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的敌人们(4)亚洲、澳大拉西亚和美洲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224号:维多利亚女王的敌人们(4)亚洲、澳达拉西亚和美洲-Queen Victoria's Enemies(4)Asia,Australasia and the Americas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224号:维多利亚女王的敌人们(4)亚洲、澳达拉西亚和美洲-Queen Victoria's Enemies(4)Asia,Australasia and the Americas。原作者Ian Knight,绘图Richard Scollins。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中国军队,1839年-1860年
A1:满洲骑兵
本图复原了英国人所熟知的"鞑靼人",他的描绘以目击者H·H·Crealock的草图为基础。其他绘画作品则告诉我们满洲骑兵穿的是和步兵款式类似的外套。弓是一种力量很大的复合弓。
A2:火绳枪手
这种式样的服装加上丝质帽子和外衣在整个19世纪都依然普遍的被保留着。火绳枪的火药环绕携带在腰间。
A3:中国军官或官员
帝国官僚们通过他们胸前的补子——可以看到低级别的用汉字指出他们的岗位,而高级别的则出现中国龙的图案(原文如此)——和具有特色的帽子来区别身份。这些用上好的编织工艺制成的帽子装饰着红色毛发装饰,顶端则是彩色的珠子。
B:中国军队,义和团起义
B1:中国正规军
这身制服是义和团运动时期帝国军队典型的部分西化的款式。他所携带的是瑞典造曼利夏(Mannlicher)步枪。
B2:虎兵
传统上,虎兵是担任八旗军队的游击的轻武装部队。他们认为如果穿上模仿虎皮的服装将会虎威附身。支持义和团的帝国王室成员之一的端亲王就曾尝试恢复虎兵来支持义和团起义。
B3和B4:义和团
大多数义和团都是年轻人,他们穿自己普通的农民服装,可能还有少量的红色物品作为徽章来表示他们对这场运动的忠诚。排斥西方武器的他们手中只有可怜的刀、枪和戟。B4人物是基于进攻公使馆时被俘获的一名男子的照片来描绘的。红色的围兜——其中一种义和团的徽章——在长度和裁剪上变化相当多,其中一些只是胸前展示的一块布片,其他一些则长达膝盖。他们通常习惯将辫子盘在脑后。三尖头的叉子是传统的中国武器。
C:缅甸
C1:正规军骑兵,约1885年
缅甸正规军部队以别具特色的上漆的竹头盔为标志,至于其他着装少有统一性可言。大腿处繁复的纹身也是缅甸人传统的习俗。
C2:正规军步兵
虽然这名男子穿的裤子极为宽松,但也可以看到很多士兵穿的是普通的缠腰布。
C3:土匪
土匪们穿的是普通的平民服装,而图中这种带格子的版本曾清晰的出现在当时的照片中。
D1和D2:毛利人武士,19世纪40年代
传统上,许多毛利人作战时都是裸体的。D1人物只是简单地穿着一条亚麻材料的作战腰带,一只战斧插在后腰处。他所挥舞的"tewhatewha"是一种带突出顶端的木棒,突出部的背面带刃。木棒上飘动的羽毛则是为了迷惑敌人。注意他的臀部和大腿上带有纹身。
甚至在第一次毛利战争时许多毛利武士就已经拥有了轻型火器(如图D2)。本土制造的椭圆头斧子和亚麻材料的背包则是模仿那些英国士兵的。作为火器的补充武士们还会携带一根木棍或短柄小斧。
D3:Ngapuhi(新西兰部落名)的Hone Heke Pokai酋长
作为第一次毛利战争中主要的毛利人领袖,我们描绘他穿着装饰几维鸟羽毛的短披肩和披肩下面的亚麻布长斗篷,而一顶海员船长帽习惯性的戴在他头上。
E:毛利人武士,1860年-1870年
E1人物是一名穿战斗服装的武士。19世纪60年代许多参战武士不是穿着Maro(图中这种亚麻布"围裙")就是系围腰的毯子。战斧往往掖在腰带的背后。撞针击发的步枪则逐步取代了燧发枪。
E2人物是一名毛利人酋长(ariki)。该男子穿上好的亚麻布斗篷,斗篷边缘带有装饰图案和黑色绳条流苏。他装备一把传统的击打武器"taiaha"和一把鲸鱼骨的短棒。他头上的垂耳鸦羽毛则代表他的身份。
19世纪60年代中期,在毛利武士中间,欧洲人的服装日渐普遍,E3人物就拥有一身由围腰长巾、衬衫和马甲组成的典型的服装组合。面部纹身在这一时期已经在年轻武士身上消失了。图帕拉伊(Tupara)散弹枪则是很流行的武器。
背景中的旗帜在1864年4月著名的"Gate pa"战役中被毛利人所使用。
F:澳大利亚
F1:土著武士
土著人的武器包括了石斧、长矛、棍棒和令人熟悉的回旋镖。图中所示的盾牌是一种较大的种类,其他一些盾牌宽度要比它窄2到3英寸。一些当时的图画资料显示进攻中的武士将白色粘土涂在他们的脸、身体和胳膊上。
F2:"矿工",尤里卡栅栏事件(eureka stockade,1854年澳大利亚的一场淘金者叛乱,译者注)
矿工们做作的用一套格子衬衫和斜纹棉裤子来组成他们粗糙的制服。这名拥有柯尔特左轮手枪和巨大的刀子的男子是"加利福尼亚独立游骑兵左轮手枪旅"的一名成员。他身后的旗帜是反叛者们的"南十字星旗"。
F3:内德·凯利(Ned Kelly,澳大利亚的一名传奇歹徒,译者注),1880年6月
图中显示了这名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歹徒在格林罗旺镇(Glenrowan)的最后时刻的样子。在铠甲外面他穿油布外套。他将受了重伤的左臂藏在身后,但右手还拿着他的"柯尔特海军"左轮手枪。
G:美洲
G1:芬尼亚会会员(Fenian,爱尔兰的反英运动人员,译者注),约1866年
大多数芬尼亚志愿者可能穿的都是平民服装,尽管他们大多是南北战争中的老兵因而可能穿着摘掉官方徽章的旧制服。这名男子服装的基础是南北战争时纽约爱尔兰旅的制服。
G2:混血叛乱者(指加拿大的一次叛乱的参与者,译者注),约1885年
混血叛乱者也穿平民服装,他们的外貌反映出他们作为边民和猎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备武器,其中美国温切斯特式步枪是最普遍的。
G3:牙买加"叛乱者",1865年
牙买加黑人寮屋居民和种植园工人的短暂起义更像是一次自发的暴乱而非叛乱,并且反叛者的武器很少,顶多就像这名男子一样拿着一把甘蔗刀。
H:其他武士
H1:不丹武士,约1865年
以不丹国王的卫队的一幅照片为基础描绘的这名人物的服装呈现出有趣的西藏和印度式样的混合。头巾下面是一只铁盔,盾牌是典型的印度式设计。长袍的裁剪反映出西藏的影响。大多数不丹武士可能穿的都是这种款式但缺少色彩的长袍,另外他们也没什么好的武器。
H2:西藏的士兵,1904年
他穿西藏农民传统的羊皮长袍,武器是一支带有特别的两脚架的火绳枪以及一支别具特征的刀。
H3:伊班族(Iban,居住在加里曼丹岛的土著人,也被称为海上迪雅克人,译者注)武士,约1840年
伊班人依靠毒飞镖和吹管作为他们的投射武器,不过他们也使用带装饰的短剑(Mandau)作为近战武器和砍头的工具。