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随笔:说说我与单兵装备的因缘
谁还没个爱好呢?
收藏,恐怕是相对来说起步门槛最低、最有群众基础、也是涵盖范围最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了。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只要法律允许,都可以成为收藏的品类:上到豪宅豪车、金银珠宝,下到果皮纸屑、鸡毛蒜皮。某类物品的集合,只要对于它的持有者构成(单纯实用目的和经济价值之外的)意义和价值,就可以称之为“收藏”,这就是我对收藏的定义。我也相信机核的各位朋友也或深或浅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藏。去年第33期 g.talk 的主题就是收藏,大家都展示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其中好多藏品也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上篇
玩军品收藏的年头算不上长,但也算有几年了。如果不把中学时期穿着一身山寨货拎着WELL的16A手拉满山疯跑的年代算上,正经开始接触军品是从2009年底退伍算起,至今也将近九年了。不过最近越发觉得,似乎遇到了瓶颈。
回想当年,最初从Airsoft转到美军军品收藏,第一件军版是退伍之后没多久,在风语者论坛二手区收的一件CB色的MOLLE II 200R SAW 弹链箱包,于是从陆战队现役造型开始入坑。而后随时间线逐步往前推移:先是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入侵巴拿马“正义”行动(Operation Just Cause)、武装介入格林纳达“暴怒”行动(Operation Urgent Fury)等,最后到越战时期造型。但其实大约从2013年起,新收藏品的方向就不再以凑齐造型为目的,甚至也不局限于陆战队,而是转向以装具这一品类的收集和研究。所以后来收了很多一战和二战时期的美军装具,但尽管直到现在我也没去配这个时期的作战服和其他藏品。
由于精力和财力更为集中,这段时间收齐了涉猎范围内绝大多数常见的美军装具。可以说从二战时期一直到2000年后,美军配发普通步兵的主流装具在类别上收集全了,每个类别至少有一件。像M-1956和ALICE这种比较容易找到的东西甚至还收集了多套不同年代的版本。一些相对稀有的收藏品这么多年下来也有幸碰到过几件,而且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以高价购得的。
在这过程中,随着藏品不断丰富,我也写过很多关于装具方面的稿件,包括装具系统的介绍、历史背景挖掘以及版本细节对比等。其中大多数稿件是在2012年我第一篇发表在纸媒上的《FILBE》之后撰写的。
“相对于各种武器和载具,单兵装备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整个军费预算里,都是极不起眼的一小部分,之前鲜有人对着方面持续关注和挖掘,那我就来试一试吧。”
我就是这样想的,开启了一段写作的经历。
这段时间是很快乐的,不仅有稿费收入以及文章发表的成就感,还有在写稿时查阅资料获得新知识以及不断入手新藏品的的满足感。直到现在我还非常怀念2015年我开始还房贷之前那大半年时间,那时候刚涨过一次工资,还没有房贷压力,每月可支配的现金甚至比现在还多。从数量上来说,包括几个主要的大件在内,我现在的大部分藏品几乎都是在那段时间积累的。最初文章发表在《军事装备ARMS》杂志上。2015年这本杂志遇到刊号问题,于是我转而和指文图书合作,创办了新的MOOK系列《单兵装备》继续发表文章。
迄今为止,所有我曾经发表过作品的杂志和书籍
然而最近两年,这种快乐却在逐渐消失。一方面常见和主要的美军单兵装具品类几乎尽数收齐;而稀有品类和各种试验版收藏品又很难碰见,很久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件放出来卖的,偶尔有也是难以承担的高价。收藏这门爱好,是要靠持续入手新的藏品来维持的,于是开始像很多军品收藏玩家那样,陷入了细节版本黑洞,比如:
“1990年合同号这一批的LC-1夹包和其他年份不同,颜色是特有的墨绿色” “真正的二代TCU是带肩绊的,这件已经是没肩绊只有收腰绊的二代半了” “M-1967水壶包能分出4个版本来,1968、1969、1972和1974,每个合同号的产品之间都有细节区别” “M-1956指北针包早期版只有盖子部分有包边,本体部分没有。后期版才是全包边的” “四丛MOLLE II不要收2003年合同号的,要收就收1997年合同号SDS产的”
诸如此类。
不得不说钻研细节版本区别这件事确实上瘾。那阵子最高兴的就是收集到了一个手头没有的版本,或者是发现了别人没注意到的新的版本细节区别。后来和国外玩家交流发现,很多年头久一点的收藏玩家在这方面的执着程度让人感到吃惊,有一些玩家在自己的收藏领域里,不仅收齐了某个物品全部不同厂家生产的版本,更有甚者还收齐了不同厂家不同年份生产的版本,全都摆出来颇为壮观,让人望而生畏。
美国军品收藏玩家收藏的不同厂家生产的一战时期美军 M-1917 背包。从左到右依次是:RIA 1917; Simmons 1917; Simmons March 1918; P.B. & C. 4-18; P.B. & C. 1918; and L.C.C. & Co. 10-18.。这还只是版本堆积的冰山一角。而我只有其中最容易收到的RIA生产的版本(图片来源:aef-doug.startlogic.com)
我一度十分仰慕这类玩家,将之视作自己的目标。有段时间我写的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描述这些细微的版本区别。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收了很多几乎没有区别的东西,他们之间可能只有油印里几个字的区别,或者只是颜色稍微不同,感觉并不有趣,渐渐地失去了入手新藏品的快乐,只觉得自己浪费了钱。
这张表情其实就是我改的
当然这并不是在说玩版本不对或者不好,这也是收藏领域里的一种玩法。甚至在广义上,所谓收藏玩的就是这个“版本”。但对我来讲,已经对版本收集这种事失去兴趣了。在以前网络没这么发达的时候,如果想了解一个东西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是要收集到(或者至少是看到)实物才能了解到;而现在只需要买到任意一个版本的东西,然后上网查查就明白了。一些常见的藏品甚至都不用专门找资料站,光是电商平台上不同的卖家提供的商品图汇总一下基本上版本就全了。
一直以来我也在尝试扩展收藏的领域。比如英系装具以及美军装具的海外仿制版或修改版等。也尝试收一些装具之外的东西。比如今年上半年收的M19望远镜以及M49观察镜。但说到底我并不关注光学,花了大几千块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却喜欢不起来,感觉很亏。也打算扩展一下视野,到国外去找找。这些年去过香港、台湾以及日本。还真找到一些东西,也认识了很多国外玩家,建立了交流关系。
而就在几个月前,指文方面的编辑通知我由于书号收紧,我一直供稿的《单兵装备》MOOK丛书被砍了。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系列销量不佳,稿件来源也很成问题,书号收紧就只能从下往上砍。这件事对我也是一个警示。其实在更早以前,我妈看过我的稿件之后给出的评论也是:我写的东西从技术层面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资料考证和引用足够详细,描述用词也十分准确,但缺乏必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总有一天这类东西我会写烦了,不愿意再写了。现在看来,我妈的这句话还真是很有前瞻性。
其实大约在两年前我也多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尝试着写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旅行游记什么的,至今仍然保持着每次旅行必写游记的习惯。2016年末我参加了机核举办的GCAA 征文活动,写的是自己最喜欢的FC游戏《嘉蒂外传》。在记录和翻译这个游戏的相关资料之后,我分享了一段当年我和这个游戏的故事。这篇文章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而后还在机核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包括游记、单兵装备科普介绍、军品和时尚、历史挖掘等不同题材,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也感受到了跨越领域边界获得的益处。因此我认为这可能是一条能够继续走下去的路。
下篇
上面写了这门爱好是怎么来的,那这篇就来聊聊结束——别担心,并不是要退坑,只是我觉得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毕竟我们或早或晚,总要面对这一天,对吧?但是一般来说,对于仍然还在持续这份爱好的人来说,退坑并不是自己当前愿意看到的。玩军品的这些年间,目睹了很多人的退坑:有熟悉的朋友,也有不熟悉的朋友,更多的是不认识的陌生人。而退坑的原因也基本都是出于现实的原因:婚育、家庭变故、家人反对、搬家、工作变动、经济困难等。
先说三个这几年我碰上的出坑的故事吧。
其一:
收藏夹里一直关注一家同好的店,最早只是出一点自己买多余的藏品和闲置的东西,然后某一天开始大量低价出藏品,再后来是女用化妆品,现在是婴儿玩具和买多了的奶粉……虽然从来没跟他聊过,看这变化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
其二:
2016年底的时候,我在闲鱼上看到有人在低价出售二战原品装备,我只花了180元就买到了一套成色很好的卡其色 M-1936 背包。按照行情,180元可是连其中那条原配的双环背带都买不到的。店里还有其他不少二战和越战美军原品装备出售,同样也是十分低价。在商品描述里,卖家透露是老婆不让玩了,必须短时间内全部出清。虽然卖家在商品描述里没有说一个不字儿,但这些远远低于行价销售的藏品仍然透露出了十分的凄凉。 这个包我买到手之后发现比我自己原本收的那套还要新,而且还和我手里的版本不同。于是留言给卖家说:如果你愿意,一个月之内可以按原价从我手里再买回去,我只是需要留一份照片。然而直到现在,这位卖家也没有再联系过我……
就是这套 M-1936 背包。180元放现在,甭说那条带子,怕是连一套上点档次的复刻品都买不了了
其三:
一位在淘宝上开店变卖自己丈夫的藏品的妻子
大概是2014年,我在淘宝上闲逛的时候,推荐栏给我推送了一个奇怪的附包装备,看着像是加长放大版的美军 M-1956 弹匣包,但上面印的是英联邦的箭头标志。商品标题只有一个“包”字,商品描述一个字都没写。仔细看了半天,虽然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但至少不会是仿制品或假货。价格也不贵,就买了下来。买回来之后查证资料,了解到这是澳大利亚 M-88 装具。店里还有一些其他澳军收藏品,都是在国内乃至国际军品市场里都不常见的东西。我介绍给了我一个玩越战澳军的朋友,他在这家店搞到了找了好几年都没得手的澳军版两夸脱迷彩水袋和澳军迷彩雨披。 和这家店的店主沟通发现对方其实并不懂这些东西,所有这些收藏品都是她丈夫的,这才有了前文那段对话记录。
在这家店买到的澳大利亚版 M-1956 弹匣包
从客观来说,我当然很乐意碰到上文这样的卖家,我自己手头的很多相对稀有的藏品就是以这种方式,以远低于行情的价格入手的。但同时,面对这种卖家的时候心情也会十分复杂,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又有一个可怜的人,迫于各种压力,低价抛售自己曾经的心爱之物。即便是由于兴趣转移,开了新坑而出旧坑,也要比被迫出坑要好。这个时候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一只秃鹫,在野外寻觅死去的猎物,抢在其他人之前挑走最好的部分。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好。
而且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免不了要问一次我自己,如果将来我也无可避免地面临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婚姻,也许不仅仅是爱情的坟墓。Maxpedition 的这个“GAME OVER”贴章可以说十分现实了。我一个朋友结婚的时候我送过他一枚
经过数年积累,我用淘宝的收藏夹功能收录了全淘宝几乎全部军品收藏品卖家,其中绝大多数并非职业卖家,而是同好玩家开的闲置店。我还借 MGS 系列里“贤者的遗产”的梗,给这份店铺清单起了一个名字:“闲者的遗产”。得益于此,每天只要刷收藏夹上新就能知道哪家有新货了。收录店铺的数字一度接近一千,后来因为陆续有店铺注销或改行而被移除。多年以来,我通过“闲者的遗产”捡漏无数,也见证了很多老玩家犹如超新星爆发一般的出坑瞬间
“闲者的遗产”
Admit it! You're after the Idler's Legacy! The secret fund established by the former manager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language militaria community. That's what you're looking for isn't it? A list of countless militaria dealers, hidden all over in Taobao. And you're looking for a record of where all that the list is hidden, right? No matter. The Idler's Legacy is safely in my possession, in the vault of G.I.H.Q. You will never lay a finger on it!
也许和其他被迫出坑的玩家一样,当我面临这种情况时,同样不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至少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什么,以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曾经的研究和付出。实际上这也是我最初开始研究和写作的动力,也是Gear-Illustration.com网站创办的主要动力之一。
然而即便没有外界原因,自己也可能失去对这份爱好的兴趣,这同样也是不希望看到的。
维持任何兴趣爱好都需要一个持续的投入,无论是精力还是经济。对于收藏这项爱好而言,这两者同样重要:不仅需要能持续购买新藏品的经济实力,还需要对该领域的持续关注、钻研,包括挖掘新的关注点、对收藏品本身的研究(如真伪辨别、版本区分、年代判断等)以及相关的资料收集和研读等。对于任何收藏品类都是如此。然而这其中起主导和推动作用的,我认为仍然还是持续获得新藏品的的新鲜感和满足感。
在收藏这门爱好刚起步的阶段,积累藏品的过程是很美妙的。在这个时候,哪怕只是买了一个公发的弹匣包或者腰带之类的大路货,即便快递员派件稍微晚了一会儿,也一定要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能派件,而且入手之后还会新鲜好久,视若珍宝。
就算没有什么收藏方面的爱好,我相信每个人也都曾期待过邮递员叔叔按门铃的声音(然而这张图只让我想起刚刚被USPS痛宰的50美元运费(图自网络)
但如果持续对一个领域投入长久的持续关注,最后会碰上这样的问题:不仅获得新藏品会越来越困难,而且获得新藏品所能收获的新鲜感越来越少,即便这件东西你已经期盼了好几年。
以我的情况举例来说,我专注于美军单兵装具收集,这么多年下来有明确目的想收的东西,除了各种试验版,大概就剩M-1967 USMC这类配发数量稀少的装备了。然而在收藏品市场上,你追寻的东西同样也是其他人追寻的东西,这些有明确目的还想收的藏品在市面上非常稀有,很少流通,可能好几年才会遇上一件价格和成色都合适的。而另一方面,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对这些还想收的东西已经太过熟悉和了解了,真等到入手的一刻,恐怕也只剩例行公事一样的拍照存档写页面,然后扔到箱子里再也不会拿出来了。“哦,这东西我有了,就这样吧”,大概只剩下了这样的感觉。恐怕很多人就在这个阶段,兴趣的热情逐渐熄灭,最后不玩出坑了吧。
之前和朋友阿凯也聊过这个问题,最后我们的结论是这样的:如果想维持一门收藏爱好,在适当的时候拓宽视野是非常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开新坑。而实际上长久以来这样是我的做法。一般在收藏这门爱好刚开始的时候,都会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很少人会在一开始就想到这个目标达成之后会怎样。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半途弃坑,一般都会顺利达成目的,并且成功地为自己设立了新的目标。
原文发表于武具视觉资料站个人博客,分为第一篇和第二篇,有增删改动。
头图摄影:老刀。
扩展阅读:原创译文《分享给军品收藏玩家们的一点经验》(Tips for collectors)。这篇文章的原作是比利时的一位专注于二战美军空降兵相关收藏的玩家,有着将近20年收藏经历,总结而成这篇博文。和原作者沟通之后获准转载并翻译成中文,以飨国内同好。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