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ECWCS Gen II L6 冲锋衣测评
北京的秋天稍纵即逝,不知不觉就入了冬。在近几天,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北京的气温总是在-3℃~10℃这个范围,因此在室外单独穿着抓绒衣或是冲锋衣显然会觉得冷。鉴于之前入手了
北京的秋天稍纵即逝,不知不觉就入了冬。在近几天,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北京的气温总是在-3℃~10℃这个范围,因此在室外单独穿着抓绒衣或是冲锋衣显然会觉得冷。鉴于之前入手了一件美军ECWCS Gen III L3抓绒衣,这次就打算买一件能够与之搭配使用的ECWCS L6冲锋衣,以此来应对北京的寒冷天气。按常理来说,Gen III L3抓绒衣是要搭配Gen III L6冲锋衣使用的。但笔者始终觉得Gen III L6的面料虽有提高,但其款式却过于简化,会在日常穿着时带来不便。相比之下,笔者倒是挺喜欢Gen II L6冲锋衣,它的面料在前一代冲锋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提高,款式又不像下一代冲锋衣那样过于简化。经过一番比较后,笔者最终在国外网站购买了一件Propper出品的美国陆军UCP迷彩Gen II L6冲锋衣。从ECWCS系统的角度出发, L6包括了冲锋衣和冲锋裤这2件装备,但由于主要是为了在平日的生活中穿着,冲锋裤的使用几率会很低,故未入手L6配套冲锋裤。
Gen II L6冲锋衣近照
在之前GEN III L3抓绒衣的评测文章中,笔者已经为大家简单地科普了美国陆军ECWCS系统。对于这件Gen II L6 冲锋衣来说,它的名称缘由很容易理解。 Gen II就是“Generation 2”的缩写,代表2代ECWCS系统。L6为“Level 6”的缩写,指ECWCS中的第6个层级(即GORE-TEX面料冲锋衣裤1套)。ECWCS Gen II于2006年8月开始推广,以此替换之前的ECWCS Gen I系统。ECWCS Gen II系统的组成部分与Gen I是基本相近的,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伴随着美军新式迷彩的陆续更新,ECWCS Gen II中的部分服装也会采用新式的迷彩。具体到美国陆军,当时的UCP迷彩开始大量应用到了ECWCS Gen II之中。ECWCS每个层级既可独立使用,也可相互搭配,在生活中中,将L3与L6搭配后,能够起到较好地防寒效果,这就算笔者对ECWCS系统的活学活用吧。
在收到邮寄包裹后,发现Gen II L6 冲锋衣的包装只有一个贴有产品标签的透明塑料袋,看起来十分简单。冲锋衣的吊牌也不复杂,仅在前襟的拉链处配有2个小尺寸吊牌。其中那个长方形吊牌是产品的条形码标签,上面标注了这件冲锋衣的尺码为SL(Small Long)小号加长尺码。另一个正方形吊牌则注明了这件冲锋衣具有一定的防红外探测功能(NIR),符合美国军方标准。笔者认为,对于冲锋衣具备的这种防红外探测功能,它确实能够在战场中帮助士兵降低被夜视仪发现的几率,这绝对是大多户外冲锋衣所不具备的。但是对于日常生活,这个功能发挥的作用就不大了,有谁会成天穿着冲锋衣“东躲西藏”呢?
冲锋衣的包装很简单
吊牌细节
产品的条形码标签
正方形吊牌注明冲锋衣具有一定的防红外探测功能(NIR)
与之前的Gen I L6 相比,这件Gen II L6重量更轻,且手感更为柔软(当然这种军品服装的柔软度与一些户外冲锋衣不可同日而语……)。从面料上看,Gen II L6 冲锋衣采用了Gore-Tex面料。众所周知,Gore-Tex广泛应用于防寒及登山等户外服饰的制作。美军不同代的ECWCS L6 也一直使用这种面料。从前襟处打开冲锋衣后,面料内侧清晰地印有“Gore-Tex Fabric”字样。Gen II L6采用的是3层复合Gore-Tex面料,这种复合面料在原有的2层面料中,又加上了一层透气薄膜,在将3层面料粘在一起后,里面的透气薄膜不会暴露在外,近一提升了面料的防水性、防风性、透气性及抗油污性。冲锋衣所有的接缝部位,都经过了Gore-Tex专业防水压胶密封处理。在冲锋衣的内侧,所有防水压胶密封贴面部分均印有“Gore-Seam”字样(Gore-Tex专业压胶密封处理之意)。经过压胶密封处理的部位摸起来手感很扎实,感觉暴雨都不会浸湿冲锋衣。不过,Gen II L6的实际性能如何,还要经过测试后才知道。
未完待继
位于冲锋衣内侧的信息标签
冲锋衣的Gore-Tex面料标签
面料内侧印有“Gore-Tex Fabric”字样
所有防水压胶密封贴面部分均印有“Gore-Seam”字样
从款式上看,这件Gen II L6的设计虽然比前一代L6有所简化,但看上去还是能够接受的。拿Gen II L6与之后的Gen Ⅲ L6相比,前者看起来像是一件冲锋衣,而后者则更像纯粹的功能性雨衣。笔者认为,Gen Ⅲ L6所提出的轻量化概念,正是以简化了Gen II L6款式为前提的。不过有个事实不可否认,不同代的L6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至于选择哪一款,也是要看个人的偏好了。
具体来说,Gen II L6外侧配有2个垂直方向的暖手袋。暖手袋尺寸比较大,使用者将双手放入其中后,袋中仍然有很大余量。暖手袋配有长方形上盖,以魔术贴的方式进行开合。前一代L6的暖手袋采用的是斜面上盖,看起来绝对够 “文艺”,个人感觉斜面上盖更美观一些。冲锋衣的双臂处对称配有臂袋,可将智能手机或音乐播放器放入其中。但使用者若是佩戴有线耳机听音乐的话,耳机线只能暴露在冲锋衣的外侧,因为Gen II L6并不像TAD软壳那样配有若干的耳机线穿孔,个人认为这算是Gen II L6的一个小缺陷。
暖手袋细节
臂袋细节
将前襟打开,经过仔细的观察后,你会发现在冲锋衣胸部内侧部位,对称配有以魔术贴来控制开合的大尺寸隐藏口袋。这个口袋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放置军事地图的,在平日使用时,把一本16开的杂志放入其中毫无压力,这与前一代L6是基本一致的。Gen II L6的风帽相比于之前有了较大变化,其风帽及领口部位均配有弹力拉绳,将其拉紧后,可防止大风的灌入。Gen II L6的风帽可以折叠,并可将其收纳到衣领的内侧。把风帽底端的3个魔术贴与衣领相固定后,风帽就不会打开了。
冲锋衣的内侧
内侧大尺寸隐藏口袋
风帽细节图
这一代的L6可将风帽收纳到衣领内
对于大多数冲锋衣来说,基本上都会采用腋下通风口设计,这件冲锋衣也不例外。但相比之下,Gen II L6腋下通风口打开后略显夸张,打开后的尺寸已达到冲锋衣半截袖子的长度。在开合通风口拉链时,会有一种把整个袖子分成两节的感觉……通风口的中段位置配有一个摁扣,在通风口完全打开后,将摁扣固定,通风口并不会咧的特别夸张,笔者对于这个摁扣设计还是挺满意的。
腋下通风口设计
美军不同代的L6基本上都使用YKK拉链,个人觉得很结实、很厚重,直观上比之前那件TAD软壳的拉链结实多了(事实上TAD软壳拉链也挺结实的……)。冲锋衣前襟处的拉链配备了印有Gore-Tex商标的拉头,其腋下通风口的拉链也配备了大尺寸拉头,使用者在佩戴较厚手套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其任意进行操作,这一点比TAD软壳拉链的拉头要好得多。
作为一件军用冲锋衣,必须要保证它足够结实。鉴于冲锋衣肘关节等部位易磨损,Propper公司特意在此进行了330D考迪拉面料的加强处理,因此这个部位摸起来要厚一些。冲锋衣胸前的正中心部位有一个用于放置军阶的固定环,士兵在战场上可将布制军衔放在这个地方,便于友军识别。
拉链及摁扣细节
冲锋衣肘关节部位进行了加强处理
军阶固定环细节
为应对极端环境,Gen II L6的衣领处、风帽处、下摆处及腰部均配有可调节弹力抽绳。使用者可自行调节这些部位的松紧度。特别在冲锋衣的腰部,配备了以2个摁扣控制开合的防风固定带,以此配合弹力抽绳使用,避免大风灌入冲锋衣。对于冲锋衣的设计,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冲锋衣腰部及下摆处的抽绳调节扣固定得过于简易,仅在抽的绳尾端进行了简易打结处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抽绳尾端打结部位会有松脱的风险。若弹力抽绳发生位移,使用者便无法调节这些部位的松紧度。第二,冲锋衣的前襟拉链外侧配有防风隔层,并以若干颗摁扣进行固定,保证了前襟处的防风性。但是,操作这些摁扣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这显然有些麻烦,不如魔术贴方便。
腰部防风固定带细节
腰部及下摆处抽绳尾端仅是进行了简易打结处理,因此会有松脱的风险
袖口处细节
Gen II L6作为一件军用冲锋衣,在平日生活中穿着多少会有些局限性,这是一点不可避免。但是,它毕竟没有简化成Gen III L6那个样子,个人认为在平日中穿着Gen II L6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关注过,就是来自港台及日韩的一些潮流品牌都非常喜欢借鉴诸如M65及ECWCS冲锋衣这些军装的军事元素,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潮流服饰中,因而被一些喜欢潮流的人士争相追捧。有趣的是,在入手Gen II L6以后,周围一些不太了解军品的朋友在看到笔者穿着这件冲锋衣,都会觉得它的款式很潮流、很时尚,不断询问Gen II L6的来路。在得知它是美国军队的产物后,都惊奇不已,不太相信眼前的军品也能这么潮……这里,笔者只想反问一句——从某个角度说,是不是军品引领了服装界的潮流呢?
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后,笔者照常来到远郊山区进行远足活动。与前段时间相比,这几天的气温更低了,远郊山区的气温已降至-4℃~8℃这个范围,寒冷感是比较明显的。远足当天的天气比较晴朗,但是一直在刮风,大概3-4级的样子。不过,刮风也能算个好事情,大风可以吹走雾霾,空气质量会相对好一些(俗话说北京污染治理靠刮风啊……)。
在这次远足活动中,直接穿抓绒衣或冲锋衣显然Hold不住这么低的温度了,于是笔者将Gen II L6冲锋衣与那件Gen III L3抓绒衣搭配穿着,看看它实际效果如何。对于冬季冲锋衣的使用,笔者还有的习惯,就是把一件抓绒帽衫与冲锋衣搭配,并将帽衫的帽子与冲锋衣风帽部分重合。个人感觉这种“帽子套帽子”的方式可以提高头部的保暖性。不过有的朋友并不喜欢这么搭配,因此要想提高头部的保暖性,就只能额外戴一顶绒帽了。Gen III L3与Gen II L6上身后,感觉重量挺轻的,穿着身上没什么负担。在刚到达山区时,气温也就在0℃左右,Gen III L3与Gen II L6搭配后完全可以应付,在2层服装之间形成了较好的空气保暖层,其保暖效果丝毫不比一件厚棉衣的效果差。山中刮来的一阵阵风,并不会吹透Gen II L6,将衣领部分的拉链拉至顶端后,大风也不会从领口灌入,但此时会感觉颈部有些紧绷感,毕竟这2件衣服都是高领设计。
将Gen III L3与Gen II L6搭配,效果还不错
将风帽收纳后的效果图
将风帽打开后的效果图
将Gen III L3与Gen II L6搭配,其保暖效果比较好
随着午间气温的上升,笔者身上已经出汗。将Gen II L6的腋下通风口打开后,感觉体温瞬间就降下来了。由于通风口的尺寸够大,因此将它打开后,就不必打开前襟拉链了。在山中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会有干枯树枝及植被与冲锋衣的表面摩擦,但这丝毫不会对损伤冲锋衣的面料。作为一件军用冲锋衣,其面料耐磨性是完全可以满足常规户外运动需求的。为了测试下冲锋衣的防剐蹭性,笔者用随身携带的BUCK组合工具的刀和锯齿分别在冲锋衣的袖口处用力划了几下。测试表明,被划部分的面料基本没有变化,个人感觉还是挺结实的(不过,要是特别使劲,面料绝对是可以被划透……)。在刚入冲锋衣那几天,鉴于气温还不算太低,笔者有几次直接在室外穿着Gen II L6的经历。由于北方冬季的气候干燥,因此身上的Gen II L6会有静电现象出现,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
冲锋衣腋下通风口细节
冲锋衣的表面与干枯树枝及植被摩擦,这不会对损伤面料
BUCK组合工具测试细节
回家后,笔者想继续测试下Gen II L6的防水性及防油污性。考虑到冬季下大雨是件不太可能的事,因此只能在浴室中模拟了下大雨的场景。为避免在测试被淋湿,笔者把Gen II L6的袖口魔处术贴扣紧,将风帽及下摆处的抽绳拉至极限,同时头戴美国惊悚电影中“杰森”的橡胶面罩(大家不要被雷翻啊!!!),准备进行测试。将淋浴喷头打开后,当水喷洒在冲锋衣表面时,水会变成珠状从冲锋衣表面滑落,和荷叶效果基本相同,完全可以起到防水效果。
接下来进行的是米醋测试。当把米醋这种有色液体洒在冲锋衣的袖子上时,米醋会从面料的表面滑落,其测试效果与防水测试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袖子测试部位会有一股醋味啊……
最后,笔者用香油进行了防油污测试。把香油洒在面料上后,油污并未被面料吸收,仅停留在表层。又过了几秒钟,仍然没有油污深入面料的现象发生。相比之下,Gen II L6的防油污性比之前的那件TAD软壳要强一些。对于Gen II L6的清洁,由于它采用的Gore-Tex面料不太适于直接机洗,因此笔者经常会用湿布擦拭冲锋衣,并用软毛刷子配合洗衣粉刷洗容易脏的部位。
不多说了,大家看图!
防水测试,大家不要被面具雷翻啊......
米醋及香油测试
米醋测试
香油测试
下面我们总结下ECWCS Gen II L6冲锋衣的优缺点:
优点:防水性好、防风性好、透气性好、防油污性好、耐磨性及抗剐蹭性强、重量比前一代有所降低
缺点:服装款式略显简化、有静电现象产生、弹力抽绳尾端固定简陋、口袋中无任何耳机线穿孔、前襟处摁扣不便于开合
作为一件美军冲锋衣,它的做工并不算粗糙。从实际使用性能上看,Gen II L6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户外穿着,感觉并不比那件TAD软壳的效果差。从购买渠道上看,Gen II L6由于已经不是美军最新的装备,因此不论是全新的、还是二手的,在国内比较容易买到,且价格不算离谱。从铁杆美军军迷的角度出发,可以无条件买一件Gen II L6收藏,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若想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件冲锋衣,Gen II L6的功能性毫不逊色于一件纯粹的户外冲锋衣。唯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纯粹的户外冲锋衣可以采用各种鲜艳的颜色,而这件Gen II L6作为一件军用冲锋衣,采用的美国陆军UCP迷彩不仅不鲜艳,反而要追求伪装性及隐蔽性,因此是否喜欢这个迷彩,与个人的偏好有关(有些人认为UCP迷彩像刷墙工穿的……)。打算入手Gen II L6冲锋衣的朋友,可以事先参考下这篇文章,看看它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再做决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