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晒装备&国产测评 > 电影电视
  1. 内容

精读《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之三:枪械篇(中)

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斗场景幕后工作的不易,不是一句“专业”就能够概括的。导读:原打算枪械篇(下)把剧中的步枪和机枪都写进去。可是写着写着,发现光步枪就写了6000字,只好敷衍一下,先

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斗场景幕后工作的不易,不是一句“专业”就能够概括的。

导读:原打算枪械篇(下)把剧中的步枪和机枪都写进去。可是写着写着,发现光步枪就写了6000字,只好敷衍一下,先发个枪械篇(中)。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创作团队将历史考证、道具选用、剧情设置三者浑然一体,枪械道具不只反映历史,而且演出了个性和新意,从中还能看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斗场景幕后工作的不易,不是一句“专业”就能够概括的。阅读全文约需13分钟。


 

在开始步枪篇之前,先替其中两支枪“鸣谢”创作团队:

苏制莫辛纳甘和美制加兰德步枪,是朝鲜战争中对阵双方装备数量最多的制式武器,但在内地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中,这两种名枪却打了好几十年酱油,被“波波沙”冲锋枪和M1卡宾枪压得抬不起头,直到《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热映,才算真正翻身,找到了存在感。这要感谢剧组将历史考证、道具选用、剧情设置三者浑然而为一体的匠心。

所以说,创作团队围绕道具下的功夫,可不是张口就来的一句“专业”那么简单。

图片

莫辛纳甘家族,志愿军主要装备M1891/30和M1944

图片

不同批次的加兰德M1,白圈内是罗厚财用的型号

四、步枪篇

    ①苏制莫辛纳甘M1944步枪和美制加兰德M1步枪

莫辛纳甘M1944和加兰德M1,应该是本剧最引人注意的两支枪。原因很简单:这两种枪在内地电视剧中不多见,二者的绰号“水连珠”和“大八粒”,又格外生动上口。所以,笔者把它们放在一起。

图片

难得一见的“水连珠”和“大八粒”两支名枪同框出镜

莫辛纳甘M1944

莫辛纳甘是步枪王国百年名宿,从沙皇时代起就为俄国打天下,经不断改进,走过两次世界大战,护送苏联登顶超级大国,在朝鲜战争“华丽谢幕”后,便随着自动步枪时代的来临而退休,但又一直“退而不休”,至今在国外一些局部武装冲突中,还有它的身影。

早在清末,莫辛纳甘就进入了中国,因其动作利索、枪声清脆,中国人将其连续射击比作水滴溅落,称之为“水连珠”。在旧中国,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和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都使用过不少莫辛纳甘步枪。小说《林海雪原》中,就有“孙达得端起水连珠当当两枪”击毙土匪的描写。

但中国装备莫辛纳甘最多的军队还是志愿军。抗美援朝进入1951年,志愿军批量换装苏制轻武器,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莫辛纳甘步枪,仅在1950年11月中方领导人首次向苏方领导人提出的军援需求清单上就有14万支。

最初拿到的型号主要是较老的M1891/30,不太适合中国人体型,且后坐力偏大,很多还是二战退下来的二手货,附件缺失,可靠性欠佳,拉枪栓、扣扳机动作生涩,部队对其评价不好,还给起了个外号“脚蹬枪”(指冬天枪栓冻硬后要用脚才蹬得开)。战士们甚至有情绪抵触,不愿拿用顺手了的日制、美制和国造枪械去换莫辛纳甘。

剧中,老兵油子罗厚财总想丢掉配发的苏制“水连珠”,弄把缴获的美制“大八粒”,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现象。

剧中罗厚财拉着副连长要“大八粒” 

笔者曾经与一位原64军(1951年2月入朝)的离休干部聊过抗美援朝的事,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八路,谈到他们换装的苏制武器时,皱了皱眉头,说:“那个九一式(指M1891/30)啊,真不好使。”可见负面印象之深刻。

后来情况逐渐改善,苏方提供了莫辛纳甘二战后期最新改进型——M1944卡宾枪,比老型号轻便、紧凑、可靠,且精度好、威力大。由于部队反映不错,我国遂引进M1944的全套技术资料和设备进行仿制,生产了新中国第一代制式步枪——五三式步骑枪。这是后话。

笔者臆测,剧中的M1944主要就是由高仿的五三式“扮演”的。

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

五三式步骑枪

图片

中朝战士手举M1944庆祝

346.6高地争夺战发生在1951年10月,而剧中七连战士已普遍装备了M1944,这似乎稍早了点,M1944应该是到1952年才大量配发志愿军一线部队的。但仔细想想也是:当年志愿军用的那些二手的M1891/30,还有多少能“活”到今天呢?不能太难为道具组了。

莫辛纳甘属于太爷爷辈的枪,所以,剧中演员拿的枪枪身大多可见磨损,而且貌似普遍有刺刀掉落(或是丢失)的情况,有些枪上的刺刀应该是重新用螺丝拧上去的五六式三棱刺刀,而不是原装的五三式四棱刺刀(估计找不到了,老古董),不知是道具本就老化,还是特意做旧处理。

总之,整体效果很符合当年志愿军接收了许多二手货的史实。

图片

剧中“水连珠”的枪身磨损明显       

红圈中的枪管也出现磨损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关于M1944,剧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临阵换枪”情节

第二集,346.6高地3号阵地上,七连被美军火力点阻挡,李延年命五班长射击敌堡的机枪射口。五班长来到李延年身边听令时,手握M1944;随后,当他接近敌堡、举枪瞄准时,却拿着中正式。如下图。 

五班长来找李延年时,手持M1944

图片

五班长瞄准敌堡时,手里的枪换成了中正式

本来,在七连的各位班长中,五班长韩冬年属于M1944的“忠实用户”。二班长陈衍宗惯使“波波沙”,八班长滕桂桥在攻上高地前把M1944换成了中正式,而他,就像罗厚财抱怨的“发了冲锋枪你不使,天天抱着个水连珠子”。可是,到了紧要关头,连这位特等射手也不放心二手“水连珠”的质量,为了完成高难度的夜间精确射击任务,还是换上了一起从内战走过来的老伙计——国产中正式步枪。

看来,剧组是充分了解当年志愿军战士对“脚蹬枪”的牢骚,并用这样的方式悄然的表现了出来,心思很巧。

罗厚财恐怕是没注意到班长换枪的事,否则后来班长勒令他把“大八粒”换回“水连珠”时,他肯定怼回去:“你都能换中正式,凭啥我就不能换大八粒?”(哈哈,开个玩笑)

或许是由于在抗美援朝时给中国人留下过不佳的印象,从黑白老电影时代起,“水连珠”就一直充当背景墙,比如《上甘岭》中大队志愿军手持“水连珠”冲锋的镜头,至于近镜头和特写,想都别想,差不多全让“波波沙”和“波波斯”冲锋枪占去了。

剧中M1944的最大亮点,其实是在第四集七连增援346.6高地时,莫辛纳甘标志性的复古风刺刀大显威风(尽管道具并非原装只是形似)。李延年身先士卒,手持上了刺刀的M1944,一连刺倒几个敌兵,白刃格斗中的哧哧钝响,想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片

李延年率队展开白刃战的场面

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刺刀打开状态 

本来,性格剽悍的俄国人在设计莫辛纳甘步枪时,便强调在拼刺刀中占优势,其初衷就跟李延年带队冲锋的口号一样:“能打白刃战的才是真正的英雄连队!”

这一段戏,可以说,是道具个性、历史原型、英雄情怀的上佳融合。

加兰德M1

莫辛纳甘M1944再好,也是栓动步枪,在老战士眼里肯定不如半自动的加兰德M1香。所以罗厚财一口一个要“大八粒”,先是跟副连长拉拉扯扯,后又和五班长磕磕碰碰,弄得李延年出面来调解。这一来,“大八粒”在观众中可是深入人心了。

手持“大八粒”的美军士兵是美国二战胜利的符号之一,恰如端着“波波沙”冲锋枪的苏联红军士兵。

美国(加拿大籍)枪械设计师加兰德的这一杰作,使美军成为世界上第一支全面列装半自动步枪的军队,从而取得了巨大的近战火力优势,得到官兵上下一致的肯定,名将巴顿称之为“有史以来设计得最出色的战斗利器(the greatest battle implement ever devised.)”。

早年美国在对国民政府的军援中,并没有批量提供加兰德M1,因此,志愿军的“大八粒”主要来自于抗美援朝中数以万计的缴获。这种步枪动作可靠、射击准确、操作简便、结实耐用,备受志愿军步兵喜爱。“大八粒”的缺点是对中国人的体型来说偏重偏“肥”。不过东北大汉罗厚财一米八几的身板,这个问题对他不那么要紧。

加兰德M1半自动步枪

抱着加兰德M1步枪的志愿军战士

第二集,罗厚财用“大八粒”连续发射燃烧弹(?)照明引导,五班长用中正式对敌堡射口里的机枪手“点名”,两个神枪手的紧密配合,创造了在夜战中仅凭机械瞄具、用步枪打垮敌机枪工事的范例,是全剧最令观众津津乐道的情节。

本来,“大八粒”与“水连珠”同病相怜,长期以来只在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中当个“大群众”,而本剧中这个电光石火的战斗场面终于使“大八粒”一战封神,痛快翻身。

不过,剧中罗厚财给李延年看的“燃烧弹”,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加兰德M1配用的子弹。从下图可知,加兰德M1使用的是双排8发漏夹供弹,而罗厚财手里拿的却是单排5发桥夹,只是笔者眼拙,加上演员手指的遮挡,看不真子弹的型号,惭愧+3……

毕竟是在内地,加兰德M1这种美式步枪作为道具还有,原装配发的子弹可就难找了,更不消说燃烧弹这类特种弹。估计第二集打敌堡射口那段,弹道和火光应该都是做的特效,所以看不到罗厚财举枪击发的正面镜头。笔者猜测,剧组实在无法弄到原装子弹,就采取了给那5发道具子弹弹头涂上特种弹标记色的方式来解决。

图片

罗厚财给李延年看的子弹是单排5发桥夹  

图片

加兰德M1步枪的双排8发漏夹 

但此处有一个争议:罗厚财的“大八粒”发射的,究竟是燃烧弹还是曳光弹?这就是为什么前面笔者第一次写到燃烧弹时打了问号。看颜色吧,有点蓝不蓝、绿不绿的,如果是绿色,那是苏、中等东方阵营诸国的曳光弹标记色,而美军的曳光弹弹头则是涂成红色或橙色;如果是蓝色,正是美军燃烧弹的标记色,但道具颜色涂得太深了,美军燃烧弹弹头的蓝色是比较浅的,如下图。看弹道吧,似乎不太像曳光弹,看弹着点吧又像曳光弹。只能说,假如剧中设定的逻辑是“绿色弹头-曳光弹”,那就是不正确的,假如是“蓝色弹头-燃烧弹”,那么是正确的,但道具上色过重。

美军部分特种枪弹,蓝色为燃烧弹(图片来自网络) 

剧中“大八粒”在我方战士手里大派用场,在它的原主美军手里倒没什么表现。唯一给人还留下点印象的,是第五集美军进攻346.6高地时,出现了“大八粒”装上M7枪榴弹发射器发射枪榴弹的镜头。

如下图,朝鲜战争时美国陆军战斗步兵班的枪械编制中,规定一个班要有4支加兰德M1配装枪榴弹发射器。显然剧组在这方面是做足了功课的。而且由于道具中“大八粒”偏少,这样的特写,也有利于提高这一“枪械主演”的存在感。

图片

朝鲜战争美军班组武器配置(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美军士兵手持装M7枪榴弹发射器的M1步枪 

剧中出现的M7枪榴弹发射器

  

②M1卡宾枪

M1卡宾枪是内地近代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常客,知名度比“大八粒”高得多,一般观众提起卡宾枪就会想到M1。抗美援朝老电影中,钢盔遮脸、斜挎卡宾枪、脚蹬大头皮鞋,是美国兵的“标准形象”,本剧也不例外。

M1卡宾枪(不带刺刀座)

M1卡宾枪在二战中生产了数百万支,不仅是美军制式装备,也是旧中国第一种和唯一一种列为制式装备的半自动步枪,由于出口中国的数量不太多,要从国民党军精锐的美械部队手里才能缴获,所以当年在我军中背上卡宾枪是很有范的。像老电影《南征北战》,高营长送给民兵队长赵玉敏一支卡宾枪,双方的表情,用今天的话来说,有那么点凡尔赛。

图片

《南征北战》中高营长送给赵玉敏卡宾枪

后来的朝鲜战争中,由于大量缴获,卡宾枪对我军来说也不那么稀罕了。

与“大八粒”同时博得中美双方官兵的称赞不同,在朝鲜战场上对M1卡宾枪的评价两极分化:精瘦灵活、吃苦耐劳的志愿军,青睐它的紧凑便携、射速较快、后座力小,人高马大、钢多气少的美国兵,却嫌弃它火力不足、太过“娇气”、如同鸡肋。小家巴实跟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啊。

本来,M1卡宾枪就是给军官、炮手、司机、通信兵这些不用冲在前面的人的自卫武器,性能当然赶不上“大八粒”,可制造了那么多,总得用起来,许多美国兵还是要拿着它上阵。但毕竟生死攸关,一线步兵的手里肯定是“大八粒”多、卡宾枪少。而剧中美军群演的道具,则是卡宾枪多、“大八粒”少。这就要考虑到内地影视道具资源中,两种枪多寡不均的现状,一厢情愿地要求创作团队做到与史上美军一线步兵实际装备情况严丝合缝,那是不现实的。

本剧中,M1卡宾枪虽是美军一方出镜很多的枪械道具,但存在感真心不强,这恰好跟史上美军一线步兵视之为鸡肋的状况相似。

剧中志愿军一方也没给M1卡宾枪什么表现机会,唯一提了提它的是在第五集,七连战斗力垫底的文书王毓文兴奋地向李延年报告:“我打死两个敌人,缴获两支卡宾枪”……

看来,M1卡宾枪在“枪械群演”中数量虽不少,但却处于鄙视链底端。长期被它压制的“大八粒”,总算可以对它扬眉吐气了,哈哈。

图片

王毓文向李延年报告缴获两支卡宾枪

  

③斯普林菲尔德M1903A4狙击步枪(带2.5倍M73B1瞄准镜)

可能许多观众对M1903A4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雷恩》,八人小分队中神枪手杰克逊的演绎。不过这种枪在内地影视剧中还是少见,所以在本剧中出镜颇为抢眼。

《拯救大兵雷恩》中杰克逊使用M1903A4

使用不同瞄准镜的M1903,最下方为A4 

M1903A4是剧中唯一带光学瞄准镜的枪械,算是枪械群演中的“技术担当”。但其实,这个“技术担当”,也是半路出家的。

斯普林菲尔德M1903之于美国,就跟莫辛纳甘之于俄国、毛瑟98步枪之于德国一样,是栓动步枪界的老资格,早在一战前就成为美军制式步枪。

二战中,为适应作战需要,主要参战国纷纷从制式栓动步枪里挑选出一些优等品,或对其进行细部改进(换装高精度枪管、改变拉机柄形状等)后,加装光学瞄准镜,改行干狙击。

M1903A4就在这一波中应运而生,水平也不算上乘:瞄准镜倍数及可靠性都不高,装上瞄准镜后无法使用桥夹快速装弹,只能手动一发一发装填(这也是普通制式步枪改行干狙击的通病)。为了用光学瞄准镜而取消了准星、表尺等机械瞄具(如此,卸下瞄准镜便没法瞄准了),这跟后世专门设计、枪弹专用的各种职业狙击步枪是不能比的,不过作为战时应急产品,够用了,而且一用就用到了越南战争。

旧中国的人对斯普林菲尔德M1903并不陌生,二战后期,美国给中国的军援里就有这种枪,曾被意译为“春田(springfield)步枪”,因其与民国中正式步枪相似,中国人还给它起了个外号“花旗中正式”。解放战争中我军也缴获了许多,所以基本操作要领对志愿军战士不成问题。但带瞄准镜的M1903A4,可就物以稀为贵了。

可能是想强调M1903A4有效狙击的距离不够远,第四集中,美军埋伏在高地上的射手击中七连副连长头部致其牺牲,经验丰富的李延年判断出敌人离得较近,让张排长拿六〇炮把他轰出来,然后五班长、罗厚财等人冲出战壕将其击毙。没多久,头天还念念不忘“大八粒”的罗厚财,顶着批评、冒着炮击跑出去把敌尸旁那支M1903A4捡了回来,还略带辛酸地黑色幽默了一句“我坏了都不让它坏了”。随后,这支枪成为三人狙击小组的杀敌利器。

从细部看,剧中这支M1903,虽然没有准星,但其实也不是狙击型的A4,而是普通的标准型。由下图可见,A4(下)比标准型(上)少了准星、表尺和侧面护木凹槽,枪托形状也不同。而从再下面一张图可看出,五班长手里的枪有表尺和侧面护木凹槽,这就表明它并非真正的M1903A4。

图片

M1903标准型(上)和A4狙击型(下)的区别 

图片

五班长抱着的枪有凹槽和表尺  

在内地,标准型M1903应该还好找些,毕竟当年敌我士兵都大量装备,而专给神枪手用的狙击型M1903A4就难为道具组了。据称其总产量不到三万支,而且从二战用到了越战,如今要找一支原装能用的,谈何容易。

即使是本剧用的标准型M1903,也有年头了,看上去拉机柄都有些松动,而且很可能跟“大八粒”一样,是有枪无弹——镜头中,该枪击发后拉栓也不见弹壳抛出。尽管如此,剧组仍然用心良苦地把这支枪的准星卸掉了,并装上了酷似M73B1的瞄准镜——即使因条件所限做不到形似,也尽量追求神似。

 

④中正式步枪和三八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作为民国兵工业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也是内地近代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枪械道具的主力军。

图片

中正式步枪(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在枪械篇(上)提到过,志愿军在批量换装苏制装备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大量国内作战时缴获的武器,中正式是这当中的重头。作为德国名枪毛瑟98的“亲戚”,在产品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中正式在栓动步枪里还算可以的。有些用惯中正式的战士,一度还不愿拿莫辛纳甘步枪换掉它。像前面说到的八班长,在上阵地前就把“水连珠”换成了中正式,如下图。

图片

第一集集合时八班长背着“水连珠”

图片

第二集上阵时八班长换了中正式 

剧中七连使过中正式的人不少,指导员李延年、五班长韩冬年、八班长滕桂桥和张安东都在内,李延年用中正式杀敌时,还给了一个类似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视角,如下图。而且剧中有的正面射击镜头不是特效,可以看到抛弹壳的动作,可见中正式在“枪械群演”中老当益壮。

图片

李延年使用中正式毙敌的画面   

至于三八大盖,观众实在太熟悉了,除了第一集露个脸、充当背景墙,剧组就没再让它登过场,免得抢了“水连珠”、“大八粒”等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的戏份(笑)。对这位最没存在感的“枪械群演”,笔者也就不多说了。 

本篇就写到这里,下一集枪械篇(下),将重点介绍剧中的机枪和部分其他火器,包括在网上议论较多的、所谓“RPD轻机枪穿越了”的问题。w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