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甲军品资料网

    首页 > 背景资料 > 军品图书
  1. 内容

法国外籍军团(步兵和骑兵)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00号:法国外籍军团-1945年以来的步兵和骑兵-French Foreign Legion-Infantry and Cavalry since 1945。原作者Martin Windrow,绘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00号:法国外籍军团-1945年以来的步兵和骑兵-French Foreign Legion-Infantry and Cavalry since 1945。原作者Martin Windrow,绘图Mike Chappell。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多年来对外国物资补给的严重依赖造成法国远东远征军的装备呈现如下特征——与一些二战前法国物品相搭配的英美两国援助装备和法国后来仿制的盟军版装备相组合。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了以采用法国设计的装备为基础的标准化进程,但老物品在一些相当晚期的孤例中仍有幸保存下来,这是40年代开始的根据需要而对装备即兴使用的个人主义做法的生动表现。显然不可能每一项装备都变得统一化,几乎到了阿尔及利亚战争末期还有个别团保持着自己“部落化”的特色。

限于篇幅,我们只选取现役部队的几个主要时期的几种主要类型的制服加以展示。对下级士官高比例的描绘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传递征募军人的制服元素的视觉信息。许多项目以及部队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并没有涵盖,特别是约1962年至1980年这一时期的。同样的我们也几乎省略掉了所有有关部队胸徽的描述,这也是一个大项,很多出版物中都有对它们的详细介绍。各图中的人物形象或是取材自私人照片或是不同资料的混合——为了展示更多信息,这些人物形象参照了更多的同时期同一部队的人物照片。

另外要注意的是我们使用了英国而不是美国的术语来描述颜色,比如用于毛料制服(法语为tenues de drap)的“土黄色”指的是土棕色而不是美国的“橄榄棕色”,而“土黄色斜纹棉”指的是轻便的夏季/热带服装(法语为tenues de toile,如果是战斗服装所使用的较厚材料法语术语为treillis de combat)面料,它呈一种浅黄色调的茶色,而美国称之为“土黄色”。对于型号的一致性以“M1947”为例它表示出装备的设计年代,任何国家的都是如此。

法国的非授衔军衔按惯例分成士兵(troupes,从列兵到下士长)、士官(sous-officiers,从中士到中士长)和上士(从上士到一等军士长)。上等兵伍长(caporal-chef)的军衔是个例外,根据部队和时代不同它或属于士兵组或属于士官组。

A1:骑兵中士,第1外籍骑兵团,奥地利,1945年春

虽然这名准备参加分列式的骑兵中士穿戴使用的几乎是全套的美国装备(M1939式橄榄棕色常服、橄榄棕色毛料衬衫、浅橄榄棕色领带、M1936式手枪织物腰带和背带、冲锋枪弹夹包、M1938式非骑马用护腿和M1943式常服鞋子),但仍能通过他身上任何他们找的到的“部落化”元素来彰显外籍军团对这些传统的坚持。平顶圆筒军帽的供应短缺;他所戴的这顶是“午夜蓝色”(几乎完全就是黑色)加红色的骑兵版M1927/35式,上面贴花着外籍军团的炮弹徽章。帽子的白色帽套摘掉以证明他的士官身份——他的军衔等级本应配银色炮弹帽徽,但聊胜于无了。1943年外籍军团的兵种徽章变成了带三条绿色滚边的“午夜蓝色”菱形纹章,上面采用绿色的(代表骑兵,步兵的为金色,骑兵士官的为银色)外籍军团炮弹徽章,它佩戴在左袖子上紧挨着任何种类的军衔V字章之下。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后勤供应是不充足的,于是这名士官临时性地佩戴了一枚M1926式上衣领章作为臂章,它只在顶端两边带有双层的绿色滚边。他还将找到的银色骑兵纽扣用在上衣上;容易得到的新的穗带(代表一个团获得过两到三次陆军嘉奖)佩戴在左肩头,从颜色看它代表了1914年-18年的军功十字章,但上面的橄榄色箍圈代表了1939年-40年的军功十字章。系军团传统的深蓝色阅兵腰带的这名老兵还设法保留了年代远自1936年的金属团徽,它被钉在右胸口袋上。1947之前第1外籍骑兵团使用的是浅土黄色领带而不是后来的绿色领带,绿色领带最早来自于青年营,并且1944年外籍军团步兵团(RMLE)将它与出行服搭配使用。另外,这一时期的照片显示只有士官携带冲锋枪(往往是汤普森M1928A1式或M1A1式)。

A2:上士,外籍军团步兵团/远东(RMLE/EO),阿尔及利亚奥兰,1946年2月10日

中途被改编为第2外籍步兵团的RMLE/EO在登上“卡梅拉尼亚号”前往印度支那的前三天装备上了全套英军战斗服和织物装备。最初的照片显示,使用这样的着装、装备和武器(点303口径的李-恩菲尔德4号步枪)的使用大多数人戴着带有白色帽套的M1927式平顶圆筒军帽,但图中这名上士采用的是猩红色/绿色船形帽。这种帽子是第一次装备,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战时平顶圆筒军帽的短缺,1943年在北非它被再次装备,其颜色最初特供战时的外籍军团步兵团来使用。在印度支那它有时被外籍军团步兵部队的各级别军人作为其中一种营地帽或作业帽来使用;船形帽有三种式样:正规的矩形版仿制自美国陆军的版本,其前端右侧上翻帽边带有斜条折纹;更高更有弧度的“殖民地式”参见图C1;而本图中的私人购买的“香蕉型”弧度更大并且前后两端上翻的帽边都比较短同时没有折痕。这名上士以军官的方式在帽子前端的V字形区域加上了一条代表他军衔的带红色斑点的银色饰带。一名上士装备的只是一支步枪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但从照片看确实是这样的,其原因可能在于新的装备刚刚列装。法国人的M1931式殖民地头盔在登船之前装备,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到它固定在M1908式“大号背包”上。

A3:中士,第2外籍步兵团,营地执勤,安南,约1950年

1946年至1950年期间,英国和美国的服装几乎是通用的:英国的土黄色斜纹棉Aertex衬衫(很少与四个兜的丛林夹克搭配)搭配宽松的棉布短裤(经常被卷起甚至卷起缝死或是被裁地更短)或长裤,或是美国的1号色调的土黄色丝光斜纹棉长袖衬衫(有带肩章带和不带肩章带的两种式样)搭配配套长裤或短裤被作为热天的营地服装、出行服和中南半岛地区的战斗服来说。照片显示与这些服装一起使用的还有法国人的M1936式沙地土黄色短袖衬衫和短裤以及之后的M1946式土黄色斜纹棉长袖衬衫和宽松长裤。图中这名士官配备日常的晨间开放公路巡逻用装备。他穿戴法国的M1931式殖民地头盔、英国的衬衫和短裤、包括一对弹药包和手枪套的英国的M1937式基础织物装备、其中一种当地制造的相当常见的冲锋枪弹夹包(图中装的是斯特恩冲锋枪的弹夹)以及流行的法国帆布/橡胶材质热带短靴(被称作“篮子”或“溅洒器”)。头盔上带有当地制造的黄铜色帽徽——外籍军团的炮弹加红绿两色珐琅质炸弹图案。外籍军团的1943年版徽章佩戴在左上臂位置;一些早期的例子显示它为采用炸弹图案之上加三条小的绿色V字章的款式而不像后来的那些带有一圈边缘。1948年之前,步兵中士的双条金色V字章只佩戴在左袖子上紧挨在臂章之上的位置;那之后所有的军衔V字章都在双臂上佩戴,但临时性制服上只在左臂佩戴的方式仍被普遍保留。

 

B1:外籍军团士兵,第13外籍军团半成旅,交趾支那,1948年-50年

这名士兵穿美国陆军的丝光斜纹棉衬衫(图中是带肩章带的军官式样)和相匹配的短裤,美制的护腿穿在法国的M1917式高筒皮靴(brodequin)外面。在当地行动需要配置最小化的装备,而步兵们通常只使用腰带序列装备;图中可见美国的M1923式弹药腰带、M1936式背带、野战止血包和两个口袋的手雷包,另外挂在腰带上的一只水壶是英制的。和大多数部队一样,这一时期第13旅的轻武器使用有些混杂:照片显示图中的作为标准装备的点30口径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与同样口径的M1式卡宾枪、点45口径的M1928A1式或M1A1式汤普森冲锋枪以及点303口径的布伦式轻机枪一同使用。面对各种更好装备的缺乏,法国步兵们不得不广泛装备法制M1931A2型Reibel机枪,这本是为坦克和山地堡垒设计的,它们被笨拙地装上了步兵三脚架。

第13外籍军团半成旅是仅有的一支整个二战期间随同盟军一起作战的外籍军团部队,而他们也以此为傲。图中人物所戴的土黄色毛料贝雷帽源自二战前法国陆军的堡垒部队,1940年时第13旅将士曾经戴着它们参加了纳尔维克战役,在那之后直到50年代末,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它们都被保留作为野战帽(或临时取材)使用——右侧帽边按英国人的方式向下拉。这名军人还在脖子上挂着一顶法国的土黄色斜纹布丛林帽,1949年之后它就在法国远征军中广泛而迅速的流行开来。照片显示第13旅的一些人在行动中在胸前佩戴了自己团的金属团徽。

B2:外籍军团步兵,东京湾,1950年-54年

这一时期,服装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统一化,虽然个人装备和武器还没做到这一点。丛林帽成为通用帽具,但在任何情况下,士兵们都会携带广泛装备的美国的M1式头盔。法国的M1947式作战服(tenue de campagne)此时成为标准的战斗服装;注意四个内置上衣口袋采用外置的尖头口袋盖,而两只腿部的大口袋和腰部及踝部纽扣扣紧的扣带设计(图中脚踝的扣带包住高筒皮靴并将腿部箍紧)也是它的特点。法国的织物装备被指定为M1950“空降部队式样”,它们很缓慢地交付到外籍军团步兵手中,从而与美国、英国和法国既有的装备混合使用,图中人物使用的就是美国的版本。他的匕首是一把砍切式M1886型Lebel刺刀;另外,虽然美国的破片式手雷被广泛采用,但他携带的却是法国的OF37型“攻击”爆破手雷。他的步枪是始于二战之前一直采用到50年代末的法国标准型步枪——7.5毫米口径的MAS.36,它使用5发装弹夹,战争的后半段外国的步枪大部分被它所取代,但M1式卡宾枪被普遍保留。

B3:班用轻机枪手,外籍军团步兵,东京湾,1950年-54年

直到接近1960年之前,法国的标准班用轻机枪一直是7.5毫米口径的FM.24/29型。图中机枪手戴罩有网子的美国M1式头盔,穿法国的M1947式杂役服、M1917式军靴和M1945式帆布护踝——仿制自英国的式样但仅有一条扣带,底脚则为一条一体式的“舌头扣入口袋”固定装置。他的装备以法国M1950“空降部队式样”腰带和背带为基础。“M1950式全兵种通用背包”和英国的M1908式背包一样固定在同一系统的背带上。他身上挂的是两种FM.24/29机枪弹夹包中较小的一种。他腰带上的装备组合具有典型性:装在法国的M1950式水壶套中的英国M1944式水壶、用来装FM.24/29机枪配件的英制M1937式通用装备包、战前版本的装轻机枪清洁棒的皮包和一把法国镰刀。

 

C:本图描绘了见于印度支那的更多款式的服装。

C1:查尔顿中校,第4骑兵团,1950年10月

从越南高平省撤退的这支队伍已无力与失败的命运抗争。队伍中的这名原第2外籍步兵团第3营的指挥官依据照片描绘。图中他戴着采用外籍军团标志色的“殖民地式样”警察帽或“三角帽”。和肩章带上的黑色织纹肩章套一样,中校的帽子上也带有五条军衔条纹章(“金/银/金/空隙/银/金”的排列方式)。他穿的是英国的“丛林绿色”热带战斗服上衣和英国的土黄色斜纹棉宽松裤子。

C2:外籍军团士兵,第3外籍步兵团第1营第2连,Phu Tong Hoa,1948年7月27日

西蒙中校的档案和少数模糊的照片告诉我们在迎接他的仪式上卫队戴着平顶圆筒军帽,围宽腰带,佩戴该团当时的双条穗带(带有不同的“橄榄形装饰”的它代表1914年-18年外籍军团荣誉军功十字章,这是继承自二战时外籍军团步兵团的。它以出行服而不是阅兵服式样穿过衬衫顶端的纽扣来佩戴。)原始照片中至少有一种团的徽章佩戴在胸前口袋上。图中人物穿戴法国的M1946式土黄色斜纹棉衬衫、美国军援的“丝光斜纹棉”裤子和法国战前版本的腰带;已经擦洗掉色的英国的M1937式腰带和短靴也在军营中被使用。平顶圆筒军帽是M1946式,它带有带拉绳的白色帽套,其形状设计与二战时的外籍军团步兵团的相同并且在印度支那偶尔可见。

C3:中士,第2外籍步兵团第2营,老挝,1954年4月

注意M1947式杂役服衬衫的1952年“轻便”版只带胸前口袋,同时采用双层垫肩和带纽扣的袖口设计。掖在M1947式裤子里的它和四个兜的另一版本都采用相同的320号橄榄色斜纹棉材料制作。他的军衔V字章,外籍军团徽章和代表重新入役的两条小号V字章(黄色代表士官,绿色代表士兵)一起都排列在左胸口袋前。法国的M1950式TAP腰带上配着美国的罗盘包和M1950式TAP装备系统中的一对帆布步枪弹夹包,后者代替了同样普遍的美制卡宾枪弹药包。

C4:外籍军团一等兵,第13外籍军团半成旅,奠边府,1953-54年冬天

二战初期第13旅的贝雷帽上开始装饰绿色的斜条织带以表示外籍军团一等兵的军衔。美国的M1943式人字呢斜纹布杂役服夹克和美国的M1941式和M1943式野战夹克一样在印度支那战争初期被广泛使用,但战争的这一阶段,照片中已经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橄榄色毛衣也是一件装备品,同它一样,M1951式钢盔——美国M1式钢盔的丑陋仿品——的装备也日益增加。M1947式杂役服裤子上系着仿美制的法国造手枪腰带,上面配备英式配件。

 

D1:外籍军团士兵,第1外籍团教导连,阿尔及利亚mascara,1957年夏

以挪威籍外籍军团士兵Jean Eric Johanssen的照片为依据描绘的这名人物使用阿尔及利亚战争早期典型的制服和装备。在基础训练期间,武器装备简略的这支部队的成员直升机机降到了Djebel-el-Biar附近的小山上,根据情报他们去拦截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ALN)的部队,而随后的行动导致4名法国人死亡6人受伤。这次,16岁的Johanssen赢得了卓越十字章(croix de valeur),他也是该团少数几名赢得勇敢嘉奖的新兵之一(在第2外籍伞兵团服役时他还赢得了其他的这类嘉奖)。图中他使用的是那之后装备的MAT.49式冲锋枪,注意在反游击队行动中它安装了安全链。此时MAT.49的充足供应导致外籍军团步兵班/排的战术小队成型为由装备冲锋枪的经验丰富的“法式散兵”所组成的突击小组和由装备步枪携带多余弹药的缺少经验的士兵——“pourvoyeur”(供弹手)——组成的轻机枪火力小组。这位士兵戴套着土黄色斜纹布帽套的M1946式平顶圆筒军帽,系采用次一级部队识别色的围巾,穿M1947式杂役服和M1917式军靴以及仿制自美制产品的法国的M1951式织物护腿。法国的M1946式棕色皮制装备这时以腰带加背带再配以各式插件和装备包的组合方式被广泛应用(图中这里搭配的是两只MAT.49冲锋枪的弹夹包)。这里并没有出现水壶套——法国的M1950式水壶是用带子套在帆布套上的。另外,他的背包是“M1950式全兵种通用背包”。

D2:中士,第2外籍步兵团第1摩托化连,阿尔及利亚Djebel Beni-Smir,1960年12月

这是战争后半段一次典型行动中一名外籍军团士兵的典型形象。为了攻击渗透到艾因塞夫拉(Ain-Sefra)以南摩洛哥边境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ALN)的一支部队,来自第2外籍步兵团第1摩托化连的6名成员在1960年12月2日早上8点半直升机机降到1641米高的山丘上。强大的敌军控制了着陆区,但在受重创的直升机撤走之后仅剩的这6个人在Sanchez-lglesias中士的指挥下最终逃了出来。接近12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们面对包围孤身作战,而全天在三个连和空中支援的帮助下他们一直控制着山头。最终这支ALN部队的130名成员中死亡63人,被俘16人,法军缴获武器60件、手雷100枚以及大约1万发子弹,而外籍军团方面死2人伤11人。

绿色调的丛林帽在50年代末装备,使用中它会很快褪色;沙地色和绿色的版本一直被一起使用。1960年以来外籍军团所有战斗部队的绿色的M1947式杂役服被迷彩杂役服——即tenue camouflee toute armes(全兵种通用迷彩服),它与伞兵使用的“跳伞服”类似——所取代,两者的剪裁类似,只是后者的上衣带有外置的下摆处口袋。扣在纽扣上的深蓝色布制军衔标上带有两条金色条纹。行动中,彩色的识别围巾经常围在脖子上和肩头。靴子是带双扣别的法国造M1952式“游骑兵短靴”,最初装备的是棕色的,到了1960年再装备的为黑色。一线步兵部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M1950式TAP织物装备,图中它配有一只快搭腰带扣和一对对应MAT.49冲锋枪使用的五联装弹夹包。将他的M1951“卑尔根式”全兵种背包塞满的是一件粗糙毛料制成的带套帽的当地式样宽松斗篷(djeilaba),同另一种可选择穿着的外籍军团摩托化部队制式大衣一样,他们都非常流行;一件沙地土黄色迷彩帐篷片段在背包的一侧,另一侧是采用沙地色、红棕色和绿色这些更明快颜色的另一只帐篷片段。

D3:外籍军团士兵,第1外籍军团撒哈拉连(CSPL),阿尔及利亚南部艾格瓦特(Laghouat)地区,约1960年

和庆典制服一样,CSPL的野战制服也反映出军团和连的骆驼骑兵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M1947式杂役服和丛林帽——这种撒哈拉式着装在照片中广泛出现——成为标准装备,同样的60年代初迷彩杂役服和绿色贝雷帽也拥有了同样的地位。摩托车手风镜套在被白色或沙地土黄色套子包住的平顶圆筒军帽上。传统的沙漠围巾(浅沙地土黄色或白色通常意味着使用者为军官)围在脖子上,而在沙尘暴时它可以像头巾一样包住头部。沙地土黄色的斗篷式外套(gandourah)在20世纪20年代装备外籍兵团的骑兵之后就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非常宽松的Seroual裤子是沙地土黄色斜纹布制作的,这种裤子的冬季土黄色厚毛料版(实际上就是M1923/35式北非骑兵裤)与M1946式战斗服上衣搭配;带钉凉鞋之上可以看到绳带系紧的脚踝带子。当地式样的斗篷(djeilaba)也被普遍装备。照片显示野战中使用了不同种类的个人装备:M1950式TAP织物装备、图中的这种M1946式皮革装备、甚至是带斜背背囊的传统的红色/棕色撒哈拉式皮革装备。步枪是7.5毫米口径的MAS.49/56式自动装填步枪,它使用可拆卸的10发装弹夹,装备部队的时间是1957年。

 

E1:上等兵,第3外籍步兵团,冬季执勤制服,阿尔及利亚,约1959年

图中加上了阅兵用装饰的基础型M1946式出行服一直保留使用到1979年——这种土黄色毛料战斗服穿在土黄色斜纹布衬衫和绿色的外籍军团领带的外面。上衣采用带缺口的翻领、两个带折纹的口袋和一条在右侧被一条带纽扣的半长腰带固定的宽腰带;这种阳极氧化处理的纽扣实际上是外籍军团从1875年就一直使用的版本。裤子缺少外部可见的腿部口袋。外籍军团的臂章(约1962年之前,其上的“炸弹”图案上经常出现团的数字番号)、军衔V字章和再次服役V字章的介绍见上文。作为出行服时这身制服配图E2所示的那种肩章并取消使用腰带和护踝,于是裤脚是松垂开的。作为阅兵服时,制服上的增加物或替代物包括了外籍军团的蓝色宽腰带、猩红色的肩章、腰带、护踝(包括了当时所有的款式,荣誉卫队有时将它们涂成白色)和通过上衣顶端的纽扣佩戴的部队嘉奖穗带。MAS.36式步枪上固定着针形刺刀,不固定刺刀时刺刀被按在枪管之下的圆柱形底座上。

中士以上级别军人戴没有帽套的“午夜蓝色”/红色平顶圆筒军帽,帽子和肩章上的炮弹帽徽为金色或者银色,而阅兵用肩章的新月形边缘垂穗也为金色或银色。他们的平顶圆筒军帽上带有金色或银色的假脖带,它一般箍在帽墙上,而第二条带缎面镶边的脖带在作为警卫制服时拉下来。士兵们使用白色帽套,单色脖带在庆典仪式上拉下来。依据时期和部队的不同,下士和下士长也会戴套白色帽套的平顶圆筒军帽,而肩章和臂章上的炮弹徽章则为黄色或白色丝线绣成。印度支那战争时期士兵的平顶圆筒军帽上佩戴着红色炮弹帽徽,之后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它们变成了绿色。由于他们在穿其他任何序列服装时平顶圆筒军帽不带帽套,所以在大约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带白色帽套的全沙地土黄色平顶圆筒军帽,而在70年代初这种帽子又出现了全白色材料的版本。

1945年继承了二战时外籍军团步兵团衣钵的第3外籍步兵团同时得到了佩戴双层嘉奖穗带(见图C2)和在右胸前佩戴美国总统嘉奖的殊荣。印度支那战役末期,这些装饰物变成了大号的三层穗带以代表该团在陆军序列中独一无二的获得16次嘉奖的纪录(穗带的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了军团荣誉嘉奖、军事勋章和1914年-18年军功十字章,而穗带之上还带有以金属套环形式出现的“橄榄形”装饰)。图中的个人奖章包括了卓越军事十字章、外海行动战斗十字章(1956年取代了卓越军事十字章,因为当时法律层面上阿尔及利亚还是法国的一部分)、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战役奖章(后者正式名称为“安全和维持行动奖章”)和一枚负伤奖章。

E2:外籍军团一等兵,第5外籍步兵团,夏季出行服,阿尔及利亚,约1959年

到今天(本书出版于????,译者注)没有实质变化的M1946式夏季/热带通用战斗服是图中这种土黄色斜纹布衬衫和宽松裤子与仿美式腰带的窄条织物腰带的组合。在夜间袖口和领子的纽扣通常系紧并加上绿色的领带;到了白天袖子卷起领子打开;当然这些并没有对于日期和场合的严格区分。按照“过去士兵的风格”,白色帽套套住的平顶圆筒军帽的帽舌上方加了一条细帽带。肩章自1948年开始就在战斗服和衬衫序列制服上佩戴,它上面有一颗制服口袋纽扣式样的扣子和三条绿色倒V字章,再往内侧则是外籍军团的绿色(士官的为金色或银色)炮弹徽章。团与团之间的调动并非不同寻常,军人可以将以前经历过战斗的部队徽章加在他的左肩章上(后来被缩小版所代替);这名第2外籍伞兵团的老兵还佩戴了他的伞兵资格飞翼章。海外行动战斗十字章的穗带上带有代表第5外籍步兵团在1950年获得第2次陆军嘉奖的标志物。这一时期,团徽有时仍然被直接钉在口袋上而不是一只皮表带上。E3:士官,第2外籍骑兵团,阿尔及利亚,1959年

1960年之前外籍军团的装甲车乘员缺少一种方便的野战帽。带帽套的平顶圆筒军帽经常出现在照片中;不过他们也戴图中这种土黄色的斜纹布贝雷帽,作为一种通用帽具,在印度支那它被法国联军广泛使用,而在阿尔及利亚,在得不到土黄色毛料贝雷帽的情况下,第13外籍军团半成旅也使用了这种帽子。帽子不配徽章是挺正常的事情,但在1959年图中这种非正规的帽徽代替带数字的炮弹图案帽徽出现在第1和第2外籍骑兵团的这种帽子的右侧。

E4:外籍军团士兵,第3外籍步兵团,阿尔及利亚,1960年

外籍伞兵团的绿色贝雷帽最终在1959年-60年间扩大使用到整个外籍军团中。并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帽徽:部队一级单位于是得到了图中这种带7条火焰的炮弹帽徽,虽然它从未被官方正式认可。金色或银色的带有相应数字的这种徽章之后取代了外籍骑兵团所佩戴的图E3中的那种帽徽。1960年开始被普遍佩戴的它一直使用到约1963年,那时,炮弹置于一只开放的圆环中的不带数字的通用版徽章开始采用,不过在那些年,这种徽章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版本。1960年开始迷彩杂役服装备给了非空降兵部队,可以看到空降兵使用的一些初期的不同版本“跳伞服”(tenues de saut)被外籍步兵团、外籍骑兵团和外籍军团撒哈拉连所使用。迷彩网纱面罩仿自二战英军的版本,它被广泛保留当做野战用围巾来使用。

 

F1:少校,第4外籍团,法国卡斯泰尔诺达里(Castelnaudary)丹茹上尉街区(quartier capitaine danjou),20世纪80年代

各个时期军官的平顶圆筒军帽一直就是黑色/红色的款式,步兵的加上金色,骑兵的加上银色装饰——刺绣的炮弹徽章、军衔织纹装饰、纵向的四等分镶边、假脖带和帽顶的镶边和四叶花式绳结。上士组的为单独一条金色或银色饰带加一条红色交织纹饰的V字章。二战之后不久战前和战时的上衣成为军官们使用的常服上衣,到了40年代末M1946式战斗服开始采用,并配以展示军衔的硬肩章以及外籍军官的左臂臂章,两者之上采用的炮弹徽章为金色或银色。军官和上士组不系蓝色腰带或传统的阅兵用肩章。在印度支那根据个性化需要出现了多种土黄色斜纹棉制服或白色出行服;灵感源自英国版本的带有四个兜和一体式腰带的短袖丛林夹克被广泛采用。1956年军官和上士组士官得到这种新的四个兜的常服作为出行服来使用,上面佩戴的臂章是五边形的,其中的炮弹徽章之上是三条绿色V字章,如今(本书出版于1996年,译者注),这种徽章佩戴在领子上。肩章、团徽、嘉奖穗带、奖章和相应的上级部队右臂章也出现在这身上衣上。相匹配的土黄色裤子在军官版来说带有50毫米宽的深棕色裤线贴边,上士组士官则为一条深棕色滚边。战斗服一直被骑兵作为阅兵服来使用,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照片显示战斗服上临时使用了上衣领章来代替左臂上的菱形臂章。

作为阅兵服的战斗服大约在1979年被废止使用代之以常服上衣。注意深绿色的西装马甲是特为外籍军团军官使用的,与之搭配的是白色衬衫和深绿色领带。同款的浅石头灰色夏季/热带制服没有裤线贴边装饰,但在天气较差时偶尔会加一件马甲。这名军团训练部队的少校在右胸口袋上带红色纫线的深绿色皮表带上展示着团徽,而右臂臂章是第14(前身为第4)轻型装甲旅的徽章,这是供它的次一级部队佩戴的。另外许多非空降部队人员都具有伞兵资格。

F2:下士鼓手,军乐团,夏季阅兵服,巴黎,法国国庆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

长袖版夏季/热带出行服和阅兵服拥有固定的“夜礼服式”穿着方式——乐队成员则需要打破多项平常的着装规定。其中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作为行进中乐队的一项制服元素这名士官戴着白色的平顶圆筒军帽(出现于70年代初,它采用全白色的塑化布面结构,帽顶有一只细小的帽孔)而不是他的军衔所应该戴的黑色/红色帽子。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外籍军团的衬衫和战斗服上衣在胸前、背后和袖子上需要熨烫出16条装饰性折纹的做法延续至今(本书出版于1996年,译者注)。由于在1969年前后“游骑兵式”黑色靴子的出现,白色的梯形穿绳的鞋带就开始经常被乐队和阿尔及利亚战争之后的荣誉卫队所采用。乐手在他的军衔徽章之上装饰三色旗颜色的V字饰带,这条饰带也装饰在鼓边上带有古老格言“Legio Patria Nostra”(军团是我们的祖国)的旗帜上。乐队还独一无二地佩戴两枚胸前口袋徽章——右胸口袋上是第1外籍团的徽章,左胸口袋上是军乐团的徽章。

F3:下士长,外籍军团第13半成旅,热带卫队服,吉布提Guartier Montclar,20世纪80年代末

目前(本书出版于1996年,译者注)上百个国家的各级别军人在外籍军团中服役,其中包括来自前非洲殖民地的成员。穿卫队服装的这名下士长戴白色平顶圆筒军帽(见图F2的介绍,他的这一军衔一般应该戴黑红两色的士官用平顶圆通军帽),帽子上装饰金色丝带饰面的假脖带和具实用功能的金色脖带。在极端炎热的吉布提,阅兵指定使用的是通常按“轻型工作制服”来使用的土黄色斜纹棉短袖衬衫和短裤。深绿色短袜袜口下卷盖住了锃亮的黑色“游骑兵靴”。保留传统折纹的衬衫上装饰士官用肩章和腰带以及第13半成旅的穗带,穗带的颜色代表了军事奖章,而上面的橄榄形装饰象征了该部队获得的4次嘉奖;M1974式橄榄色织物腰带上支撑着FAMAS刺刀。在他的右胸前佩戴的是伞兵飞翼章和表带式旅徽。左胸口袋之上是吉布提的阿尔塔(Arta)沙滩突击队训练中心(CECAP)的资格章。他的奖章包括了海外奖章(它老的名称是殖民地奖章,1962年更名)和1982年设立的国防奖章。

 

G1:外籍军团一等兵,第1外籍骑兵团,冬季出行服,法国奥朗日拉布什街区(Quartier Labouche),20世纪80年代末

阅兵式之前得到他的5年服役期荣誉证书的这名一等兵穿标准的M1961式冬季出行服。这些年来,这种无腰带的四个口袋的土黄色上衣加相匹配裤子的组合一直作为常服和出行服来使用(只是在大约1968年其面料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上面可以配以前M1946式出行战斗服上可以配的所有种类的徽章;中士及以上级别人员的臂章被军官式的领章所取代。注意图中描绘的沙地土黄色衬衫、绿色领带、黑色矮腰鞋和银色骑兵纽扣。在右胸口袋上的表带团徽之上佩戴的是伞兵飞翼章和第1外籍骑兵团指挥部营的银色圆形徽章;左胸口袋之上的是海外奖章的略章;左肩头佩戴的外籍骑兵团双条穗带代表了6次嘉奖,它们的颜色分别代表了1914年-18年军功十字章和海外行动战斗十字章。左臂上军衔V字章/外籍军团臂章之上是花冠环绕宝剑的暗橙色图案徽章,他代表了“1号军事证书”,这是在晋升至中士之前对下级士官的一种专业资格认证。这种徽章的银色和金色图案版本术语为“一级和二级特别军事专业资格”,这是晋升到上士和上士长分别所需的资格。右臂处看不见的地方是第6轻型装甲师的臂章,

从大约1979年开始,在所有部队中M1946式阅兵用战斗服制服(图E1)被这种常服迅速取代,它上面仍加上各种通常的装饰物,裤子的裤脚则松垂在锃亮的鞋子外面,而搭配的织物腰带上配有刺刀刀鞘。这是种没什么吸引力而且并不流行的款式。1991年4月,第1外籍团在欧巴涅(Aubagne)一年一度的卡梅伦日庆典上公开展示新的阅兵制服。它采用术语为“法国土地色”的发浅灰色的土黄色调,其带有加宽前襟的“诺福克夹克式样”的上衣下摆及腰,宽大的开领上不佩戴徽章,不带胸前口袋的胸部两侧带有很深的纵向折纹,而袖口带有一颗纽扣。所有普通的阅兵用装饰物都可以佩戴,部队徽章则直接钉在右胸前。上衣与相匹配的单色裤子一同穿着,裤脚则掖在锃亮的军靴中。

G2:外籍军团一等兵,班用轻机枪手,第2外籍步兵团第1营,雀鹰行动,乍得,1989年

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后果之一是迷彩制服成为让人联想起叛乱伞兵的挑衅性提示,于是,1963年1月在所有部队中,它们正式被受欢迎的M1947式绿色制服所取代。新的“陆军绿色”杂役服,也就是采用“300号斜纹布缎面”的M1964式在1971年成为标准制服并在长达约25年的使用期中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1980年,它们经历了细微的变化;更紧绷更短的带松紧的腰部设计开始出现,和以前一样,这种改变先出现在像外籍军团、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这样的精锐部队身上。最终定名为“斜纹布F-1”的这种制服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其两个胸部的拉锁开口的纵向口袋来识别。70年代初的乍得,这些杂役服搭配丛林帽来使用并佩戴由V字章和军团徽章组成的完全版臂章。外籍军团徽章之后被小号的维克牢尼龙扣徽章所取代以减少徽章的佩戴量:士兵和士官佩戴绿色和金色/银色的斜条章来对应他们的V字臂章,上士和军官佩戴的则是金色或银色的水平短杠,其中带有红色中心条纹的代表了准尉。从70年代末开始,采用维可牢尼龙扣固定的姓名牌出现在右胸前;采用连队标志色的披肩式围巾也在几乎同一时期普遍停止使用。在非洲,传统式样围巾(cheche)还被广泛保留,它的替代品——网纹迷彩头巾也是如此。通用野战帽具是绿色贝雷帽或M1978式F-1头盔(见图H1)。由于1980年标准的个人武器变成了FAMAS“无枪托式”步枪,所以随后几年M1950式TAP装备开始让位于M1974式和M1979式合成材料装备。在我们的原始照片中轻机枪手拥有腰带、背带、一对双层三联装弹夹包、清洁工具包、野战急救包(老的M1950式突击队版)、水壶载具、刺刀套和左胯部巨大的三防服包这样的装备,而他携带的AA.52型班用轻机枪是一种弹链供弹的7.5毫米口径武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它取代了FM.24/29机枪。

G3:外籍军团一等兵,排电台操作手,外籍军团第13半成旅第3连,吉布提,20世纪80年代末

在广大地理范围内可能进行的部署让外籍军团保留了对作业服选择上的传统决断权。“全兵种通用”迷彩版M1947式杂役服装备给热带岗位上的部队,多年来它没有什么变化但会被经常重新剪裁。“轻型工作制服”,也就是短袖衬衫加上土黄色斜纹棉和/或1980年以后的军绿色的简化版短裤的组合。野战中衬衫经常被像图中这种迷彩杂役服替代或混合穿着。“传令官式”侧开口短袖衬衫是又一种炎热岗位上穿着的服装,但它的使用并不普遍。照片显示几内亚的第3外籍步兵团穿土棕色的衬衫和绿色的“斜纹布F-1”型裤子。贝雷帽和丛林帽依据地区和季节来使用。作为一支拥有综合技术的摩托化步兵部队,第13半成旅第3连采用黄色披肩式围巾来标识自己。图中这名排长/电台操作手使用TRC-577型VHF/FM调频单兵携带无线电收发器,同时还装备FAMAS步枪和除了三防包之外的全套装备。

 

H1:下士,第6外籍工程团,伊拉克As Salman,1991年2月

最初部署在波斯湾的师穿的是温带杂役服,之后他们得到新式的沙漠迷彩制服。在沙地色的核生化三防服下面这名突击工兵穿的是裁剪的像“斜纹布F-1”型制服的杂役服,但它的颜色为带不规则的栗子棕色和浅灰棕色色块的沙地色,同样的色彩设计也出现在他的头盔套和防弹衣的套子上。他的头盔为M1978式,武器是FAMAS步枪,负载装备为复合材料的标准M1974/79式,同时搭配三防配件;一只军衔章通过维克牢尼龙搭扣粘在防弹衣上。从80年代早期开始,战斗部队的班长普遍装备上了短距电台,它们通常是图中这种TR-PP-11B型“手台”。

H2:精英射手,第2外籍步兵团第3连,联合国维和部队,波斯尼亚,1993年夏

实验性地装备现代化超重狙击步枪和标准的7.62毫米口径FR F-2型班用狙击武器的法国人成为联合国各国部队中表现杰出的一支。那些有效射程达3000米的点50(12.7毫米)口径栓操步枪通常用于面对高价值或“困难”目标以及区域封锁和火力清除等目的的战略狙击。图中这名第2外籍步兵团的神枪手携带一支麦克米兰M87式狙击步枪;在非洲第13外籍军团半成旅第3连的专业狙击手排装备的是贝莱塔M82步枪。为联合国任务而使用的新的Spectra防弹头盔被涂成了浅蓝色;“斜纹布 F-1”型上衣左右袖子上佩戴的袖标上分别展示着法国三色旗徽章和联合国徽章,而防弹衣套子采用绿色/棕色色块加浅棕色底的新式迷彩,无疑它的设计了灵感来自于沙漠版迷彩。

H3:外籍军团一等兵,迫击炮排,第2外籍步兵团侦察和支援连(CEA),北约执行部队(IFOR),波斯尼亚,1995年

装甲化的第2外籍步兵团号称拥有外籍军团中最猛烈的打击力,这一点通过法国陆军中最大的一支CEA所拥有的力量得到强化。这支CEA的火力支援要素包括了各拥有八个米兰反坦克制导导弹阵位的三个排、一个装备10门20毫米口径加农炮的炮兵连和装备6门120毫米口径轮式车载“霍奇基斯-勃兰特”(Hotchkiss-Brandt)重型迫击炮的两个排。图中这名外籍军团士兵抱的迫击炮弹安装有增强推力装置,其射程大约为12公里。他的杂役服、Spectra头盔的头盔套和防弹衣的套子都采用过去两年(本书出版于1996年,译者注)逐渐开始采用的新的迷彩设计。自从1982年在贝鲁特第一款通用防弹衣装备以来,法国在这方面的设计持续发展;图中这种最新款采用一体式绑带和D型环,它们可以直接固定个人装备,其前后部的巨大口袋可以用来装陶瓷装甲。

H4:旅长,第1外籍骑兵团第3骑兵连,北约执行部队(IFOR),波斯尼亚,1995年

新的迷彩服包括了图中这种带有巨大套帽的恶劣气候用外套,单一一只“肩章式”军衔套章通过纽扣垂在胸前。这种军衔章的使用始于80年代末,它模仿底端或外侧加军衔V字章的常服肩章的式样。这种套章也可以套在作为营地服的新式“套头毛衣”的肩章带上。注意银色贝雷帽帽徽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959年。帽子右侧开放的圆环中央是带7条火焰的外籍军团炮弹徽章,炮弹上的数字是团的番号。这之前,这种徽章在不同时间曾作为连或中队一级的徽章来使用,但从未被正式批准。70年代驻乍得的第1外籍骑兵团的部队佩戴过它们,之后,1984年第2外籍骑兵团和在马约特岛的外籍军团半成旅也继承使用了它。照片显示,带有相应团的数字的这种徽章的金色版本在70年代初被第3外籍步兵团所佩戴,1994年,同样的版本出现在驻卢旺达的第2外籍步兵团和第13外籍军团半成旅身上。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