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军品服装 > 作战服装
  1. 内容

越战虎纹迷彩秘史:中

继续越战文化遗产的探究

3.虎纹的诞生的特殊背景

1694482592353.jpg

(深陷越战泥沼的美军)

因美军深陷越战泥沼,面临着迫切的战备需求,而又远水难救近火,所以继朝鲜战争后,日本又再次进入了美军的视野。

1694482615918.jpg

(二战后的日本一片萧条,工业更是百废待兴。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焦土上,孕育出了发展奇迹) 

在越南战争时期,日本的横滨存在着一个单位:APA(US ARMY PROCUREMENT AGENCY 美国陆军采购局,下文简称APA)该单位是美军在日本的物资调拨的一个窗口单位,当时被称作“越南特需”。

1694482635211.jpg

(冷战时期日本尼康/Nikon相机的工厂。50年代的朝鲜战争让日本的轻重工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也为后来的“越南特需”打下了基础)

相信熟悉越战时期美军军品的朋友都知道设置在旧金山的DSADefense supply agency,国防供应机构,下文简称DSA),原本美国国内外和美军相关物品的调拨生产,都是由他们负责。他们的具体工作是在当时负责全部的物资和周边的原则下,对美国商家进行招标然后执行调拨生产,结果却发生了意外的状况:因越战需求激增,当时光靠国内的生产无法负荷其需求量,所以这个时候初次外包生产工作就开启了。

1694482671155.jpg

(越战时期国防供应机构标志DSA/Defense supply agency)

按照越战的时间轴:1963年投入美军一万二千人,到1964年二万三千人,然后到1965年的五万四千人,从特种战争转向局部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兵员的激增,以及海量的军备物资需求,DSA利用地利优势以及再三合计生产成本之后做出了决定:将生产线转向亚洲。

1694482687479.jpg

(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军备物资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

为越战提供必须的军备物资,从事海外调拨的DSA决定经由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司令部,到达位于日本座间的美军顾问团,再发布指令给原来位于日本的APA,进行在日的调拨生产。


1694482699126.jpg

(越战虎纹生产调拨示意图)

同样的,他们也发布给了位于韩国的KPA(KOREAN PROCUREMENT AGENCY,韩国采购办事处,下文简称KPA),而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商,则是而透过CTC(CENTRAL TRUST CORPORATION,中央标准局,下文简称CTC)。统筹认证来参加APA的生产竞标。

自此在完全公开的状态下,几乎都是这三个窗口在为美军在亚洲的行动提供军供物资,并且相互竞争。

1694482741086.jpg

(越战时期日本港口。每天都有大量美军的军需物资被运往越南)

APA这个窗口,透过越战拥有了美军越战军需物资的生产详细资料,其中和这些物资有关的日本生产公司、工厂、相关厂商都被称为“越南特需”。

当然APA也并不是全数将这些项目全部交给日本厂商独吞,如之前所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也参与其中的竞争并且得标。 

1694482749194.jpg

(1965年位于冲绳的美军汉森营地附件。那个年代的冲绳于其说是日本的行政区,倒是更像是美国的领土)

当时最早也是常见的模式是-APA在日完成生产原布料和迷彩印刷工作,印完以后的布料再送到位于冲绳的工厂缝制之后出货。理由是到1971年归还约定为止的冲绳是美国的一部分,将作战服交给位于冲绳的工厂,也是当时美国保护政策中的一环。

这有点像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而这也是现在冲绳地区有相对多数量虎纹迷彩的原因。(当然也有说法,部分虎纹迷彩有在冲绳当地选材印染生产的。)

1694482758916.jpg

(老美喜欢玩贸易保护主义由来已久,并不是特朗普的特例)

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厂商也得以介入,他们也是采用类似模式,成功中标的韩国或者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家,可能也会向日本的厂商下订单来定制印好的布料,然后进行加工。(也有部分是他们自己印制的)

1694482807966.jpg

(越战时期韩国除了帮美国做了部分军需供应,还曾直接派兵参战。图为在越南作战的韩国首都师团“猛虎部队”)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在印染上的技术水平可谓是相当之高。

1694482817614.jpg

1694482832124.jpg

(不论是美军还是南越部队都对虎纹都有着旺盛的需求)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虎纹花纹都是在日本印制的,韩国、中国台湾也有进行同样的制作,而且越战时期的虎纹种类众多,除了小编文中提到的这条是主线,还有一些除了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东南亚国家都有向越南输出此类商品,而且也有不少军人自购来用,使用非军规产品的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出现的。

但是至少到1968年左右为止,美军官方控制的相关的调拨生产主要还是通过APA这个窗口。可以说一个小小的虎纹迷彩,牵动了整个亚洲资本主义阵营的生产机器,这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个壮举。


4.虎纹迷彩布料及其印制方法

1694482922461.jpg

(小编好友的部分原品虎纹迷彩收藏。由此可见虎纹迷彩多种多样的花纹和配色,然而这也仅仅是虎纹迷彩的冰山一角)

据小编考证,关于在日本所生产调拨的虎纹迷彩所采用的原布料,就是当时在市场上流通比较多的工作服用棉布。

而府绸或者单薄的棉布料多半用在南越军队的作战服上,在日本交付给美军或者CIDG(Civilian Irregular Defense Group:民间非正规防卫部队)的虎纹中,几乎都没见过用轻薄布料的。

之所以会这样,应该是美方有相关的附加条件或者是对布料强度、磅数有规范。

1694482952876.jpg

(日本的有梭织机。就是这种机器成就了后来的“虎纹神话”)

当年制作虎纹的织布机为有梭织机,这种织布机是以梭子为引纬器将纬纱引入梭口的,其震动大、噪声大、物料损耗多,不太利于大规模量产。因此,一般的有梭织机现在大多已被淘汰了。

当年虎纹用的原布料长度约38英尺,有收边,在60年代也是常见的棉布料规格,但是现在已经渐渐消失了。现今要找到和当时完全一样的原布料,再使用原来的工艺制作几乎是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694482990928.jpg

(哪怕是在一个作战小组里,出现不一样花纹的虎纹也是非常正常的)

除了历史因素还有一点也是造成收藏家们为之疯狂的的原因,那就是其丰富的花纹种类。

越战时期虎纹大都采用机器滚筒印刷,这也是1960年代左右常见的印染手法,在当年算是很高性价比的方法了,也就是因为这种滚筒印刷的特性,造就了丰富的虎纹花纹,其方法就是将布料绕着一个像卷轴一样的滚筒滚动,在筒周围和布料接触的地方有多个刻着凹纹的滚筒相互回转,滚筒在滚动中凹面接触染色剂,在滚筒和滚筒的连续转动中将染色剂印在布料布面上。

1694483032799.jpg

(1、压力滚筒;2、外层橡皮;3、毛毯衬底;4、衬底;5、布料;6、刻有花纹的滚筒;7、蘸料滚筒;8、染色剂盒子;9、清洁匣;10、纱布匣)

一个滚筒一个颜色,需要几个色就需要几个滚筒,而和花纹有决定性关系的就是滚筒的直径了。圆筒表面刻入的花纹会因为连续回转形成一种无止境的连续印刷。

通常工厂都有自己惯用的宽度直径的滚筒,但是使用不同种类滚筒印刷也时有发生,再加上各厂染色剂颜料各不相同,60年代染色剂颜料也大约有7000余种,各厂选择完全不同。

就算是同一厂印刷的虎纹也可能因为滚筒大小不同而造成不同,如果送到其他印染厂,更是可以造成花纹、色调、深浅完全都不同。

1694483064247.jpg

(藏家手上的真品JWD约翰韦恩型虎纹迷彩)

之前在美军的相关合同里,经常会有厚厚的军规生产指标让厂家依照生产,但虎纹确实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将这些细节都交给厂家自己处理,这也是层层分包和就近生产造成的,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虎纹迷彩丰富的种类。

外国的虎纹专家就曾经著书就虎纹的分类进行了分析,其种类也是惊人的,而这些小编会在以后的文章里做更为详细的介绍。

1694483084151.jpg

 (藏家手上的真品TDS蝌蚪型虎纹迷彩)

大部分虎纹迷彩的版型非常简洁实用。胸口一对口袋,手臂上一只烟兜,裤子也有大腿口袋和烟兜,但是版型也不是唯一的,以后小编在文章中会有梳理。

1694483104395.jpg

1694483124160.jpg

1694483150803.jpg

(虎纹迷彩的其他周边)

不光是作战服,还有很多大兵定制了虎纹的常服袋、短裤、包具等,作者甚至见过虎纹迷彩的西装……对于虎纹迷彩周边来说,确实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5.越战美国陆军特种部队

绿色贝雷帽的造型

1694483203670.jpg

这位玩家头戴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5群的绿色贝雷帽,脖子上缠着吸汗用的OG色公发毛巾,斜挎着M7枪套,腰上系着M1956帆布腰带,手上是OG色的NOMEX阻燃手套,再加上JWD约翰韦恩虎纹迷彩作战服(虎纹为DRAGON的复刻品),俨然就是越战时期活跃在越南的陆军特种部队形象。

1694483217822.jpg

(这种虎纹作战服搭配贝雷帽的造型在越战特种部队中非常常见)


6.越战美国LRRP长距离

侦察部造型

微信图片_20230912094745.jpg

这位玩家头戴TDS蝌蚪虎纹虎纹迷彩贝雷帽,脸上擦满了伪装油彩,身上装备了M1967尼龙装具,背着热带尼龙背包,再加上TDS蝌蚪虎纹迷彩作战服,(虎纹为DRAGON的复刻品)完美还原了LRRP长距离侦查部队的形象。

1694483331766.jpg

(越战中的LRRP长距离侦察部队)

1960年代的日本,在印染、纺织等相关产业,不论在亚洲还是在世界上,技术及产量都到达了很高的高度。

因为战争的需要,当时有许多拥有高超技术的匠人活跃在日本,支撑着越战时代的虎纹神话。但进入到1970年代以后,因为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纺织技术上急起直追,整个日本的纺织产业随之下滑,连带的相关产业也随之衰退。

现今用像1960年代那样的印染方式的工厂早已不复存在,就连号称越战时期美军御用的日本MASH牌也于90年代停止了生产,现在的MASH虎纹周边也只剩下一些零散的虎纹帽子和小包,确实也是非常可惜。

1694483381196.jpg

(位于大阪的MASH店铺)

而时至今日,越战已经结束40余年,真品越战虎纹的好品的已是凤毛麟角,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以至于很多爱好者也只能转投复刻大军。

顺道一提,现代复制的越战虎纹产品最大难度就在于花纹和颜色的准确以及布料质感还原,要追求还原度的话不光是技术难度高、代价大,就算能达到标准,也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而这也让很多商家望而却步。

w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