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军品服装 > 作战服装
  1. 内容

作战服如何实现防红外侦查?

NIR(近红外)、SWIR(短波红外)、FLIR(前视红外,远红外)。这些首字母缩写代表着作战人员在进行隐蔽行动或伪装融入环境时,必须要考虑的面对多种探测方法中的几种。NIR是这些侦查技术中


175BB905-9DD4-46A8-9B0E-5ABA41B0EF26.png

NIR(近红外)、SWIR(短波红外)、FLIR(前视红外,远红外)。这些首字母缩写代表着作战人员在进行隐蔽行动或伪装融入环境时,必须要考虑的面对多种探测方法中的几种。NIR是这些侦查技术中最古老的一种。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解析何为符合NIR防护标准的战术服装、如何实现这一标准,以及这种防护性能与服装上印制的迷彩图案之间的紧密联系。

引言

我们猜您可能遇到过有关红外防护标准的问题,并且对此感到困惑。理论上,这种防护是必须的;因此,很多人会向我们提问,比如“MultiCam迷彩是否符合红外线防护标准?”等问题。其中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探讨,但也有一些并不准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并澄清关于它的一些常见误解。让我们从基础知识开始。

动物视觉使用红外感应已经存在数百万年。众多动物,如青蛙、蛇和鱼,都拥有红外视觉能力。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却没有。这是因为哺乳动物的眼睛缺乏适当的红外线受体。

然而,人类可以通过科技来改进信息处理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您知道吗,近红外光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通常会被忽略的信息,特别是我们在夜间非常依赖可见光谱的光来观察周围情况时。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尽管夜间难以视物,但日落后的可见光缺乏使我们得以保持隐蔽性,同时让我们有机会利用近红外光谱来观察和收集数据。

正因如此,夜视设备应运而生。这些设备的底层技术主要与战争有关,因为能在黑暗中视物的能力对军事用途极为重要。

第一台实用的夜视设备是在1939年由德国研发的,用于Panther(5号,也就是黑豹)坦克上。这些初始设备被归类为第一代。

4F2DED06-CB46-45A8-AEC6-5CC0D942B5FF.png

夜视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越南战争,这场战争催生了第一代微光夜视仪技术。第一代和第二代夜视设备都是通过增强周围环境的可见光信号来工作的。随后的研究使得后续几代设备不仅能够利用周围的星光和月光,还能够利用包括近红外在内的其他光谱。

近红外定义

您可能已经知道这一概念,但我们还是来解释一下。NIR是近红外(Near-Infrared)的缩写,用于表示刚好超出人类可见光范围的光——具体来说,就是波长在780纳米至2500纳米之间的光。

FF2760B8-AC68-4432-A130-658F46AA6842.png

除了对军事方面的有利之外,近红外光谱范围在科学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利用近红外光谱来观察材料的化学结构。具体而言,通过观察材料在近红外光谱中的吸收特性,我们可以测试不同材料中的各种化学键。

正如之前提到的,近红外光谱是肉眼无法察觉的,这使得它在战术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近红外光谱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当用于成像时,它能在更远的距离上保留更多细节。此外,与较短的红外波相比,近红外光受雾和霾的干扰较小。更重要的是,它生成的图像对人类来说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然而,近红外成像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缺乏色彩”也就是成像是单色的。由于近红外光谱超出了我们的可见颜色范围,因此我们无法看到我们所感知的红色、绿色或蓝色。

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近红外光需要从一个光源发出,然后才能从物体上反射回来。


服装如何实现近红外防护

如果你处于隐蔽状态,而敌方知道你就在某个地方的大概区域,他们会竭尽全力寻找你。这一现实情况催生了对防探测能力的需求。

支持防侦查能力的最佳技术就是我们所穿的服装,因为它能覆盖我们身体的大部分。除了提供对环境(如雨水、阳光、风等)的基本保护外,服装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在上面应用迷彩图案。

换句话说,我们本来就要穿衣服;为了让衣服起到隐蔽作用,我们只需对其进行环境适应性调整。

image.png

这种适应性设计也就是迷彩的主要目标是:无论远处有人朝哪个方向看你,迷彩吐纳都能有效扰乱对你身体轮廓的识别。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而MultiCam和Flecktarn等迷彩图案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但说到近红外技术,情况就有些不同了。设想一下,若要使制服与森林环境融为一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可就多了。森林里有树皮、树叶和土壤,它们的色调和明暗各不相同。因此,制服上的迷彩图案需要包含棕褐色、棕色和绿色等多种颜色。这可真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如果森林里只有一种颜色——绿色呢?

想象一下吧,绿色的树皮、绿色的树叶、绿色的土壤。这样一来,设计出有效的迷彩图案就变得容易多了。

近红外伪装技术的核心思想正是如此。它专注于某一特定波长(以绿色为例),并努力使其与环境相匹配。

我们选择绿色作为例子,是因为当你透过夜视设备的目镜观察时,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绿色。图像是绿色的。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绿色是人类的眼睛在长时间通过夜视设备观察时最能适应的颜色。

近红外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并不“识别”颜色。相反,它呈现的是从树木、树叶和土壤等物体上反射回来的不同强度的光。而我们所说的近红外防护性,指的就是让这种反射回来的近红外光与周围环境相匹配。

很多人误以为对近红外的防护是颜色和迷彩图案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事实上,近红外防护性能主要取决于织物及其所使用的染料。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同一个迷彩图案(比如MultiCam)中,可以有多种近红外属性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完全取决于所使用的染料或涂层类型。

86A0E18D-E264-4D91-ABA1-E299130A882E.png

上面的图片最直观地展示了我们想要传达的内容。这里,你看到的是一块标准的MARPAT迷彩面料,不过其中一半涂上了一层高效的近红外吸收涂层。当你透过夜视仪观察时,差别显而易见,你会发现一半面料反射光线,而另一半则吸收光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红外伪装其实就是在服装原有的迷彩图案之上,增加了一层额外的伪装效果。

那么,服装是如何实现对近红外防护的呢?

现在,既然我们已经澄清了迷彩图案本身并不会导致近红外防护性能不佳的误解,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另一个关键问题。

和其他问题一样,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基础开始。对我们来说,这个基础就是面料。锦棉(尼龙和棉混纺)和斜纹棉布面料不仅舒适,而且耐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它们的原因。鉴于它们出色的性能,我们不可能为了追求更好的近红外性能而去寻找替代品。相反,更明智的做法是优化我们已经拥有的优质面料。

幸运的是,有多种方法可以提升纤维在近红外光谱中的性能。具体来说,这些方法包括:

  • 物理改性

  • 表面改性

  • 添加剂改性

在之前的部分中,我们提到了大量的添加剂,但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染料。正如前文“近红外定义”部分提到的,近红外光谱可用于分析分子结构;同样地,化学成分在这里也起着关键作用。分子结构在面料吸收光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分子结构来优化面料的性能。通过这样的调整,我们获得了实现完美伪装所需的条件。

“这么说吧,”你可能会问,“你是想说Ranger Green(游骑兵绿)这种颜色也能实现近红外防护标准吗?”没错,正是如此。事实上,美国军队曾大力推动CORDURA® 尼龙66纤维的应用,因为他们希望研发一款适合沙漠环境且符合近红外防护要求的制服。

而TrueLock 技术应运而生,满足了这种制服所需的防护性要求。TrueLock技术能够在制造阶段改变纤维的红外特征,使其成为织物本身固有的特性。

03152732-464A-4C4A-9041-BF30DC993DFA.png

TrueLockTM并不是实现低反射率的唯一途径,但其他的所有方法也都是与材料挂钩的,而非图案本身。记住,符合近红外光(NIR)防护标准的关键在于织物本身,而非我们肉眼可见的迷彩团。

因此,对于如何制作符合近红外光标准的服装,简而言之,就是选用正确的面料。

EC46431D-68D1-4EA8-BA57-34BFAFB46408.png

在当代战术战场上,作战人员不仅要应对传统伪装技术所带来的挑战,还要面对近红外光(NIR)防护等难题。新兴探测手段,如远红外(FLIR)和其他先进探测技术,都在利用人体散发的热量这一基本特征来制造新的威胁。这些技术能够探测到士兵散发的热辐射,使得传统的伪装手段变得不那么奏效。   


热辐射管理

热辐射管理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一环,在战术行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热成像技术日益精进,如何理解和管理热辐射信号已成为战场上保持有效伪装的关键所在。

热辐射信号管理涵盖了多种策略和技术,旨在减少、伪装或以其他方式控制人员或设备的热辐射。这既包括采用特殊设计的服装材料来吸收或反射热量,也包括运用热量扩散技术,以更难被探测到的方式分散热量。

然而,热辐射信号管理并不仅限于装备层面。对热成像技术的探测原理、局限性和能力的深入理解同样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操作人员更加有效的利用环境,比如将热源隐藏在大型物体后,或利用水体、茂密植被等自然热源遮蔽物。

综上所述,热辐射信号管理是一门复杂且多面的学科,融合了先进材料科学、战术策略以及对探测技术的深刻认识。在现代战争中,它代表着伪装和隐蔽技术持续演进的重要前沿。

6425B09C-B833-4706-8233-B5A1176B147E.png


短波红外(SWIR)技术

短波红外(SWIR)技术是现代战争和监视领域中的强大工具,它专门用于探测电磁光谱中短波红外部分的辐射,通常指波长在0.9至1.7微米之间的光波。与只能感知可见光(波长大约在0.4至0.7微米)的人类眼睛不同,SWIR传感器具有更宽的波长探测范围,使其能够在恶劣条件下诸如雾、霾或尘埃等“透视”物体。

SWIR技术之所以特别有用,是因为它能探测反射光,这与热成像技术探测发射热量的原理不同。因此,即使在低照度条件下,SWIR也能提供物体的详细图像,因为它对来自月亮或星星的反射环境光非常敏感。此外,一些在可见光谱下不透明的材料,如硅,在SWIR波段下却是透明的,这为侦查和探测工作提供了额外的便利。

8E37A44F-7C59-4796-BE27-7AB86AB6B4DF.png

强大组合

当短波红外(SWIR)技术与热成像技术结合使用时,能够更全面地洞察环境。热成像技术在探测温差方面出类拔萃,即便在漆黑一片的环境中也能精准识别出人类、动物或机器,但有时缺乏足够的细节来明确识别或区分特定物体或个体。

相比之下,SWIR技术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可见光相机类似,只是处理是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同时使用这两种技术,我们不仅能够探测到发出热辐射的物体的存在,还能更精确地识别这些物体的具体身份。

举例来说,热成像相机可能探测到田野中一个发出热量的物体,但由于热成像图像分辨率较低,可能无法确定该物体的具体是什么。然而,SWIR相机凭借其对反射光的敏感性,能够捕捉到这些细微的细节,从而实现精准识别。因此,热成像与SWIR成像的结合为监控、侦察以及多种环境下的目标识别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8CCDE212-0D15-4747-8391-EDCBFAB7FB23.png

总结

在战术行动领域日新月异的今天,近红外(NIR)防护性依然是实现有效隐蔽的基石。然而,仅仅掌握NIR防护性的秘密并理解其在伪装中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战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作战行动人员还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热辐射信号管理的原则。

在战术行动不断变化的当下,近红外(NIR)防护技术依然是有效隐蔽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入掌握NIR防护的精髓,并理解其在伪装中的重要作用,战术行动人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隐蔽能力,从而在战场上获得至关重要的优势。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