体,跟东欧红肠完全是两回事。

image034.jpg

军版“猎户肠”罐头。

image035.jpg

“梳肉肠”,用猪脖肉制作,官兵们戏称其为“骆驼肉(Kamelfleisch)”。

image036.jpg

“肝肠”,成分为猪肝、黑胡椒、百里香、芥菜籽等。

image037.jpg

“Grobe Leberwurst”,即烟熏过的肝肠。

image038.jpg

“Landleberwurst”即混合了猪肉的肝肠。

另外有“意式香肠(Mortadella)”、“混合肝肠(Zwiebelleberwurst)”、“油猪肉(Schmalzfleisch)”三种罐头的图片没有找到。

严格来说NVA的香肠罐头味道并不差,问题是香肠罐头的保质期远低于罐装面包或饼干。后勤军官会在每个月随机挑一个周末举行“全套节(Komplekte-Tag)”,这一天值日的炊事员无需制作食物,只须把所有即将过期的罐头拿出来教大家消耗干净即可。官兵们对此的反响也两极分化得厉害:只因一些人原本有机会休班离营吃家人做的菜,却被迫留下来吃罐头。

image039.jpg

NVA-flieger.de的站长(当年是LSK飞行员)描述“全套节”的情景。

w

 

参考出处:

1, „Ulbrichts Soldaten: Die Nationale Volksarme 1956 bis 1971“, Rüdiger Wenzke

2, NVA-Ration K-Portion , MREinfo.com

3,Officiersschüler-Leben, nva-flieger.de

4,Wikana Online: Firmenhistorie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