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艺术家——评hugault《银翼夜枭》绘画艺术
又来提高艺术水平。罗曼于高特,Romain Hugault,当代航空绘画之王。
又来了,继续提高艺术水平。
罗曼·于高特(Romain Hugault),当代航空绘画之王。这哥们是个髪国人,出身飞行员家庭,自由喜欢飞机,还会开。
上图:给他的代表作之一《银翼夜枭》签名
在军事和历史爱好者圈子里,髪国这两个字一出现,空气都会变得欢乐起来。军事的髪国在因为二战丢人几十年,而艺术的法国熠熠生辉。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而后艺术的接力棒被法国接住直到今天。很多大胸弟未必学过画画,对艺术史也没什么兴趣,但一定听说过新古典主义、洛可可、印象派,这里面都有法国的巨大贡献。
罗曼于高特的绘画集中在飞机。在我其他文章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说自然之美是一种典型的艺术追求,那么以空气动力学为基础的航空器是艺术品。空气动力学代表了自然,在体现自然之美上,航空器和以“自然之美”为追求的其他艺术品本质是一样的,一个通过科学,一个通过艺术。
当然,有些飞机怎么看也不算是艺术品,比如:
英吉利海峡对岸的牛牛从二战之后貌似失去了飞机的审美,它们的美主要是邪性,自成一派。
在一些人包括我看来,最漂亮的飞机都在二三代,而四代机(包括没有量产的)虽然更先进,但长得都不如三代机好看——可能因为它们为了隐身所做的妥协降低了视觉美感。
拿我国现役战斗机为例,我心中的女神自然是以歼11为代表发展出的全系列国产侧卫,而更先进、战斗力更强的歼20又长又扁不好看。如果各位大胸弟有机会见见真机比如航展或者博物馆,双发重战的体积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它是灵活的巨人。
造飞机不是搞艺术却体现了一些艺术的特征,这是科学和艺术底层客观规律的普适性。
以军事装备为主题(本文主要是飞机)的绘画受众群体主要是爱好者,比如你我这样的军宅,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军事装备知识很丰富。在创作相关题材的绘画中,艺术家们必须把装备以及围绕装备的人物环境的正确表达放在首位,在“正确”上再追求艺术。
所以这样题材中,画面中的透视或者光影瑕疵,只要不严重都不是大问题,但装备画错了比如结构错误、比例错误、技术状态错误、历史场景时间错误、大气环境错误甚至战斗记载错误都是严重甚至颠覆性的。观众对军事装备的吹毛求疵,要求艺术家必须有一定的军事和历史知识,并在创作中随时考证,考证的力度视画面具象程度而定。
这是军事绘画特有的严谨。以我为例,侧卫是我所在的城市特产,艺术家们在歌颂时代的作品中常见侧卫和那两艘海侧卫的平台。我看过几本厚重的画册,作者我都不认识,给我看画的艺术家朋友说他们都是专业的,但他们的很多画中甚至有侧卫和海上平台的结构比例错误,即便使用各种技法把海面天空和舰艇飞机画的生动无比,在我看来都是不合格的:因为这缺乏对装备和观众基本的尊重,当然,他们心中的观众可能不包括我。
历史再现、现实复刻、科幻架空,不管是什么类型,艺术家当然可以使用艺术理论和绘画技巧去让画面在视觉上正确、冲击和生动,但尊重装备、符合规律是首要的创作原则。
说回罗曼于高特,以下分三部分表达:1、他的绘画思维;2、画中的情色;3、《银翼夜枭》。
先来点图:
上图: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作者,法国憨豆
上图:伊诺拉盖伊(Enola Gay)号,在广岛上空扔小男孩
上图:驼峰航线,有点水墨画的观感
上图:一种三角构图,以仰视视角构筑了极富冲击的场景:士兵头上呼啸而过的飞机
他能成为备受推崇的航空画家是因为他做到了装备的艺术表达。他是细节狂魔,很多画可以数铆钉。我第一次接触他的绘画作品是看本文标题的那套书《银翼夜枭》,每一页都像电影一样,先不提画面场景创意、绘画技巧,就说武器装备包括飞机、车辆、工具、衣服、枪械,加上为了确定细节所做的大量考证,如此恐怖的工作量,给多少钱才能这么画?
他的绘画有轮廓线,这是一种很麻烦的画法。如果直接用大笔刷涂抹,一些细节可以根据形状和光影简单勾勒。但轮廓线,尤其是他还要画装备的内轮廓线,这要求很多细节必须画出否则会造成画面的失衡。这就麻烦了:需要借助照片、模型等进行大量考证,一些没有留下多少资料的老装备,可能还要合理推理猜测某处的功能和结构样式。
我有一段时间也深陷如此画法,画一张画3天、考证一礼拜,资料全网搜一遍。
我在看完《银翼夜枭》后,上网搜索罗曼于高特,发现他竟然是用铅笔起稿,这就很奇怪:因为他的画的上色明显是数码风格:没有厚度的颜料覆盖涂抹,有些是带着刷毛的笔刷,有些看起来像喷枪,我猜测主要是从明向暗绘制,但高光是最后画。
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他是铅笔起稿然后扫描进电脑进行上色。我不是专业画家,仅出于业余爱好者的认知,我认为纸起稿的优点是可以掌控全局,数码上色的优势是容错率高和修改方便。
他的画中,人和飞机的光比,也就是对比度不是特别大,尤其是暗部,“暗”不是完全的“黑”。这也是一种自我折磨或者自我陶醉:因为足够黑的暗部可以不画细节,但他没有这么做。
在处理背景时,他也尽量保持了细节。航空绘画表现的都是飞行器,很多画面是俯视,需要画广袤的地面和海洋,画面尽头能延展出几十甚至上百千米,一张画的地面甚至能上万平方千米。当然,高空俯视画面中我们不需要画出每一个树每一个房,但空间结构得画,地面不能光秃秃,更不能看着不像“地面”或者海洋。
这哥们的画法实在是疯狂。这种疯狂的受益者最终是观众——作为军事(航空)爱好者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不仅欣赏到美丽的飞机,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大洋马。
说到大洋马,再来点图:
浪漫的髪国艺术家画中不能没有漂亮妹妹。他的很多画充满了情色意味,线条优美的航空器和线条优美的大洋马的组合在二战美国比较常见,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上面这些图大兄弟们懂不懂艺术也都能看懂,不言而喻。至于它有什么象征意义或者高于情色的解读我就不说了,反正国内外军宅们都爱看这个,二次元也是艺术啊胸弟们。
接下来说说《银翼夜枭》,只是国内出版市场能买到的书有三本,分别是1暗夜女巫、2莉莉娅同志、3伍尔夫和莉莉娅。后浪出版社发行,印刷质量不错。每本都不厚,如果有个合订就更好了。
以上图片里的机型、地面装备和人物穿着就不展开说了,大部分都不是稀罕物。图中的细节,包括飞机的蒙皮口盖,座舱的按钮仪表、人物的衣着装扮,甚至环境中的建筑草木都令人发指。情色的图就拍了一张,主要是让各位大胸弟看看髪国人的艺术素养。
故事没啥意思,是典型的欧美低级反战,他们用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去批判战争,选择性忽视战争的正义/邪恶,再把军人的荣誉感揉进其中,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战争中的被侵略者是受害者,侵略者也是受害者,莫名其妙的在打仗。那谁要为战争负责呢?
当然是元首,这是板上钉钉的大恶人,再加上慈父。一方面慈父很多事做的也不地道,另外慈父背后的联盟也嗝屁了,他们自己都大搞批判,我一个欧美人搞点历史虚无主义,当一当发明家有何不可?
谁同意谁反对?反正话语权不在你手上。
故事以历史中真实存在的苏联 588 夜间轰炸机团为原型,该航空团清一色女兵,开着破烂的波利卡波夫Po-2双翼轻型轰炸机袭扰德军, 在战斗中形成了独特的战法,被敌人称为“暗夜女巫”。
来自该部队的苏联女飞行员莉莉娅,以及她一生的牵绊三德子飞行员伍尔夫,展开了各自命运分离又交叉的故事。
故事问题是原则性问题,就是刚才提到的低级反战。
书中好人最后死的就剩男女主角。每个人都在战斗,每个人都没有意义,当然,苏联阵营好歹还有点抵抗侵略的意义。苏联被塑造成了纳粹德国的翻版,莉莉娅为了开Pe-2轰炸机去睡虾头男上司、被俘后面对伍尔夫本想色诱一枪干掉结果亲个嘴发情了。
莉莉娅的情敌,一个飞柱,苏联被黑得最狠的基层军官,我不敢打出这俩字反正各位也懂,为了夺取她的男友——王牌飞行员瓦伦丁,欺骗他执行任务击落了俘虏莉莉娅的德机。合着到最后,剩下一个全员恶人的世界,唯二的俩好人还去了古拉格。
历史啊,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但毕竟出自专业编剧之手,整书的故事性不错,称得上跌宕起伏,人物的性格塑造也比较饱满,所有人的选择都有迹可循,看来张雪峰的文科暴论放在全世界都适用。
那么好了,大胸弟们会产生疑问:《银翼夜枭》值得买么?
值,因为画。前文说了罗曼于高特的绘画特色,这是这本书的精华。它会让我们欣赏装备,甚至能为我们了解二战机型做出微小的贡献。作为连环画,它有电影般的脚本语言,让我们什么叫顶级的漫画叙述,作为美术作品,它每一张画都极为考究,不仅是装备的考证,也有构图中对元素的排布,不同的内容在不同视角下的视觉表现。
就冲着细节狂魔的这些画,哪怕它们不是一个故事,这套书也值得,大胸弟们都知道找折扣,这就值上加值了。
最后,在写这篇文章的几天里,我又看了一遍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一,讲了非常有趣的外星文明社会家庭关系,以及类星体、大爆炸的起因,还有面对生存时的缄默不语。《三体》中的“不要回答”也许也有《神们自己》外星人提醒人类的影子。
但我不是要说科幻,而是《神们自己》小说中大篇幅的外星人交媾写的画面感很强。和地球人一样,外星人也有贤者时间,只不过地球人是事后,外星人是事中。除了外星啪啪,也有女月人和月球人类,怎么说呢,建议大胸弟们自己看吧,我是想象不出低重力环境下女月人的大米米。
写本文的时候,看着这些充满情色的画面就突然想起了《神们自己》,一言不合就啪啪,让我大受震撼,这也许是我作为业余艺术家丰富的联想力。
但归根结底,俗人呐。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