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红星”——二战期间的苏联军服与服饰
军服是军队的识别标志之一,也是国威、军威和军人仪表的象征。二战期间的苏联军服自成一格,它不强调款式上的装饰性,而以厚重和严肃为主要特征,这与苏联地域辽阔、冬季漫长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其落后的轻纺工业有很大关系。苏式军服虽无特别之处,但自成体系,并且十分实用,穿在俄罗斯人健壮的身躯上,有一种特别的英武之气。正是这些穿着朴素军服的苏联红军,历经了长达四年的艰苦战斗,粉碎了纳粹德国的进攻,最终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且出兵东北,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击,对二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奠定了苏联战后世界大国的地位。本文以苏德战争为分水岭,对战争爆发前、战争初期及战争中后期苏联红军的部分典型军服及服饰作一介绍。
1920年代苏联红军战士的合影。他们分别穿着去掉沙俄标记的旧式陆、海军军服和工人、农民、学生的服装
苏德战争前(1917~1940年)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红军军服历经若干次变革。
直到1920年代末,落后的苏联工业仍迫使苏联红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沙俄军队遗留的军用物资来装备部队,不同的仅仅是取下了沙俄的军徽和军衔标记。这些军服的式样自1910年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于1917年12月颁布法令,规定:“……军衔制是剥削阶级军队的产物,因而必须予以废除……工农红军的指挥员和战士按职务区分上下级关系……”从1918年1月起,红军各级军官改称“指挥员”,列兵则称为“红军战士”。同年7月,红军指战员开始统一佩戴制式的“红星”帽徽和兵种领章。这些第一代“军人识别标志”十分简陋,只是按佩戴在军帽前端和军服领口上的小块呢料的不同颜色来区分兵种。肩章被视为“官老爷的派头”和帝国主义专制统治的象征而被取消,领章也只是少量佩戴。1919年1月,红军开始使用“职务等级识别符号”,以佩戴于军服左袖的红色三角形、方形、菱形符号来表示其职务等级,同时在军大衣上启用菱形领章。
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胜利后,军服改革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也是与新政权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同步开展的。1922 年1月,苏联红军开始发放统一的新式军服,改用新式的职务袖章,并重新修订了军人等级。1925年3月,以职务等级识别领章代替了职务袖章,新领章底板和军服镶边均按不同的兵种类别采用相应的颜色,领章上除职务等级外,同时缀有兵种勤务符号。这种军服样式一直沿用到1935年。
1935年9月22日,为进一步加强部队建设,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命令,决定在红军中建立军衔制度。同年12月,开始使用新的军衔领章、袖章等军衔识别标志。军衔领章以不同数量的五角星、菱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符号来区分军衔,中级以上指挥员的领章镶金边,其他人员领章镶红边或黑边,同时缀有军兵种勤务符号。指挥员在军服、军大衣袖口处佩戴由金红相间、尖角向下的“V”字形角线组成的军衔袖章,政工人员袖章则为绣有金黄色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底黄边五角星组成,海军则用数量、宽窄不同的金黄色横条纹、角线和五角星袖章来标示军衔。
1941年之前苏联的军衔制度又经历了若干次变化。如1940年5月,陆、海、空三军高级指挥员实行将官军衔,包括新式领章和袖章在内的新式将官军衔标志开始采用。同年11月,又在初级指挥员、战士中实行新的军衔等级。但直到 1941年之前,红军的军服种类和样式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已经形成常服、军便服、野战服和专业工作服等若干粗略分类。
不过,军衔制度的反复变化也在部队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且军事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双重领导,使得对部队的指挥不能协调一致,加上193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清洗”,使红军损失了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布尔什维克将领和指挥员,军队中人人自危,部队的管理和士气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已经初露端倪,并且给苏德战争初期的红军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1936年,苏联红军排级指挥员(左)和战士的合影
1940年初苏芬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步兵的冬季军服。苏德战争爆发之初部分部队中仍有这样的军服在使用
苏德战争初期(1941~1942年)
1941年6月22日,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面对180余万汹汹而来的法西斯德国及仆从国军队,准备不足的苏联红军陷入了被动,不得不在一片混乱中节节后退,空军和装甲部队损失尤其惨重。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正是依靠步兵和炮兵部队不计代价的顽强阻击,才最终将敌人的攻势遏制在莫斯科城下。
战争初期,红军步兵主要装备1935型军服。士官、士兵的夏装上衣为小翻领、束袖、套头式短军便服,颜色为棕绿色,有两个胸袋,下摆无口袋(我军在 1950年后也曾短期装备过类似的套头式军服);下身着马裤(也有称其为灯笼裤的),膝盖处经过特别加强,材质都是卡其布(卡其是Khaki的音译,指黄棕色的染料,后指染成类似颜色的一种紧密的棉布料,这种布料当时被广泛用于军服制造),颜色从黄棕色到深棕褐色,这些成为二战中苏联军装的主色调;脚穿黑色长筒靴,或穿低腰皮鞋同时打绑腿。冬装为灰色粗呢大衣,但在1941年的冬天,由于后勤供应的混乱,很多红军战士还穿着黄褐色卡其布大衣,这些大衣后端有开叉,以方便活动。从1939年开始,除绰号为“基洛夫”的软质大檐帽外,苏军还以卡其布或呢制的船形帽作为军便帽,士兵的船形帽为卡其色。直到1942年夏天,船形帽才基本上取代了大檐帽的地位。普通步兵腰间扎有可加挂肩带的皮制武装带;腰间或腰后挂有皮制枪弹盒、帆布制的手榴弹袋,以及水壶、刺刀、工兵锹等物;身上挎有盛装个人物品的杂物袋、干粮袋;背上背有皮制或帆布制的背包,内装军毯等物,钢盔系在背包上,有些背包还配有折叠起来的防水帆布,在宿营时充当帐篷或床垫,在没有背包的情况下,一般会把毯子卷成长条状斜背在肩上。
军官的制服要比士兵的精细一些。和欧洲一些国家一样,苏联军官的军服可以按统一款式自行找裁缝缝制,所以同一级别的军官军服可能面料和工艺并不相同。特别是战前生产的呢料质量较好,而在战争期间则一直是稀缺的货物,价格相当高。有的红军军官甚至会请在后方的亲属代为制作军服,并邮寄回前方。军官军服上衣采用法国式样,故称为“法兰西式上衣”,特点是小翻领、单排5 枚纽扣,有4个口袋,胸袋上有翻盖,有的左胸袋上方留有佩戴勋、奖章而预留的扣子或若干小孔(部队发放的军服一般没有),右胸袋上方一般佩戴战伤标记,袖子上有军衔袖标,袖口和下摆有镶边,颜色为棕绿色;头戴大檐帽,帽瓦前方翘起一定角度,并有镶边,帽檐为塑料制,有皮制饰带;下身着深蓝色马裤,裤腿侧面有镶边。将官则是类似哥萨克裤式的红色饰条,脚上穿长筒皮靴或马靴。军官也有穿带束袖的套头式上衣和戴船形帽的,颜色都是棕绿色,领口和袖口有镶边。值得一提的是,卫国战争之初,著名的“布琼尼帽”仍在红军官兵中使用,它因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骑兵英雄布琼尼元帅而得名,是红军最有特色的军帽之一。“布琼尼帽”在1936年进行过改进,但主要特征仍与以前的相同:以粗呢或棉布制成,有一个尖顶,两侧护耳可以放下御寒,并通过两个纽扣在下巴处固定,前额有一个呢子或布制成的较大的五角星,以其颜色来区分佩戴者的兵种,其上还有一枚带有镰刀和锤的金属“红星”小帽徽。严寒地区的红军官兵还普遍使用一种光面羊皮短大衣,机械化部队中也有配发。这种大衣有军需工厂生产和民间自制两种,在领口和袖口处有翻毛,下摆设有两个很大的口袋,后期的可以佩戴肩章。1941年的冬天,正是那些穿着羊皮大衣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苏军预备队,在莫斯科战役胜负的天平上投下了最具分量的砝码。
1940年,将官大檐帽上开始用圆形帽徽代替“红星”帽徽,并有金属丝编织成的金黄色饰带,冬季军帽则改成了灰色羊羔皮制的哥萨克式高筒皮帽。同年,将官开始采用新式白色夏季常服,冬季新式大衣则是大翻领、双排12枚纽扣式样,袖子上同样带有由金线和红线绣成的角线和五角星组成的军衔袖章。一种新式的带护耳的冬帽也同时配发部队,样式即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三块瓦”,军官帽内衬灰色带毛羊皮,士兵帽则是兔毛或人造毛内衬。除了材料上的变化外,这种冬帽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1941年卫国战争开始到1943年初,红军军服的军衔和军兵种区别主要通过领章体现。如步兵兵种色为红色,领章红底黑边,上面有带珐琅面的金属制军衔符号,按其形状及数量区别佩戴者的军衔等级,并缀有两支步枪交叉形式的步兵兵种标识;炮兵的兵种色为黑色,领章为黑底红边(炮兵“布琼尼帽”上的呢制大五角星也为黑色),兵种标识为交叉的两门旧式大炮。由于原先的识别标志上大量采用了醒目的红色、金黄色,同时金属符号容易反光,不利于隐蔽和保密,所以在1942年初,前线野战部队不论是何兵种,统一改用“保护色军衔领章”,即从大将到列兵的领章都改为橄榄绿色,钉缀深绿色五角星、菱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同时取消了领章上的兵种符号和指挥员、政工人员的袖章。
苏联红军中有一个特殊的分支,那就是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指挥的内务部队,主要包括负责保卫边境安全的边防军和警卫部队。他们和其他部队使用相同的武器,接受同样的训练,也穿着样式相同的军服,区别主要体现在军帽上。边防军大檐帽帽瓦为代表其兵种的绿色,帽墙为蓝色;警卫部队帽瓦为浅蓝色,帽墙为黑色或暗红色。其军衔标志则与步兵相同。边防军及其余内务部队在战争初期和普通部队一样投入了抵抗德军的战斗,后期主要从事巩固新解放区、消灭残余敌人和维护交通线等工作。1943年,苏联成立了国防人民委员部“锄奸反特”总局,由斯大林直接领导,专门从事反特、反谍和镇压反革命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原内务部队官兵都归属其领导,直至1945年该机构撤销。
开战之初,苏联红军拥有约2.8万辆坦克和装甲车,但到1941底,只剩下不到1/10的数量。之后新生产的坦克和新的坦克手源源不断补充到部队,特别是 T34/85型坦克的出现,使红军保持了强大的装甲力量,并在莫斯科会战及随后一系列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最终打败德军的决定性力量。开战之初,苏军坦克兵的冬服还是一战时的老款式,皮制坦克帽是以一战德国飞行员的飞行帽为基础改进的,带有可分离的风镜,皮制上衣则是由沙俄军队装备的法式皮风衣发展而来的,为翻领式、双排纽扣,领尖处有军大衣式的黑底红边领章,并有黄色坦克图案的军兵种标志,扎有武装带,其上佩带手枪;下身为直统裤、长筒皮靴,裤脚扎在靴内,目的是防止坦克底板上堆积的炽热弹壳烫伤腿部。1942年前后,上衣和坦克帽逐渐改为帆布制作。坦克帽有黑色和灰色两种颜色,冬帽内衬羊毛。坦克手的连体式工作服也是帆布制的,套在军服的外面,有灰色和卡其色两种,衣服上没有任何标识。这种工作服的舒适性较差,在炎热的夏季,坦克手们只能在工作服里面穿一条短裤。
红军航空兵在开战之初的突然袭击中同样损失惨重,大部分边境机场的飞机在起飞前就被击毁了,而幸存的老式飞机在空战中也不是德国新式战机的对手。但空军的恢复和装甲兵一样迅速,到1942年初,德军就发现苏联的天空对他们已经充满了威胁。早期航空兵并不是红军中一个单独的军种,采用与陆军相同的军衔和识别标志。1935型军服中有专为航空兵设计的一套包括大衣、飞行服、长裤及船形帽、大檐帽和飞行帽的军服,均为深蓝色,并有天蓝色镶边,但不久后爆发的战争使得这套军服被取消了,所以空军人员多数穿着陆军军服,但佩戴空军军兵种标志。在卫国战争的第一年,航空兵仍在使用苏芬战争时期的飞行服。为抵挡高空的严寒,皮制飞行头盔和帆布飞行服都有带软毛的羊皮衬里,在膝盖上方设计有两个口袋,手套和皮靴也是上等羊皮制成的,衬有羊毛,同时设计有束带以防止脱落,腰间皮带左侧一般挂有地图包,右侧佩带手枪。在冬季,空军军官还配发有翻领式皮大衣,领口带有很大的菱形蓝底黄边领章,左袖上带有由飞翼、螺旋桨和短剑组成的空军军种标记。这些服装在1942年装有全封闭座舱的新一代战斗机装备部队后,仍在继续使用。
红海军在战争初期相对弱小,大部分军舰都被封堵在港口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军官兵在抵抗侵略的战斗中没有作为。于1920~1930年期间重新建立的海军陆战队就是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部队。从1941年9月开始,黑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就为保卫塞瓦斯托波尔而展开了为期10个月的血战,这一战使得苏联海军陆战队一举成名。同时,陆战队还参加了保卫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海军的其他官兵则在将被包围的舰艇自沉后,加入到步兵和炮兵的行列中,成为二战中苏联特有的海军步兵。他们虽然作为陆军投入战斗,但仍穿着海军军服,典型的服装便是无领套头式水兵服,颜色为黑色或深蓝色;下着黑色散脚裤,其特点是腰部两边开口、裤脚口宽大,以方便落水后脱下;脚穿长筒靴或短皮鞋、不打绑腿;头戴无檐水兵帽,帽圈上有所属舰队的名称;贴身穿着称为“海魂衫”的蓝白相间的针织水手衫,作为水手或海员的标志,许多前海军官兵在集团军整编、分配到其他军兵种后仍然穿着这种水手衫。海军步兵的形象非常类似于他们的前辈——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水兵,装具中最典型的就是呈十字交叉形披挂在身上的马克沁机枪帆布枪弹带,腰间则像步兵一样带着皮制枪弹盒、挂着或插着手榴弹。
战争爆发时,苏联红军中仍有10多个骑兵师。虽然二战中机械化部队成为主流,但骑兵在苏联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骑兵1935型军服与其他部队大体相同,上身穿卡其色套头服,下身穿蓝色马裤和长筒靴,大檐帽帽墙为黑色,领章为蓝底黑边,缀有马蹄铁和交叉短剑组成的兵种符号。从 1936年起,红军中重新恢复了哥萨克骑兵的编制,并成为骑兵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哥萨克骑兵军服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传统的哥萨克皮帽和黑色大斗篷。哥萨克帽由黑色羊毛制筒形帽墙和绒制圆帽顶构成,前面缀有帽徽。从帽顶和十字线的颜色及线条样式,可以区分出帽子下面是来自哪个地区的哥萨克。同样是军官帽,来自塔拉克的帽顶为蓝色、双股十字白线;来自库班的帽顶为红色、双股十字白线;而顿河地区的哥萨克骑兵军服帽顶虽然同样是红色,但十字线却是单股白线。骑兵斗篷为黑色呢料制成,御寒十分有效,肩后有支撑,前襟处一般有黄色或红色锁边。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战争前、中期,斗篷在步兵军官中也有配发。哥萨克骑兵军服的另一个标志与将军服的裤子相类似,就是在马裤中线处缀有红条。骑兵一般使用步骑枪和冲锋枪,并有相应的弹药携行具,至于骑兵的重要装备——马刀,一般悬挂在身体左侧。(待续)
1940年步兵上校冬季军服,戴着灰色呢制“布琼尼”帽
1940~1942年间的红军步兵上校军服,左袖靠袖口处是黄红相间的指挥员军衔袖章
1941~1943年间的红军步兵上校军服,外穿羊皮大衣,脚上是保暖性很好的毡靴
1942年以后野战部队军官开始使用橄榄绿色军衔领章,帽墙和帽徽也改为保护色,帽檐包有同样颜色的布料,同时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袖章也被取消
1940~1943年间将官的冬季军服。图中这套军服没有明显的军衔标志,但由皮革和毛毡制成的高级皮靴和羊羔皮高筒军帽表明穿着者是将级以上的高级军官
莫斯科战役中,从远东地区调来的炮兵部队。他们穿着光面翻毛羊皮大衣,这在西伯利亚地区部队中是标准装备
棕绿色呢制“布琼尼”帽上红色(步兵的兵种色)的布制大五角星和金属制“红星”小帽徽
1941年莫斯科战役中的红军机枪手,穿着卡其布棉大衣,戴着1940 型冬季军帽,这种军帽的护耳可以放下,防止耳部冻伤
卫国战争初期的边防军战士
坦克兵的皮制上衣和皮裤,这种上衣从1936年起一直装备到战争初期
1941年机械化部队军服,外衣由卡其布或细帆布制成
▲战争期间少见的原色照片之一——T34坦克组乘员爬出陷入泥沼中的坦克
装甲部队的炮手同样穿着机械化部队的军服及佩戴帆布制坦克帽
1941年的空军中尉军服,外罩帆布工作服
1941年空军飞行员的翻毛帆布飞行服
1941年空军轰炸机飞行员穿着的各种飞行服
▲卫国战争后期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服,这种飞行服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1940~1943年间的海军步兵军服。水兵套头服领口中露出的“海魂衫”、带飘带的水兵帽和海军皮带扣是他们最明显的标志
1941年的哥萨克骑兵,戴着哥萨克帽,身披黑色斗篷,手握长矛,这种冷兵器在二战初期的各国骑兵中还有使用
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
1943年,海军陆战队员和步兵并肩战斗。战争期间,大批红海军官兵被补充到其他军兵种当中去
苏德战争中后期(1943~1945年)
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为了提高部队的荣誉感和士气,最高统帅部作出了一系列加强部队荣誉感的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1943年1月15日,苏军重新恢复了传统俄罗斯军队式样的肩章,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部队官兵和全体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次军衔制度改革以及对徽章佩戴的相关规定,奠定了此后40多年苏联军服识别体系的基础。
与此相配套的1943型军服取代了早期的1935型军服,其形式借鉴了沙俄军服的传统式样,在面料和军衔、军兵种标记等方面有较大改进,其中最明显的是以军衔肩章代替了军衔领章。第一批下发的肩章是用战前的布料制作的,质地精良;后期的则是卡其布制作的。肩章底板、镶边的颜色和宽窄,以及肩章上纵横纹杠的条数、宽窄和颜色都根据军兵种不同和军衔高低而互有区别,军法、军医等少数勤务兵种采用只有普通肩章2/3宽的窄肩章。普通肩章一头为尖头,而将官肩章一头为等腰梯形。在尖头或梯形一端一般缀有军兵种标记,但在前线,因为保密或其他原因,军官们往往会将肩章上的军兵种标记取下。
因为取消了领章,1943型军常服和套头式军便服都改为立领式,在领口处设置了两枚纽扣,原先与立领式军服配套下发的受到广泛批评的赛璐珞制衬领也被取消了。套头服的颜色是橄榄绿色或棕褐色,前侧开口处仍然是3枚纽扣。军常服为单排5枚纽扣,胸袋为外露式、带有翻盖,其上有竖直的装饰条,袖口处有镶边。军官大檐帽也更加精致,如空军军官帽上除了帽徽外,在帽瓦前方正中还绣有带飞翼的五星图案。即使是在军棉衣上也可以佩戴肩章,这种棉衣是 1941年开始下发给红军官兵的,但到1943年以后才普遍穿着。这种棉衣分为棉上衣和棉裤两部分,有些部队还有棉背心。这种棉衣的最大特点就是表面被数十道加强缝线分成很多竖条,其作用是避免棉衣的局部破损继续扩大(抗美援朝期间我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也使用过类似的棉衣)。棉上衣为无领式,按领口式样可分为多个品种,但没有胸袋,只在下摆有两个口袋。为避免棉裤过早损坏,外面一般穿有罩裤。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步好转,特别是根据援助法案,美、英和加拿大等盟国向苏联提供了从飞机、汽车到罐头和方糖等大量军用物资,有相当一部分苏联军服特别是专业服装是在后两个国家生产的。这一期间,红军还为军官配发了呢质的大衣式风衣;飞行员的飞行服逐渐改为羊皮质地的;机械化部队和海军舰艇部队也装备了防雨风衣,防雨风衣是帆布材质,表面覆有一层防水橡胶;步兵则配发了保护色的套头式防雨斗篷,这种斗篷两侧有开口,以便双手伸出操纵武器,但数量不多,很多人还得依靠雨衣甚至是帆布在雨中行军或睡觉。
1943年以后的空军军官帽,在帽瓦前方正中绣有带飞翼的五星图案
战斗间隙中的苏军官兵。军官(左一)佩戴的是硬质肩章,士官和士兵佩戴的是软质肩章。无论官兵,一般都有平常佩戴勋、奖章的习惯
1943年初,苏军开始采用肩章。图为1943~1945年期间野战军列兵所用的肩章
1943年的步兵中士冬季军服,包括冬季军帽、棉上衣、棉裤和毡靴
1943~1945年期间高级军官使用的1940式军大衣,图中的肩章表明其军衔是少将
1943~1945年海军鱼雷艇部队使用的防雨风衣
苏联红军中有大量女性,特别是1943年以后,由于成年男子的缺乏,大批妇女加入军队或准军事组织,主要从事卫生、交通、后勤和一些技术工作。女式军服主要为裙式,即便在冬季也是如此。长裙为连衣式,短裙则配套头式短上衣穿着,材质为呢子和卡其布,颜色有棕褐色、卡其色和深蓝色;女式军帽为贝雷帽式的呢质无檐软帽,比较宽大,前端有“红星”帽徽;短上衣和军帽 的式样从战前开始起就基本没有改变过,只是战前上衣为小翻领,1943年以后改为立领;脚上一般穿短筒或高筒的软皮靴。女式军服中也有呢大衣,式样与男服相仿,但衣襟的开口方向相反。在战争条件下,很多时候女军人也会穿着行动更加方便的男式军装。
战争期间的空军女飞行员们,军服基本上是套头式短上衣、短裙和皮靴的统一模式
正在指挥交通的女交通稽查员,其军服左臂上缀有黑底红色镶边、带有黄色字母“P”符号的军事交通稽查臂章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女卫生员在救护伤员
1941~1943年女式边防军大尉军服
在战线两侧以及后方大城市中还活跃着大量游击队和工人纠察队等非正规武装。由于战争初期苏军迅速后退,在敌人后方留下了大量的失散人员,他们往往撤往森林和山区,和当地群众一起,就地开展游击战,袭扰敌人的交通线和后方机关,有效地牵制了德军的兵力。游击队员往往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或缴获的染成其他颜色的德国军服,使用能得到的一切武器,很多人都戴着标识身份的红军军帽。工人纠察队则是在城市工人中组织起来的准军事组织,有“工人营”、 “布尔什维克师”等诸多名称,一般承担维持治安、反空袭及构筑工事等任务,并作为正规军的后备队。1941年10月,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全市在3天之内就组织起25个工人营和12万人的民兵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也曾在当地工人中组成了若干支这样的部队,并在危急关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工人纠察队员一般戴着工人常戴的鸭舌帽,穿着自己的便服,但有制式的装具和武器,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很多人都穿着军用皮靴,并以红色袖章来标明身份。
德国在1930年代初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军用迷彩和迷彩服,并在1937年将其投入实战使用。美、英、意大利等国也先后开发出了自己的伪装服。苏联自然也不甘落后,在战争期间先后研制和装备了数种伪装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白色的雪地伪装服。这种服装在苏芬战争中就已经装备苏联红军,并根据战争的经验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在苏德战场上使用的雪地伪装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大衣式的,带有风帽,为方便戴手套时穿脱,用系带代替了纽扣;另一种是两截式的,上衣带有宽大的风帽,可以在戴钢盔时使用,裤子和上衣一样肥大,领口、袖口和裤脚都有系带,以防止匍匐时雪灌进衣服内。为了加强伪装效果,还配发有白色手套,所配用的钢盔也漆成白色。穿着雪地伪装服的冲锋枪枪手和搭载他们的T-34 坦克一起冲锋,这在苏联的冬季战场上是最常见的景象。
手持PPSh41式冲锋枪的工人纠察队员
老游击队员穿的是农民的便衣,戴的却是德国一战时期带有保护色罩布的头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由工人组成的“工人营”的战士们在废墟中搜索前进
1941年的莫斯科外围,穿着雪地伪装服的摩托化步兵
苏联还研制了一些其他品种的伪装服,以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并主要装备侦察兵和狙击手。战争期间苏军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一种称为“圆锯”的迷彩服:橄榄绿色的底色上带有很大的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块。该迷彩服的风帽比一般的要宽大得多,从头部一直延伸到胸部,用纽扣固定,戴钢盔时也可以穿着。风帽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有效改变人体的外形轮廓,增强伪装效果。战争爆发后,部队还装备了另一种特殊的伪装服,其外形与“圆锯”相似,但只有棕绿色一种颜色,衣服表面加工了许多小布环,可以根据隐蔽地点的实际环境,在布环中插上伪装用的植物。1943年以后,红军又配发了一种新式林地迷彩服,在深绿的底色上点缀有边缘呈锯齿状的黄色小块,改进型上还有大面积的棕色斑块,以模拟秋季林地环境,这是苏军在二战中装备的最后一种伪装服。此外,苏军还少量采用过一种根据德军迷彩服仿制的冬季伪装风衣,该风衣的棕绿色底色上带有白色斑点,而且正反两面均可以穿着。
1943~1945年的这段时间是红军军服最为混杂的时期。这里因为战争造成了巨大破坏,物资相当匮乏,许多旧式的军服在回收缝补后又重新下发给部队,有些则作为个人的衣物继续使用,所以在1943年恢复肩章以后,在苏联红军的各兵种中都普遍存在着新式肩章和旧式军服、甚至于两种不同型号的军服混合穿着的现象;另一个原因就是部队的频繁调动和后勤供应的不及时,使得军服不能按时发放到部队,官兵们不得不在相应的条令颁布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穿着旧式军服,这种情况在战争初期相当常见。最典型的就是留用1935型的上衣,只是按新条令的要求,将原先的军衔领章去掉,并缀上新式肩章;老式的蓝色马裤也是被保留下来的服装之一。兵种色的混淆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酷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常常使得战士们被迫穿上能找到的一切衣物,包括其他兵种的衣物。在前线,有时双方的阵地犬牙交错,为避免暴露目标,到前沿视察的高级军官们有时会穿着普通士兵或低级军官的外衣,并且取下肩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犯有过错而必须在惩戒营中戴罪立功的官兵,往往被暂时取消了军衔或降低了物资供应标准,只能不戴肩章或将肩章戴在旧军服上。(待续)
身穿“圆锯”迷彩服的女狙击手
1943~1945年期间苏军使用的“圆锯”迷彩服,迷彩服外面是防弹钢板马甲
1944~1945年红军侦察兵的林地迷彩服
部队首长欢迎押着俘虏返回的侦察兵小分队。侦察兵伪装服上的布环中插有伪装用的植物枝条
二战期间苏军的其他装具
钢盔 二战前,红军装备的是法国1916式亚德里安型头盔,这是一战期间法军使用的一种著名头盔,特点是顶部有一道明显的突起,下边缘较平。这种头盔一直到1941年战争爆发后,莫斯科被围期间在红场举行的那场著名的阅兵式中仍有它的身影。二战初期使用的主要头盔是1936式钢盔,它是在战前设计定型的,该型钢盔是1916式和一战瑞士头盔的结合体,特点是顶部仍有突起,但下边缘向外突起较大,有明显的护耳。1916式亚德里安型头盔和战前生产的1936式钢盔均为钢灰色,前面都漆有很大的红色空心五角星,有的中间缀有金属帽徽。战争爆发后生产的1936式钢盔统统漆成橄榄绿色,红五角星标记也被取消。苏军的1940式钢盔是和德军M35、美军M1齐名的著名二战头盔,该盔顶部为光滑的圆形,护耳部分不如1936式明显,但防弹性能有所提高,是战争中后期使用的主要钢盔。 1940式钢盔外涂橄榄绿色,其中一部分漆有红星标记。战后,该型头盔为社会主义阵营所广泛采用,如今这种钢盔在朝鲜、蒙古以及从苏联分离出的部分前加盟共和国还有使用。此外,英国M1915头盔在苏德战争期间也有使用,它们都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剩余物资,主要用来装备民防部队和用于军事训练。
▲法国1916式亚德里安型头盔
▲苏联红军的1936式钢盔
阅兵式上的苏联红军,头戴1936式钢盔,背着1938型背包
戴着亚德里安型头盔的红军狙击手
在1942年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大部分部队已经普遍装备1940式钢盔。图为戴着该型钢盔的两名苏军狙击手
1942年列宁格勒外围防御部队所戴的1936式钢盔
皮靴和皮鞋 苏军采用的靴、鞋有很多种类,既有军需工厂成批生产的统一制式产品,也有个人采购的手工制品。一般情况下保暖和防水性能更好的皮靴更受欢迎,而低帮皮鞋则较少使用。皮靴大多数为黑色和褐色,但也有其他颜色。按靴筒长度不同分为12英寸(30.5cm)以下的短筒靴和长达17英寸(43.2cm)的长筒靴,材质大多以铬鞣的牛皮为主,但军官皮靴则采用牛犊皮与羊皮。军官皮靴
一般都是全皮的,军士与士兵的多是半皮,即下半部为皮制,上半部为漆布或人造革,战争后期还出现了全漆布的靴子。皮靴的款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马靴、高加索皮靴等式样。鞋底主要有橡胶底与皮底两种,实践中还有人将下发的皮靴换上德国军靴的鞋底或者是用轮胎自制的鞋底。冬季一般采用内衬羊毛的翻毛长筒靴或毡靴,并且有外形与大号套鞋一样的用厚毡做成的靴套,保护脚部在-30℃的严寒中不至于被冻坏。低帮皮鞋分为光面和翻毛两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援助的。战争初期,美、英等盟国曾根据协议向苏联运送了150万双皮靴和10 500吨制靴用皮革,后期又陆续送去700万双各式军靴。
绑腿和裹脚布 绑腿是二战期间大部分国家军队仍在普遍使用的装具,当时机械化程度并不算高的苏联也不例外。绑腿不仅可以减少裤脚被灌木等羁绊或扯破的可能性,还可以减轻徒步行军时小腿部的肿胀,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当绷带或绳索使用。苏联红军所使用的绑腿比其他国家的要宽一些,材质有呢子和布料,多数都是利用裁剪军服的边角料加工而成的。
使用裹脚布也是苏联人所独有的习惯。它实际上就是一块略呈方形的棉布或绒布,按照一定的方法裹在脚上,再套上皮靴,据说比袜子更保暖,并且长途行军不会磨脚。值得说明的是,裹脚布在当时是作为一种军需品凭被服证发放的,并有夏季和冬季用之分,可见苏联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当然,红军的后勤工厂中也提供各种各样的羊毛袜和线袜,官兵们依个人喜好而自行选择使用。
▲1945年,在攻克柏林的巷战中,机枪手的背上背着背囊
▲1944年在解放罗马尼亚战斗中的两名红军战士。两人身上斜背着的是卷起的毯子,反坦克枪手还背着背囊
其他 在1930型和1938型背包被淘汰后,除了杂物袋之外,红军官兵们用来携带零碎物品的一般都是一种叫做背囊的携行具。它实际上是个式样简单的卡其布或细帆布口袋,袋口穿有细绳,以便装满东西后可以把袋口扎起来,袋身有环扣以连接背带,行进时用手拎着绳头或将背囊背在背上。袋内放换洗衣物、盥洗用具和私人物品,有时还存放备用干粮和罐头,需要时钢盔也可以放进袋中携行。中下级军官一般使用带有斜挎带的皮制武装带,金属皮带头有五角星的标记;士官和士兵的武装带要窄小和简陋一些,而且大部分由帆布和合成材料制作,皮带头有些是经过改造的缴获德军的战利品。此外,与前期相比,步兵常用装具中还增加了挂在腰间的装弹鼓的帆布包。水壶和饭盒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装在背囊内或者拴在腰带上;冬季,水壶外面还有保温套。战争期间物资短缺,手提箱和背包、文件包的衬板都改成由胶合板制造。为节约资金,从1942年起,包括武装带和手枪套在内的大部分装具也改用廉价的帆布和人造革来制作,由于单纯的人造革制品在严寒气候中容易损坏,所以人造革总是和皮革、帆布等材料搭配使用。
“胜利礼服”
苏联和其他盟国同心协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之后,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最终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6月24日,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以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当时参阅的官兵们身穿的就是著名的“胜利礼服”。这套礼服本是1943年定型的,是 1943型军服中的一部分,也是红军第一种正式礼服,但当时正处于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后勤工厂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物资储备来生产这种服装,所以没有正式装备全军,已制成下发的服装大部分也在战争中损失了,以至在筹备胜利阅兵式时,苏联总参谋部不得不紧急组织赶制了一万余套军服,供参阅的将领和官兵们穿着。除军需工厂外,还动员了当时莫斯科最好的一些服装店来加工。
1943型礼服继承了传统沙俄礼服的优点,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陆、空军元帅、将军礼服上衣为立领式样、双排12枚纽扣,除军需勤务外,其他勤务将军则为单排5枚纽扣,颜色都是“波浪蓝”,肩章底板颜色、图案、军兵种符号和军衔标记依兵种和级别各异;头戴有金、银线编织成饰带的大檐帽,帽墙和上衣的领口、袖口等处按等级用金、银线绣有不同的花纹;下穿马裤和长筒皮靴;腰间佩戴有金、银线绣饰的编织腰带。军帽、军服的镶边也依兵种不同而各异。对于双排12 枚纽扣的礼服,勋、奖章戴在两排纽扣的正中和上衣右侧,元帅礼服还在领口处佩戴由贵重金属和钻石制成的特殊装饰品。其他样式的礼服,勋、奖章则按规定佩戴在左、右胸前。陆军官兵礼服上衣为立领式、单排5枚纽扣,颜色为棕绿色,下穿蓝色马裤,头戴有皮制饰带的大檐帽,腰扎褐色皮制武装带。空军礼服式样与陆军基本相同,但帽徽、长筒马靴有所不同。海军元帅、将军和军官礼服均为黑色,立领式,双排12枚纽扣,下穿散脚裤、皮鞋,戴白手套,大檐帽帽墙为黑色,帽瓦为白色,采用带有金属带扣的腰带,并挂有海军佩剑。海军士官、士兵礼服为传统的套头式水兵服、散脚裤式样,水兵服肩部标有其所属舰队的缩写字母,士官戴大檐帽,士兵戴水兵帽,佩用黑色皮革腰带、皮鞋和白手套。边防军除海巡部队外,官兵礼服上衣均为立领式、双排12枚纽扣;大檐帽帽瓦为绿色,帽墙为黑色; 下穿马裤和长筒马靴。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边防军校官、尉官礼服领章的图案为欧洲传统的节杖图案,校官的为两道节杖,看起来与德国国防军军官领章图案有些相似。边防军海巡部队礼服与海军礼服款式相同,不同之处是领章、袖口处的镶边颜色改成了边防军的绿色。
1945年6月24日上午10时许,当数万人的检阅部队身着崭新的1943型礼服、胸前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勋、奖章,以坚定的步伐冒雨通过红场时,雷鸣般的“乌拉” 声从会场响起,传向整个莫斯科,再通过电波传向苏联全境和全世界,苏联的骄傲和强大让整个世界感到震惊。1943型礼服也随之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被冠以“胜利礼服”的美称。不过在胜利阅兵式之前,这套礼服已有一次公开亮相,那是在1945年6月20日迎接首先将红旗插上纳粹国会大厦楼顶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某部战旗的仪式上,由莫斯科卫戍部队穿着。
当时受阅的部队并非全部都是穿着1943型礼服,如受阅的装甲兵方队的官兵穿着坦克兵工作服,骑兵方队则是戴着高筒帽、穿着哥萨克式骑兵大衣走过红场的。同时,参加检阅的步兵和炮兵方队大部分官兵都戴着1940式钢盔,而没有戴礼服军帽。但一般所称的“胜利礼服”也同样包括这些穿着。
▲身着元帅礼服的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他的军服都是特别制作的,根据其个人习惯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军服立领改为软领
▲胜利阅兵式上的混成方队,身穿步兵士官礼服,手持缴获的德军旗帜
▲胜利阅兵式上出现的1943式上将礼服 ▲胜利阅兵式上坦克手的装束,是“胜利礼服”的一种
结束语
战争结束后,苏联开始重建满目疮痍的国家,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军人们带着作为战争纪念品的军服陆续复员回到了家乡。这些军服在重建工作中大多数作为工作服来使用,质料较好的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经过重新染色和裁剪,改制成其他衣物,只有一小部分被它们的主人妥善收藏起来。而在仓库中保存的军服,除集中回收处理外,剩下的一部分则在战后拍摄的众多反映二战的影视作品中充当道具,并随着时间的消逝也逐渐损耗殆尽。时至今日,这些军服和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使用过的其他装具已成为欧洲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其价格自 1980年代以来已经翻了若干倍,这大概是它们当年在冰天雪地中奋战的主人们始料未及的。
但是在二战中建立并完善的苏式军服体系并未完全消失,战后苏联军队仍继承了这一服装体系并加以发展。在1990年苏联解体之前,军服的种类及军衔符号、徽章的样式基本上都和二战时期一脉相承。这种相似性在现在的俄罗斯军服上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苏联军服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本国,二战后建立的华约及大多数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武装力量,在军服、军衔的设计上都受到苏式军服的很大影响。我国建国初期所采用的55式军服及相应的军衔,在种类、式样上基本都采取了与苏联相同的模式。即使是到了今天,在朝鲜和越南这两个昔日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小兄弟”的军服上,仍能看出苏式军服的痕迹。(完)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和军衔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二战期间的苏式军服
▲1980年代末,驻扎在东柏林的苏联军队,其军服、军衔和徽章的式样与二战期间的苏联军服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