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战胜日本奖章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战胜日本奖章,是苏联卫国战争中颁发的奖章之一。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消灭了中国东北、朝鲜的远东军,8月15日日本宣布所谓“终战”,9月2日日本与盟军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9月3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法令,设立战胜日本奖章,授予直接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或参加保障这些战斗的军人和其他人员。根据这一法令,大约有1830万枚奖章被发给红军官兵和支援作战的地方人员。中国东北抗联的官兵当时被编为苏联红军远东第88国际旅,参加了反攻作战,每名官兵也获得了苏联颁发的战胜日本奖章。
战胜日本奖章与苏联二战期间颁发的保卫、攻克/解放系列奖章规格完全一样,章主体为32毫米直径的圆形铜质奖章,上为五边形上挂。奖章正面为面向右着苏军1943式苏联元帅礼服的斯大林头像,因为在地图上日本位于苏联东侧(右侧),故此章上的斯大林头像向右,斯大林佩戴元帅星、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奖章上方为俄语“ЗА ПОБЕДУ НАД ЯПОНИЕЙ”,意思是“为了战胜日本”。奖章背面正上方是一颗五角星,中央是俄语文字“3 СЕНТЯБРЯ 1945”,意思是即1945年9月3日,日本签订投降书的第二天,也就是世界各国均认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纪念日。奖章的五边形上挂绶带颜色从外到内为黄白红白红,参考了日本国旗的颜色,象征对日作战。
奖章随证书下发,证书封面上印着苏联国徽,此苏联国徽麦穗上环绕的丝带共有十一条,是1936年版苏联国徽,使用于1936-1946年之间,显示了1936年时11个加盟共和国的情况。虽然在1940年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6个,但苏联直到1946年战后才顾得上修改宪法来改变国徽上的绶带数量。因此,1941-1945伟大卫国战争中战胜德国奖章在1945年设立的时候,封面上印刷的是1936年版11条绶带的国徽。国徽下方是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再往下是俄语“К МЕДАЛИ «ЗА ПОБЕДУ НАД ЯПОНИЕЙ»”,即“战胜日本奖章”。
奖章内页,左侧正中为奖章正面图样,上方位俄语“«ЗА ПОБЕДУ НАД ЯПОНИЕЙ»”,即“为了战胜日本”,下方为奖章编号,与在1941–1945伟大卫国战争中战胜德国奖章将编号印在证书封底不同。本枚奖章编号为第В№378144号。
右侧为授奖信息,最上方为“УДОСТОВЕРЕНИЕ”,即“证书”。下方为俄语“ЗА УЧАСТИЕ В БОЕВЫХ ДЕЙСТВИЯХ ПРОТИВ ЯПОНСКИХ ИМПЕРИАЛИСТОВ”,即“为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其下为手写的获奖人军衔和姓名,第一行写的是军衔“ефрейтор”,即“上等兵”,第二行是姓氏“Васильев”,即“瓦西里耶夫”,第三行是名和父名“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即“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则这枚奖章的获奖人是上等兵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瓦西里耶夫。再向下是颁发奖章的宣布机构,即“указом ПРЕЗИДИУМА ВЕРХОВНОГО СОВЕТА СССР от 30 сентября 1945 года НАГРАЖДЕН МЕДАЛЬЮ «ЗА ПОБЕДУ НАД ЯПОНИЕЙ»”,意为“1945年9月3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为战胜日本颁发奖章”。再下面是签发人的落款,先是俄语“От имени ПРЕЗИДИУМА ВЕРХОВНОГО СОВЕТА СССР медаль вручена”,意为“本人谨代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奖章”;其下是日期“1 мая 1946 года”,即1946年5月1日;再下方的手写栏下的括号里标准的是“должность военное звание и подпись лица М. П. вручившего медаль”,意思是“军衔、职务和颁发奖章签名”。这份证书上落款为“К-р 239 отд. зенит. арт. Хинганский батальона Майор Орлов(Орлов)”,部分单词采用了缩写,写全是“Командир 239-ого отдельного зенитного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го Хинганский дивизиона Майор Орлов(Орлов)”,意思是“第239兴安岭独立高炮营营长,奥尔洛夫少校”。最后,盖上中央带苏联国徽的印章,印章外围是签发奖章的单位名称“239-ого отдельного зенитного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го дивизиона”,即“第239独立高炮营”。奥尔洛夫少校签署证书时,手写的这个营的名称中的“兴安岭”是指的驻地,并不在该营的正式名称中。签名时,这位少校营长将自己的姓氏“奥尔洛夫”(Орлов)写了两遍,估计是因为第一遍的签名过于潦草,他又在下面补写了一个较为工整的“Орлов”。
这个第239独立高炮营的资料在俄语维基百科上可以查到:239-й отдельный зенитный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дивизион。这个营在卫国战争爆发的时候隶属苏联红军西北方面军第34集团军,部署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诺夫哥罗德州(Новгоро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的萨克拉镇(Крестцы)。1943年1月11日改隶属于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的第22集团军,参加了列宁格勒地区反攻的一系列战役,进驻拉脱维亚。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编制撤销后,该营编入列宁格勒方面军,隶属库尔兰集团军群。1945年1月8日,该营调往远东,参与组建外贝加尔方面军,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乔巴山市,开始准备对日作战。苏联对日宣战后,该营参与了对关东军的反攻作战。胜利时,该营驻扎在中苏边境的外兴安岭地区。
本枚奖章来自于圈内重庆藏友,与上等兵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瓦西里耶夫获得的在1941-1945伟大卫国战争中战胜德国奖章一同获得,配有自行用原品奖章挂布复刻的略章。拍摄背景为2013新版《号角》内关于苏联勋奖制度一文关于战胜日本奖章的页面。
相关文章列表:
推荐文章
全站热门文章
军衔配饰热门文章
军衔配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